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正
我國改革開放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各項事業勃勃發展,綜合國力迅猛上升,在世界舞臺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這些成就的取得離不開教育,而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僅表現于知識教育、公德教育、衛生教育、行為教育、法律法規教育等,還表現在人的品德修養,只有先“立德”才能“樹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培養青少年良好的道德品質,已經成為當今教育的熱門話題。在我身邊的許多教師常常感慨:當教師越來越難當了!大家心里都明白:當前由于社會風氣的影響,家庭對孩子的溺愛,父母對孩子缺乏正確的引導,影視音像制品及網絡文化的影響等,造成學生不愛學習、不想學習。受社會不良環境的影響,他們中不少人抱有讀書沒用的想法,對學習失去信心,對未來感到渺茫,常常沉浸于虛擬世界。
每一個孩子尤如一顆種子,所以關注教育,關注孩子,教育好孩子,父母責無旁貸,而任何一個環節都在可能影響孩子教育的整體效果,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父母不僅要有愛心還要有正確的方法,下面是我對家庭中德育教育的幾點認識。
一、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和德育觀
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立德樹人”顯得極其重要,是教育的核心,也給廣大教育者指明了方向。教育孩子不僅是知識傳授,更應該是“道德”的鍛造,讓孩子掌握科學知識的同時,更要讓孩子知道怎樣做人和做事,讓他們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和道德觀,在德育教育上,針對不同年齡和成長時期的孩子,讓他們獲得一定的道德認知,從什么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開始,到怎樣做更好,讓他們知道向往什么,追求什么。小學時期是兒童心理發展的一個重要轉折時期,也是加強道德教育的一個重要時期。
二、家庭德育的主要內容
1.愛心教育
具體講,愛心教育包括:愛祖國、愛社會主義、愛人民、愛集體、尊老愛幼等。對孩子來講,進行這方面教育,應體現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之中,通過具體的人和事,培養他們的愛心。愛心教育要從孩子生活的環境開始,由近到遠、由淺入深、逐步升華。
2.禮儀教育
文明禮貌是一個人有修養、有道德的反映,許多國家把文明禮貌看作是國民教育的頭等大事。如果人人都很文明禮貌,生活就會很愉快、健康,社會秩序也會更有保障,國家建設就能更順利進行。文明禮貌教育具體有以下一些內容:.禮貌用語。.待人接物的禮節,如大人講話時,小孩不能隨便插嘴;不經允許不能隨便拿他人東西;到他人家中要先敲門。文明行為規則,如講究個人衛生,不隨地吐痰、亂扔紙屑果殼;公共場合不大聲喧嘩,不破壞公物等。
3.勞動教育
勞動教育內容主要有:生活自理,勞動教育要先從自我服務開始,讓孩子學會基本的生活自理。.家務勞動,這是要求孩子逐漸懂得自己是家庭的一員,應該主動去干點家務,培養孩子責任感。.集體公益勞動,孩子入學后,應積極鼓勵孩子參加學校社會上組織的勞動,培養孩子的集體主義精神及社會責任感。
4.品格教育
誠實、正直、勇敢、毅力、進取心、自尊心等等,這些都是做人的一些不可缺少的品格。
三、要養成正確的教育方法
1.傳統的家庭與現代教育相結合
家長要經常學習,了解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更新教育觀念,提高教育孩子的能力,同時多與孩子溝通,與他們交朋友,尊重孩子,傾聽他們的心聲,和孩子一起分享快樂的分擔苦惱,及時解決他們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要善于發現孩子的長處和短處,正確運用好“表揚”和“懲戒”方法,掌握不同時期孩子的心理和動向,從而尋找更好的方法來處理教育的問題,并在與孩子共處的過程中要經常和孩子做三件事:一是和孩子一起進餐。二是邀請孩子一起修理玩具,家具或衣物。三是給孩子講故事并邀請孩子自己講故事,讓孩子從聽故事開始建立閱讀和寫作習慣,“只要還在讀書的人,就不會墮落,徹底墮落的人是不讀書的”。
2.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必須有機結合
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構成了教育的基本形式。在時間和空間上占據了孩子的整個生活。學校教育是針對不同年齡段孩子生理和心理特點,具有計劃性,統一性和系統性,它有利于孩子知識的掌握,層次是遞進的,有規律的。家庭教育具有實用性,多樣性和補充性的特點,教育方式也靈活多樣。而社會教育具有引導性和警示性,過程上充滿喜悅與艱辛。三者有機統一,才能培養健康的人格,無論哪一方面空白和短板,對孩子的人生來說是一種教育的缺陷。所以只有三者有機結合,才能促進教育的協調和貫穿,實現教育的健康發展。
3.家庭教育要樹立良好的形象
(1)注意言傳身教
家長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成長,作為家長,必須注意自己的行為習慣,樹立榜樣作用,從小事做起通過日常生活影響和教育孩子,你孝敬老人,子女才會孝敬你,你干凈整結,孩子就講究衛生;你以身作則,孩子就會任勞任怨;你拾金不昧,孩子就會誠實守信;你廉潔奉公,孩子就會大公無私;你愛家愛子,孩子就會愛國愛民;你面對困難時刻充滿信心,孩子才能面對挫折不被打垮,奮勇向前。
(2)要營造好和諧的家庭環境
家庭環境的熏陶,引導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營造積極的,和諧的家庭環境,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家庭要和平相處,互敬互愛,相敬如賓,行為舉止要規范,要有正氣,要充滿正能量,而家庭中不和諧的因素往往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只會讓他們產生仇恨、叛逆心理,逐漸使他們偏離正確的人生航向,而孩子的教育問題又會影響家庭,從而形成家庭教育發展的惡性循環,造成了負面影響。
綜合上述,家庭教育是一個偉大的工程,小的來說關系到家庭的發展,大的來說,關系國家未來和命運,做好家庭教育是每個家長不可推卸的責任,而家庭教育中的德育教育對于小學生的成長有著十分重大的理論和現實意義,在小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的重要時期,只有父母加強學習,與時俱進,更新觀念,重視家庭教育,才能造就優秀人才,為國家的長足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