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曉蘭
語言是思想活動的載體,是人類重要的交流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語言是教育者傳遞教育信息的媒介,它通過教育者自身的形象并以語言為主要手段,傳播一定的思想和知識。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的信息傳遞和反饋、情感的交流以及教育者引導受教育者進行觀察、記憶、思維等教育活動,無一例外地都要借助于語言。思想政治教育者語言藝術的優劣,直接影響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語言藝術,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使受教育者切實受到啟發和感染。
一、思想政治教育語言的基本特征
1.思想政治教育語言具有高度的教育性
思想政治教育語言與生活語言、網絡語言的不同之處在于,它具有高度的教育性,是為實現教育目標而與教育對象進行的交流活動,其最終目的是要收到預期的教育效果。可以說,教育性是思想政治教育語言的根本特征,是其區別于其它語言的基本特點。只有牢牢把握這一點,通過有針對性、有目的性的語言表達,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具有實效。
2.思想政治教育語言具有較強的專業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專業性很強、具有較高技術性的工作,不是任何人都能夠從事的。它需要教育者具備一定的知識積累和文化水平,熟悉受教育者的心理活動規律,具有堅定的政治立場和思想政治素質,具有深厚的學識修養和專業知識。思想政治教育語言不僅是一種語言符號,而是有著深厚的底蘊和科學的內涵,其所表達的每一個觀點、每一種思想,都有著科學理論的支撐。
3.思想政治教育語言具有鮮明的針對性
思想政治教育語言不是照本宣科或者千篇一律,而是應該根據每個受教育者的文化水平、性格特點和愛好追求,采取不同的語言表達方式,使其具有針對性、富于創造性。只有充分尊重每一個受教育的個性特點,以啟發式、誘導式的語言,激發他們的自覺主動性,才能提高他們自我教育、自我修養、自我完善的能力。無論是課堂授課還是促膝長談,思想政治教育語言都應具有針對性、啟發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語言的審美特征
1.強烈的形象美
思想政治教育語言的形象美在于其內容的合目的性和形式的合規律性,它是教育者審美心理、審美情趣、審美理想的物化產物,是教育者對講授內容深入感受、理解和想象的成果。通過這樣的語言表達,能使受教育者首先有一個美的感知與基礎,進而有利于極大提高受教育者的學習效果和審美情趣。因此,強烈的形象美是思想政治教育語言的一個重要特征。
2.內在的科學美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門思想性很強的學科,它有著科學的理論基礎和嚴密的邏輯結構。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語言表達不僅要體現形象美,而且要具有科學美。這就要求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在語言表達上應該體現一定的思維美和邏輯美,以準確、規范的語言深入闡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揭示人類社會不斷探索真理、追求真理的曲折歷程,使思想政治教育課成為吸引青少年的知識殿堂,使受教育者在理性思維的熏陶中有所受益、有所啟發。
3.深刻的情感美
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蒼白的講解和空洞的灌輸,而是一個知、情、意、行協調活動的統一過程。這種情感美,要求教育者首先要把情感融匯在對教育內容的深刻理解和認識中,而融入生活感受和情感寄托的知識也將變得生動活潑,它們隨著教育者或直接或間接、或高亢或低敘的講解,能夠極大激發起受教育者的學習興趣。
三、思想政治教育語言的運用要則
(一)思想政治教育語言要準確無誤
語言的確切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要合乎事實,符合實際。二是要合乎邏輯,符合事理。三是要選詞用詞準確。
(二)思想政治教育語言要通俗易懂
思想政治教育不是高高在上的孤芳自賞,而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心靈溝通。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語言表達的通俗化、大眾化,少一些高頭紅章、廟堂之音,多一些源于生活、源于實際的案例和故事,使每個人都能聽得進去、聽得明白。如果過于追求華麗的語言、深奧的道理,則會使思想政治教育懸浮于生活之上,脫離受教育者的學習、生活實際,無法使他們產生認同感、親近感,使人感到莊重有余而親切不足。“從政治性的文件語言向日常性的大中語言轉換,從抽象向具體轉化,從而向公眾說出可理解和信賴的語言,不僅讓公眾聽到,更重要的是,要讓大中聽懂和信服。”思想政治教育者不能成為一個傳聲筒和復讀機,不能簡單照搬課本文件上的用詞用語,而是應將自己的真實情感、生活實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因人制宜地進行傳播,避免使受教育者產生距離感和枯燥感。
(三)思想政治教育語言要簡練概括
思想政治教育是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將一定的理論知識和思想觀念傳播于受教育者的頭腦,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語言表達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凝練性,能在固定的時間、通過一定的語言來達到教育的目的,而不能像拉家常一樣漫無目的。絮絮叨叨、拖沓重復不僅會使受教育者心生厭煩,而且還會占據受教育有限的時間和精力。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注重語言的干脆利索、簡潔有力、言簡意賅,能極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尤其是在自媒體、微文化環境下,語言表達本來就追求短、平、快,追求在特定的時間內表達出個體的喜怒哀樂,如果此時教育者還習慣于高、大、全的表達方式,運用繁瑣、冗雜的語言與受教育者進行交流和溝通,很可能會收到適得其反的效果。需要指出的是,語言的簡練概括并不是要去除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性,而是在保持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性、教育性基礎上的語言凝練,是語言簡潔與思想升華的有機結合。
四、結語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和接受相互作用的雙向互動過程,是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發出者通過語言載體向話語接受者傳達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過程。受教育者能夠通過教育者的語言表達獲得啟發、提高覺悟、轉變態度,做到治理明道,取決于雙方對于思想政治教育語言的理解和運用。所以說,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匠心獨運的工作,在這個過程中語言表達是否具有準確性、生動性、凝練性,直接影響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每個教育者只有不斷加強語言的修煉,提高語言的表達能力和技巧,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因語言表達的精進而更上層樓,才能使受教育者獲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