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健新
摘 要:行為規范的養成教育在教育方式上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教育工作者們應深入分析當下小學生行為規范教育所出現的問題原因,并為引導小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建立一個養成教育的策略體系,力求把小學生的素質教育真正落到實處。
關鍵詞:小學生;素質教育;行為習慣;教育策略
針對小學生如何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展開探討與分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一個人道德資本的最好證明,道德資本在人的行為習慣變得越來越好的情況下會不斷增值,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一個人現實生存的必要手段,一個人的日常行為并非單純地使用理性進行支配,有時候還會受到行為上的限制和思維上的約束,為了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我們必須將知情意行等進行統一,并將外化階段內容轉化為內化階段內容,小學階段是學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黃金時期,這個時期如果使用傳統的灌輸以及說教等方法為他們講解行為習慣的知識就會令他們產生抵觸心理,因此,我們對如何讓小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展開探討。
一、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內涵理解
1.行為習慣的準則
行為習慣是行為和習慣的總稱,行為習慣是自動化的動作和行為,行為習慣包含有思維上以及情感上的內容,行為習慣與人后天養成的條件反射系統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行為常指人的一舉一動、一笑一顰、站立的姿勢、走路的步態等舉止行動,行為就是主觀意識下用行動表達自我內心活動的一種具體行為,而習慣通常指的是穩定自動化以及外顯化的一種反應上的傾向,教師針對小學生在行為習慣上的日常教育,通常指的就是對小學生進行行為上的指導,以及習慣上的訓練,主要是為了促進小學生在知情意行等四方面的發展,為了讓小學生在知情意行四方面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而展開的一種行為習慣養成教育,這種教育在廣義上是指一個人在思想素質、思想品德、身體素質以及行為能力上的教育與養成,養成教育雖然不是素質教育的全部教育內容,但是毫無疑問的在素質教育中養成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養成教育的內容十分廣泛,養成教育包括一個人在禮儀方面的習慣,生活中個人衛生上的習慣,與他人交流的語言表達方面的習慣以及在學習上思維方向的習慣,還有就是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待人處世習慣等等,對于小學生行為習慣上的教育宗旨就是在養成健全行為習慣的基礎上,要更深刻地去理解如何在道德規范下做人做事,引導他們養成健全的人格。
2.養成行為習慣的關鍵期
小學階段是接受行為習慣教育的關鍵時期,學生在小學期間對行為習慣相關知識內容的了解還處于初級階段,他們對行為習慣的認知還處于一張白紙狀態,教育者應根據自身的親歷實踐對學生進行細致、反復的引導教育,既要實行規章制度上的管理,又要約束學生在日常學習中的行為,讓學生在漫長的學習中在行為習慣上有一個良好的認知,從小養成良好行為習慣,這對于一個人在未來的生活以及工作上會產生重大的影響,上述內容可以總結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將會對一個人一生的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
二、行為習慣養成的教育策略
1.把行為規范轉化為內在的品格
我們應尋找相關的策略,依靠科學的路徑和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對癥下藥,從而達到較好的教育效果。為了培養小學生的高尚品德,我們應在日常教育中將行為習慣與情感教育相結合,創設貼合實際生活的情境展開對小學生道德情感的教育,可以運用適當的課外知識對學生展開道德情感的教學,使用多媒體播放器播放具有教育意義的短片電影,引導學生體會影片中的道德情感,也可以針對其日常行為的是非善惡展開探討,小學生年齡比較小,對事物的理解能力也不如成年人通透,我們應該運用情理交融的原理,提高他們對情感的認知和對道德行為的理解。
2.充分發揮教師的楷模示范作用
小學生的行為習慣都是在不斷的模仿中形成的。教師的舉手投足、衣著住行,無論有意還是無意,都會成為其仿效的對象。教師在小學生的心目中就是道德的化身,對他們行為習慣的養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盧梭曾告誡教師:你要記住,在敢于承擔培養一個人的任務以前,自己就必須造就成一個人,自己就必須是一個值得推崇的模范。在明確了為何做和怎樣做的基礎上,教師必須以身作則,發揮楷模示范作用。
3.行為習慣養成必須從小事抓起
小學生由于人生閱歷淺,生活經驗少,因而對其行為習慣養成教育不能貪大求全,應大處著眼,注重細節,點滴入手。有耐心,重條理,循序漸進,循循善誘。內容上具體、形象和直觀,讓他們記得住、學得會、做得到,通過導練結合,以練為主的方式,調整其行為偏差,糾正不良習慣,使之講文明話,做文明事,當文明人。
4.行為養成教育應堅持常抓不懈
持之以恒就是要有耐心和毅力,使養成教育與時俱進,行為訓練要重點明確、要求具體、定期檢查,務求落實,常抓不懈,就是舍得花氣力,各項工作環環相扣,步步到位,不是停留在計劃和制度的安排上,而是俯下身來做細致的工作,不斷用生動的實例來充實內容,并根據學生接受能力,不斷變換形式進行訓練,由淺入深,分步實施,日積月累,就能養成良好習慣。
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一個人成功的關鍵,它反映在一個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行為以及這個人待人處世的態度,行為習慣是推動素質教育發展的重要基礎點,教育工作者們應該發揮自身主導作用,針對小學生在行為習慣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問題原因,采取與時俱進的方法引導他們完善,將小學生的行為習慣素質教育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關濯.基于“四位一體”培養小學低年級學生良好的課堂行為習慣的研究[J].新課程,2016(34).
[2]張潤柳.一年級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論五個“一點”重要性[J].新課程研究,2016(9).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