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紅
摘 要:教書育人是一項偉大又神圣的事業,不論是優生還是后進生,都需要教師愛心的澆灌和培育。
關鍵詞:愛;尊重;熱情
夏丏尊先生說過:教育如果沒有愛,就等于無水之地,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的教育算不上是真正的教育。作為教師,學生需要我們的關心和呵護。特別是在對待后進生時,我們更需要加倍地付出我們的愛,使他們感受到來自老師更多地關心和鼓勵,更加信任老師,也更加有自信心。那么,當我們在面對后進生身上存在的一些問題時:諸如上課不能專心聽講、喜歡做小動作等,我們又該如何正確地引導他們,使他們在努力上進的同時又能健康快樂地成長呢?我在多年班主任工作中的體會是:
一、尊重理解,激發上進
愛默森說:“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學生?!睂W生作為在校學習的孩子,他們年齡都比較小,心靈幼稚,但也特別純真美好。作為教師,我們在教授給學生知識的同時,首先要學會尊重維護學生稚嫩的心靈。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給學生更多呵護,這樣才能獲得學生的充分信任,在學生和教師之間搭建起溝通的橋梁,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
有一次,有個學生很生氣地跑來辦公室,和我反映他的同桌偷偷地拿走了他的橡皮擦,他的同桌不但不還,還說橡皮擦是他自己買的。我了解到情況后,把他的同桌悄悄地叫到辦公室,和藹地對他說:“你知道老師為什么叫你來嗎?就是想問一下關于橡皮擦的事?!边@個學生一聽,臉一下子就紅了,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我又接著說:“老師沒有責怪你的意思,你是不是感覺橡皮擦特別漂亮,想借來看看呀?”他點點頭。我又說:”那看完后,就還給他的主人吧,人家找不到也挺著急的!”他聽了,立即把橡皮擦還給了那個學生。事后,我并沒有因為這件事而嫌棄他,而是對他更關心,利用課余時間和他談心,教育他應如何做人,更加小心翼翼地保護他脆弱的自尊心。后來,我還讓他擔任所在小組的小組長,負責收該組的作業,還讓他協助收征訂雜志的費用。老師的尊重和信任,不僅使他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還給了他改正錯誤的勇氣,而且逐漸成為一個認真負責的好學生??梢?,理解和尊重學生,是教育成功的前提。
二、熱情幫助,使其進步
美國著名教育家和心理學家B.S.布魯姆的實驗證明:許多差生的問題不在智力方面,而在于未得到各自所需的及時的關心及幫助。因此,教師無論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教學活動都要格外的關心與愛護。無論哪個學生有了缺點、犯了錯誤,從不諷刺挖苦,而是耐心地幫助誘導,給予他們鼓勵,從而獲得進步。
我努力為后進生創造獲得成功的機會,讓他們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如,在課堂上注意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講課時盡量讓他們聽懂,總是提出一些比較容易簡單的問題鼓勵他們回答。有了進步,哪怕是一點點,都給予及時的表揚,使其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克服畏難情緒,提高對學習的興趣,逐步提高學習成績。
對紀律比較差、總管不住自己的學生,我組織開展“今天我值日”活動,即由紀律差的學生當一天值日生,負責班級的日常工作。內容包括:記錄班級日志;每節課課前站在講臺上表揚遵守紀律、有進步的學生,批評表現不好的學生;每天放學前把記錄的日志讀給全班同學聽。開展了此項活動以后,這些學生進步很大,處處嚴格要求自己,成為守紀律、講禮貌的學生。
三、挖掘長處,樹立自信
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泵恳晃缓筮M生都有其獨特的閃光點。一次,班級開展了一次“整理衣物大比拼”活動,小昊,這個考試成績倒數,調皮搗蛋,最令老師頭疼的孩子也報名了。比賽時,他有條不紊地整理衣物,動作嫻熟,折疊衣服又快又整齊。比賽結束了,小昊以出色的表現獲得了第一名。賽后,我找小昊談心:“你是個勤勞能干的孩子,又那么聰明,如果能自覺遵守紀律、愛學習那多好?。∧阋欢ㄊ且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睆哪且院?,小昊聽話了許多,學習態度也改變了許多,課堂紀律、學習都有了明顯的進步。在他的帶動和影響下,經常和他一起玩耍的調皮學生都有了進步。
四、家校結合,共同教育
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效果取決于學校和家庭的教育影響的一致性。如果沒有這種一致性,那么學校的教學和教育過程就會像紙做的房子一樣倒塌下來。”與家長的密切配合,是做好后進生轉化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措施。因此,我習慣每隔一段時間,主動和家長聯系,把學生的在校情況及時反饋給家長,聆聽一下孩子在家的生活學習情況,針對家長提出的問題和家長一起探討教育的方法,協同家長共同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
如,有一個學生,父母在外地工作,從小跟著爺爺奶奶,嬌慣壞了,而父母也因長期不在家,對他缺乏正確的管教,致使孩子放任自流,不僅學習成績不好,還常常與同學打架,結果是同學們也都不怎么喜歡他。我想,要教育好這個學生,首先要做好家長的工作。我及時與他的父母取得聯系,與孩子的父母一起商量教育孩子的方法,讓他們考慮盡量多抽出一些時間來幫助和引導孩子,多多陪伴在孩子身邊。并與家長建立了聯系卡,每天把該學生在校的表現,特別是優點和進步都寫在了聯系卡上,同時要求家長把孩子在家的表現也通過聯系卡告訴我。經過老師和家長一段時間的努力后,這個學生不論是在學習,還是在與同學相處方面都有了明顯的改變。
心理學家認為“愛是教育好學生的前提”。讓我們摒棄對后進生的偏見,多給后進生一些愛心,讓愛的陽光溫暖后進生的心靈,讓愛的春雨滋潤他們的心田,讓他們在愛中自尊,在愛中自信,在愛中自強,在愛中健康成長。
編輯 李博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