葉風云
摘要:財務管理工作是事業單位日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內部控制可以為事業單位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財務管理的理念與方式也越來越完善,但其在實際運用過程中仍舊存在一定的問題。本文簡要闡述了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內部控制存在的不足,及強化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的意義,并在此基礎上詳細分析了新常態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的策略。
關鍵詞: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策略
高效的財務管理不僅是單位自身管理能力的體現,更是促進事業單位實現長遠發展的重要手段。近幾年,我國的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相關理念得到了豐富與完善,也在實際運用中發揮了較大的作用。但在事業單位的具體運用過程中,仍舊有一定的不足存在,導致其難以充分發揮管理效力。因此,有必要對新常態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的加強進行分析與探討。
一、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內部控制存在的不足
(一)財務人員工作水平參差不齊
財務人員的工作水平主要通過業務能力與道德素質兩個方面。與私有企業相比,事業單位會受到編制等其他事項的影響,使得部分財務工作人員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實際上并不擁有相關的從業資格證明。例如,在事業單位中,有部分會計與財務工作人員在工作時并未取得相關證書。同時,在事業單位中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相對來說年齡都比較大,而會計制度與專業理論知識在不斷更新,財務人員的學習能力有限,導致財務管理過程中出現諸多問題。
(二)法律環境不夠完善
法律環境不夠完善是目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在市場競爭中,各類貪污腐敗現象層出不窮。近幾年,國家對貪污等不良現象進行了大力整頓,這一問題得到了較大的改善。但是,法律政策的調整涉及到的因素較多,所以其調整速度相對較慢,難以保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競爭起到針對性的管理與控制作用。在不良法律環境的影響下,不法行為越來越猖獗,部分素質較低的人員在工作中難以抵御誘惑,導致財務案件的發生,造成不良影響。
(三)單位內部的控制力度不足
在財務管理中,單位內部的控制力度是財務管理效率的重要保障。可以說,對財務工作的控制與監督貫穿于整個實施過程。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許多財務管理人員或單位忽視了監督工作的作用,導致控制力度有所不足,財務管理工作的效率難以得到有效提升。此外,導致內部控制力度不足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部分財務人員對監督工作的認識不夠明確,沒有具體區分監督與服務之間的關系,對兩者的處理程度也有待提高。所以,從整體來看,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力度仍舊需要不斷提升。
(四)會計基礎工作容易被忽視
會計基礎在財務管理工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為整個財務管理的進行起著重要的影響作用。在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中,會計基礎薄弱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事業單位內的機構設置不夠合理,部門或人員之間的工作內容劃分不夠明確;二是會計工作的交接不夠明確,缺乏規范的工作交接容易導致會計信息的不完整等問題,影響后續的財務工作;三是內部管理制度的不夠清晰,缺少單位內部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另外,基礎工作的薄弱還體現在財務報告不夠詳細、登記與記錄不夠明確等方面。
(五)監督制度不夠健全
完善的監督制度對整個財務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與高效完成都有著關鍵的影響作用,尤其是部分事業單位,規章制度比較多,大型事業單位的工作流程也比較復雜。在整個財務管理中,監督制度的進行需要貫穿于整個財務工作中,復雜的工程流程也為監督工作的進行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同時,許多財務管理人員在具體操作過程中,由于制度或單位運營的壓力等,導致財務人員容易忽視掉監督規范或條例,財務工作的準確性有所降低。
二、事業單位強化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的意義
(一)推動事業單位的長遠發展
財務管理是事業單位日常管理中的重要部分,也是事業單位能夠有效控制運營成本、實現長遠發展的重要因素。從目前來看,我國的經濟水平在不斷提高的同時,市場競爭的激烈對事業單位的經營能力也有所要求。因此,財務管理與內部控制的加強,不僅可以提高當前財務管理工作的效率與準確性;從長遠發展的角度來說,強化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促使財務人員建立起良好的財務控制意識,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事業單位的長遠發展。
(二)有助于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的進步
財務管理是所有事業單位都必須重視的一項工作,也是對事業單位發展與競爭都有著重要影響的一項管理內容。在事業單位的日常管理中,強化管理工作中的財務控制、強化財務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能夠推進事業單位管理能力的提升。對于整個管理理論來說,不斷加強與創新財務管理工作也是推動我國財務管理理論與思想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因素。
三、加強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的策略
(一)構建完善的法律環境
完善的法律環境的構建,是保證財務管理工作效率的重要前提。在具體的財務管理過程中,法律政策的支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的財務管理相關政策仍舊比較籠統,存在一定的不足。但近年來,相關部門也做出了努力,《會計法》、《預算法》等相關法規也在不斷完善與調整,我國的法律環境有了很大的變化。但同時,市場也在不斷發展與變化,政策環境的調整速度難以跟上市場進步的速度,導致法律環境存在一定的不完善。從目前來看,相關法律政策的調整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對處罰力度的調整,加大對不法行為的懲處。二是加強對相關政策的執行力度,并充分發揮法律政策的支持作用。
(二)提升財務人員整體素質
人才是事業單位得以不斷發展與創新的關鍵因素。加強財務人員隊伍建設、提高財務人員的整體素質,是保證財務管理能夠不斷改進的重要手段。財務人員素質的提升可從兩個方面進行強化,一方面是針對在崗人員的素質提高,事業單位可定期組織財務人員參加相關講座,加強人員之間的經驗交流與溝通;另一方面,根據實際的發展狀況與需求,事業單位可適當調整人才招聘的要求,提高對人才的要求,以有效提高人才隊伍的整體素質。同時,對于事業單位的財務人員來說,職業道德的提升也是整體素質提高的重要部分。管理人員可針對在崗人員進行專題教育與培訓,并制定相關的激勵機制,以促進財務人員整體素質的提高。
(三)強化內部監督體系建設
監督制度作用的發揮,是保證財務管理制度能夠有效進行的重要因素。只有在日常工作中,不斷加強監督力度、強化監督制度的建設,才能保證具體工作的落實與高效完成。在實際操作中,部分管理人員由于對監督職能的理解不夠明確,導致管理層忽視了對監督職責的發揮。同時,若是財務工作出現了失誤等問題,推卸責任也是許多管理人員的第一反應。這樣的監督制度不利于整體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的實施,也不利于事業單位長遠發展的實現。所以,監督制度也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不斷強化與調整,以保證其能夠在實施過程中充分發揮作用。
(四)明確財務管理職責分工
財務管理是事業單位日常管理中的重要部分,責任的明確與落實是保證財務管理工作效率與準確性的重要因素。在財務管理整體中,責任的明確與落實包括財務管理責任與監督部門職責的落實兩個部分。在整體部署中,事業單位應制定明確的獎懲制度,明確責任落實的重要性,并要求在具體工作中落實相關制度,以保證其作用的充分發揮。同時,各個部門的分工有所不同。監督部門應加強監督,保證會計信息在處理過程中的完整與真實,要求財務信息能夠對事業單位的財務收支與預算執行情況有明確的體現。另外,相關政府部門也應落實監督與管理職責,加強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監管。
(五)強化財務制度的可持續性
財務管理制度的調整與改進是一個持續性的過程,只有根據實際發展情況不斷進行財務制度的調整與創新,才能保證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能夠充分發揮作用。首先,可加強對經費開支的控制,資金控制是財務管理中的重要部分,事業單位在進行財政部門預算等工作時,必須嚴格按照預算要求執行;其次,崗位分工的相關規定也需不斷完善,保證各個職能部門或人員之間的工作不重復、不相分離,促使其形成一個有效的整體,以提高財務管理的整體工作效率;最后,會計系統控制以及授權批準控制等也需不斷完善和加強。在財務體系中,任何單位都應避免由一個財務人員控制整個財務管理工作,特別是出納和會計崗位要相互分離、相互監督。
四、結束語
據上述的分析可知,通過構建完善的法律環境、提升財務人員整體素質、強化內部監督體系建設、明確財務管理職責分工以及強化財務制度的可持續性等措施,從不同方面提出了事業單位強化財務控制的策略,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事業單位的財務控制能力與效率,進而促進事業單位可持續發展的實現,并為我國財務管理理念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一定的實踐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