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雪艷
摘 要:傳統教學模式中,英語教學的重點內容以教師為主,不符合現代教育理念。隨著教育改革深化,英語教學的重點逐步向學生轉移,以培養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為主要教育方向。閱讀能力的提升將大幅提高學生英語水平,對培養學生綜合語言能力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在教育改革的進程中,閱讀教學將作為學生能力培養的重點教學內容,結合實際教學內容,靈活運用創新教學方案,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英語閱讀能力。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模式
初中英語為教育發展階段基礎語言教學,對學生未來就業發展具有重大幫助。隨著教育內容的改革,英語教師開始逐漸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尤其是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階段,可以幫助學生全面提升英語水平,為學生未來學習英語奠定堅實的閱讀基礎。那么,針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模式而言,該如何構建科學合理的英語閱讀教學方案呢?
一、初中英語有效閱讀教學模式構建的必要性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閱讀能力的培養不僅可以活躍思維,還可以幫助學生快速獲取有效信息,提升口語交際和語言組織能力,而對于英語閱讀更是如此。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其影響力被世界公認,而加強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是提高自身英語水平最直接的途徑。
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
1.缺乏興趣,缺少動力
對于初中生而言,掌握一門外語,首先要對這門外語產生興趣,從而才有動力去深刻了解這門外語。就現階段的教育水平而言,許多英語教師并沒有對學生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只是一味按照自己的教案進行教學,忽視學生的存在感,影響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從而導致學生對這門課的興趣大幅度下降,最終形成厭學現象。例如,教師在講“What should I do?”這一單元的時候,應該結合課文內容引申到生活,與學生進行對話交流,從而引導學生產生對閱讀教學的興趣。
2.教學內容缺乏創新
現代教育不應該承接傳統教育的模式,而應在教育探索中實現創新教學。但就目前的教育現狀來看,仍舊有部分教師以“填鴨式”教學為主,對教學內容進行細致化講解,尤其是對單詞、語法的講解,完全忽視了課文內容的文化內涵,忽略學生在閱讀水平以及對文章理解能力的表現,將學生的思維固定在單詞、語法上,卻未實現語法與語境的結合,單詞與段落的聯系。這樣下去,不論是對教學內容而言,還是對學生而言,都缺乏創新精神,不切合教學實際,偏離教學目的,從而不利于學生對英語的掌控能力。
3.英語教學過于重視精讀
英語閱讀教學中,精讀和泛讀雖說是兩種概念,但同時對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學生對于課文內容的泛讀有利于培養學生快速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了解文章的大致脈絡,大幅度提升學生總結概述能力。例如,在“Will people have robots?”單元中,學生通過泛讀掌握關鍵信息,Robots在生活中的作用以及Robots在未來世界中的應用。這樣有利于學生對文章產生大致印象,在接下來的閱讀計劃中,以Robots為主線,實現閱讀計劃。而對課文的精讀,則幫助學生對課文的細節性了解,有利于學生了解文段的語境語法以及對單詞的理解。
三、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應對策略
1.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
良好的閱讀習慣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幫助學生快速攻破英語的難點和重點,理解英語的語境和語法。同時,閱讀習慣的養成會減輕教師的上課負擔,活躍課堂氛圍,加快教學計劃。首先,閱讀的時候要攻克生單詞的難題,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全面掌握整篇文章的大致意思;其次,對文章中心內容的把控。閱讀就是要全面了解文章內容,結構以及中心含義,明白作者在創作文章的時候所要表達的含義;最后,分析文章中的語言語法,結合語境了解單詞之間的搭配結構。
2.增加英語閱讀教學中的趣味性
由于英語是國際性語言,在國內教學課堂上,沒有形成良好的語言環境,因此,英語對于學生而言缺乏共同交流的語境,缺少趣味。如何幫助學生提升英語閱讀的趣味,時刻困擾中學教師。其實,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心理特點開展閱讀競賽,例如,語速比賽。強調學生以最快最精準的發音完成對文章的閱讀。當然,也可以安排學生角色閱讀計劃或話劇表演,例如,在“It is nice day,isnt it?”單元中,教師可以選取Section A中的內容,作為角色閱讀模板,抓住學生表情、語境、語調,讓整個閱讀課堂更顯趣味。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培養對初中生的成長而言,意義重大。
這不僅能激發學生靈活的英語學習思維,還能提升學生快速捕捉信息,概括總結的英語能力,大幅度提高學生在英語領域的綜合能力。而在構建有效閱讀環境的時候,教師就要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成長環境進行創新教學,注重精讀和泛讀,加強培養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習慣,從而幫助學生為以后英語學習奠定堅實的閱讀基礎。
參考文獻:
[1]魏艷平.初中英語有效閱讀教學模式的構建與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5(9):211.
[2]薛艷艷.初中英語有效閱讀教學模式的構建[J].新課程,2013(12):94.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