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葉
隨著課改的全面推進,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在我們學校迅速展開,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方式,正面臨著深刻的變革,而“備課”在這一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說,課備得好不好,關系到我們學校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推進的成敗;備課的得失,關系到高效課堂教學的得失;備課的質量,關系到高效課堂教學的質量,因此備課成了我們學校全面推進教育教學改革中的關鍵環節之一。為突破單打獨斗的傳統備課模式,我們學校開始強調集體備課。那么,怎樣才能搞好集體備課呢?這就要求我們做好相應的制度建設,保障集體備課具有可操作性以實現精細化管理的目標。
﹙一﹚建立備課組制度
備課組是具體組織實施集體備課的最基層組織,備課組的建設關系到集體備課的順利開展和集體備課的質量,所以備課組的建設不能隨隨便便,而是要正式化規范化制度化。備課組要由同科或相關學科的教師組成,它要求同科或相關學科的教師為實現共同的教學目標和完成共同的教學任務,通過相互討論、集體研究等形式制定出統一的教學計劃和問題解決的方案。備課組的建立為同年級學科教師和相關學科的教師之間互助、分享經驗搭建了一個平等溝通、雙向交流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的集體備課活動對提高教學質量,對教師在教學大綱、教學內容與方法、考核內容等各教學環節上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調發展,共同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借助備課組參與集體備課,將備課真正地落實好,對提高教師的專業發展應該是一條有效的途徑。我們學校的備課組建設現已實現制度化,從而在制度上保障了學校集體備課落實的基礎和長效性。
﹙二﹚確立備課組長負責制
備課組是最基層的集體備課活動載體,是教學教研管理的基礎,是貫徹新課標、新理念的關鍵,需要在備課組內確定一位負責人——備課組長。在備課組的合作發展中,備課組長起著組織和引領的作用,備課組合作得如何,備課組長是關鍵。確立備課組長負責制,明確規定備課組長在備課組中的作用和地位,有利于調動備課組長的工作積極性,也有利于促進備課組活動的組織化和經常化,提高備課組活動的組織化程度。從學校的教學管理需求看,確立備課組長負責制,對進一步突出備課組的建設,改進和優化集體備課的方式,努力遵循高效課堂教學活動過程的客觀規律,是十分必要的。
﹙三﹚建立中心發言人制度
中心發言人即集體備課中的主備課人,確定主要備課人,由他選定章節提前進行精心備課,要求做到備大綱、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學法,形成初備教案,并形成統一格式的集體備課文案。每次集體備課在備課組長的主持下,確定一位中心發言人,以在集體討論中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備課組內每位教師都具有各自獨特的個性特長。為了發揮組內教師的優勢,達到優勢互補的目的,備課組長在分配備課任務時,要盡可能地根據教師的特長與需求,分配每一個單元、每一塊教學內容給同組教師,讓每一位教師都有充分的時間進行思考,研究自己要備課的那一塊內容,設計出具有個人風格的教案,為大家展示各自的備課風格,以便大家探討,共同進步。組內教師要輪流擔任中心發言人,并提前協商好各自的備課范圍,以便實現的知識共享和減少不必要的重復工作。這就要求中心發言人根據任務提前作好準備:鉆研教材分析教材吃透教材。注意教學設計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促進不同的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得到發展。故注重分析教材、吃透教材是整合教學內容、優化高效課堂教學的最要一環。這也是中心發言人的職責。
﹙四﹚建立規范化的集體備課程序
個人初備供討論。由備課組長提前確定備課內容,按教材內容將備課任務合理分解,落實到人。然后每個教師從教學的要求、學生的學習實際出發,抓住教學重點、難點、考點、易錯點、易混點等充分準備,思考教學程序以及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方法與手段。
集體研討以定稿。在備課組長的組織下,主備教師拿出寫好的教案和準備好的發言材料發言:提出自己的教學設想與依據等。然后由備課組長組織本組教師進行商榷和探討:大家各抒已見,觀點上相互碰撞,激烈爭論,最后比較、完善,確定最佳方案。這個教案形成并確定后,成為集體版本的教案。
個人二備以完備。任課教師結合本班實際學情和自己的教學風格進行二次備課。在集體備課中,主備教師說課,老師們共同探討、相互補充,使得教案內容更加充實完善。每個教師應根據集體達成的共識,結合本班實際學情和自己的教學風格具體設計出教學方案,形成有自己個性的完備教案。
課后反思再完善。教師是集體備課研究的主體,教師的自我反思是集體備課的重要環節。集體備課教案的課后反思再完善,強調教師對教學的反思與完善,并在不同時間段始終以追蹤的形式,進行分析與研究。教師個人根據實際執教情況,認真思考,深刻反思,并寫出教學反思,隨時交流教學反思,分享教學反思,每個教師在貢獻自己的智慧和經驗的同時,獲得新的共同提高,使教師的教學素養、研究素養得以不斷提升。
﹙五﹚建立監督落實機制
集體備課必須任務明確,責任到人,集體備課的順利開展和完成都離不開備課組教師的積極主動參與,保質保量地完成所承擔任務,也同樣離不開學校主管部門的檢查與督促。為督促教師努力參與集體備課,并從中發現并糾正問題,對集體備課中教師行為進行監督檢查是必要的,也是制度化建設必走的一步。學校通過這一系列措施,使備課組的集體備課有了外在的督促推動力,有利于集體備課更好地長效地進行下去。
集體備課制度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包括一系列制度的建立和不斷完善。有了這一制度的保障,學校的集體備課就不會因時而廢因人而廢,但集體備課中的備課組合作發展主體是教師,學校為促進備課組集體備課合作發展而建立的制度和措施應突出教師的主體地位,要能激發和滿足教師提升與發展自己的需求。我們在制度的建設中注意了這一點,才能發揮出集體備課促進教師的教育觀念和行為模式的不斷轉變,教學的方法和手段不斷更新的作用,使備課組成為教師成長基地和成功的搖籃。這樣我們學校高效課堂的發展就有了一股新鮮的推動力量,集體備課做到了有章可循有據可查,可落實責任到人,實現了學校精細化管理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