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英
摘要:會計誠信問題在企業信用建設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同時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中占據重要地位,我國政府必須加大力度解決相關問題,以此推動社會經濟健康持續發展。基于上述背景,本文簡要概述了會計誠信問題的主要表現形式,并探討了會計誠信問題的防范與解決措施,以期能降低會計誠信缺失造成的不良影響。
關鍵詞:會計誠信;問題;研究
前言
在市場經濟發展進程中,信用問題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如果缺乏良好的信用體系作為支撐,則經濟發展必將面臨諸多問題。其中會計誠信問題對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產生重要影響,并且會計誠信問題多表現為會計工作人員在賬務登記或者處理過程中并未嚴格遵守會計制度或者企業實際經營情況,導致財務信息失真,給企業和社會發展造成嚴重的人為損失。
一、會計誠信問題的主要表現形式
1.會計業務處理缺乏規范性
在會計業務處理過程中,不規范行為主要表現在如下三個方面:①并未嚴格遵守持證上崗要求,現階段,很多企業為了自身的經濟效益會聘用無證財務人員,導致具體工作開展規范性降低,并且很多公司財務人員持有上崗證,但是缺乏相關從業人員經驗,導致會計業務處理水平較低;②財務核算缺乏嚴密性,很多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會計憑證核實工作不到位,具體會計數據的真實性和及時性缺失,最終導致會計核算缺乏嚴密性;③財務內控制度缺失,很多企業內部控制管理不健全,財務處理并未設置規范化操作流程,無法有效發揮財務監督作用。
2.會計報告內容缺乏誠信度
會計報告內容的不規范性主要表現為如下兩個方面:①會計信息不能全面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在部分企業發展中,由于治理結構缺乏合理性,企業部分本該公開披露的信息被故意隱藏,會計報告內容并未包含企業發展的全面信息,以此造成會計誠信的嚴重缺失;②報告披露內容缺乏真實性,我國對上市公司財務信息披露具有明確要求,但是很多公司并未嚴格遵守相關要求,以此導致財務報告信息失真現象發生。同時對于非上市公司而言,國家對其財務信息披露并未作出明確規定,很多企業財務報告隨意性較大,嚴重影響會計誠信情況。
3.會計從業人員職業道德缺失
現階段,我國很多財務人員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隱匿相關資料并偽造會計憑證,喪失了法制觀念和職業道德,從而對社會誠信體系造成嚴重的影響。此外,很多會計機構在利益驅使下同樣忽略了客觀公正的職業道德標準,在很大程度上加劇了會計信息弄虛作假行為,容許了部分企業的造假行為,給國家和社會帶來了嚴重的經濟損失。
二、會計誠信問題的防范與解決措施
1.構建會計信息誠信評價體系
基于我國會計誠信問題的現狀,國家應提高對會計誠信問題的重視程度,從定性和定量兩個方面著手構建誠信評價體系。在定性評價方面,相關單位必須確定如下指標:①管理人員素質,主要制定考核企業領導者和會計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進而評定整個團隊的綜合素質;②公司治理結構,主要針對企業的董事會,監事會和公司激勵制度進行評價,以此避免產生破壞會計信用因素的產生;③財務報表可信度,主要針對報表內容的真實性進行評價,并相應地考察會計從業人員及事務所的資質情況。而在定量評價方面,主要考慮如下指標:①償債能力,其中主要依據短期償債能力、負擔固定費用和長期償債能力指標進行評定;②運營能力,具體評價指標包括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和流動資產周轉率等;③現金流量質量,該項評定指標主要包括:對企業當期現金收益的保障程度、現金盈余質量和現金保障倍數等。例如在某企業中,采取綜合應用定性指標和定量指標的誠信評價系統,其中兩項指標各占50%,并且兩項指標計算過程中均按100分計算,在定量指標評價過程中參照企業財務分析標準,而定性指標評價則選用專家模糊綜合分析法,對于兩種指標得分結果進行加權平均法計算,將得出的平均值設定為企業會計信用評價結果。
2.建立會計信用查詢體系
會計信用查詢體系的建立是一個長期且艱巨的任務,在具體創建過程中需要社會各方面的配合與參與,在此基礎上建立以信貸信用制度為核心,以法制為基礎的信用查詢體系。例如在會計信用查詢體系建立中,政府各部門應負責誠信數據的收集工作,其中工商部門應對企業的工商注冊信息進行核對,避免出現企業注冊金抽逃現象,同時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監督,保證其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而在稅務部門中,應針對企業的納稅情況進行監督,針對其不良稅務行為進行嚴格審查和核定;此外在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對企業的質量管理和安全生產情況進行監督,避免企業生產假冒偽劣產品行為的發生。
3.引入誠信聲明制度
針對我國現有會計誠信問題,必須加強會計信息相關者自身誠信形象的塑造,可通過引入誠信聲明制度加以有效調整。例如在企業發展中,相關部門應建立會計信息報告者誠信聲明制度,以此保證會計信息使用者的相關利益。其中具體聲明應該包括:①公司必須對報表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承擔全部責任,在公司發展過程中編制年度會計報表;②公司在經營過程中嚴格遵守各合同條款,避免因為合同未履行而對會計報表產生的不良影響;③公司確保存貨情況真實有效,并不存在未處理的毀損等事宜等。針對以上聲明,報告者必須對其聲明內容負責,如出現與聲明內容相違背的事實,報告者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三、結語
綜上所述,現階段我國市場經濟發展中,會計誠信有關問題較為嚴重,會計誠信缺失存在諸多不良影響,不僅影響具體從業人員及企業發展狀況,還威脅社會正常的經濟發展秩序。因此在具體工作開展中,相關部門及工作人員必須采取有效措施,促進會計誠信制度的建立與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