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蘭
信息技術,炫目吸睛,但只能用以優化課堂,而非強化。傳統教學的原始專業魅力不能弱化,不能一味依賴于信息技術手段,而如何用好信息技術,使之服務于傳統教學,筆者以為當做到“尺水興波瀾 收放總自如”的優化境界。
一、留點時間:PPT張數寧少勿多,改變“黑板搬家”誤區
信息技術將知識可視化,節約了時間和放飛了思維;減少粉塵解決了資源困窘,增加課堂容量又綠色環保,是教學手段之福。但是現實教學中信息技術與專業教學的比重把握不好,幾十張PPT成主、教師解說為輔,“黑板搬家”式教學卻成為信息技術過度使用的一種課堂誤區。
試想:當語文“聽說讀寫”能力,已經弱化成了“看說聽”能力,而極少觸及“讀寫”環節,語文課堂文化內涵何去何從?當學生思考意識淡化,想象能力弱化,汲汲于圖文并茂如觀看電影一般的被動狀態時,語文教學的專業魅力何在?
屏幕不能代替黑板。黑板是傳統的傳授知識工具,它承載的既有書寫能力,也有黑白色調帶來的沉靜思維。而PPT屏幕上顯示的知識,是一種已然成熟的表述,教師把本來應該寫在黑板上的內容搬到幻燈片上,這種“黑板搬家”式的課堂,勢必造成PPT張數繁多,完全剝奪了學生思考的時間,“不憤不啟”的啟發式教育已經成為一紙空談。
因此很有必要優化語文課堂,有選擇地使用信息技術。那么,哪些知識適合用多媒體方式展示呢?余以為講不懂的知識,講不清的知識:比如現代文閱讀的重難點知識、說明文繪圖流程、課文中的生活畫面等比較抽象的或者生疏的版塊可以制成PPT,將其可視化,方便學生理解。因文而異,因課而異,寧少勿多。
延展語文課堂,不是靠信息技術的搖曳生姿,而是靠語文語段的文字、情感、內涵之美。信息技術只能作為輔助手段讓課堂錦上添花,但卻不能反客為主,讓常規教學靠邊站。
二、留點空間:PPT內容寧精勿泛,優化網上教案,去粗存精
現今網絡教學PPT精彩紛呈各具特色。偶爾拿來借鑒未嘗不可,但若長期照搬,就是為自己的偷懶找一個理由。讓我們的語文課堂被網上教案與PPT設計完全主宰。失去教師與學生個性探究,失去自我。
自然世界里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教學世界里也沒有兩個相同的課堂。任何一堂課的教學設計,都因材施教而定。學生不同,時機不同,情緒不同,都可能決定一堂課的教學設計流程。
美國現代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 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碑斈阒苯佑镁W上的教案走入教室,生搬硬套“電灌”式濫用信息媒體式教學,語文課便少了針對性沒了興趣,無了生機沒了韻味缺了雅氣,就很難稱其為課堂了。
留點空間。精化網絡教案,設計個性PPT教學內容,將一人一課,一課一案理念貫穿于自己的教學中。脫胎于網上教案而又獨一無二的教學設計,容易激發學習興趣,創設特定的教學情境、提高教學實效性,讓師生找到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整合的優勢。
怎么精選PPT的內容呢?
1.精選教學目標語言簡潔的,一目了然;
2.精選重難點知識排版緊湊的,主次突出;
3.精選最適合本班學生的,因材施教。
例如講授《木蘭詩》,教師必須借助傳統教學手段關注語段教學疏通文句,再通過信息技術手段播放配樂朗讀視頻,讓學生目睹木蘭颯爽英姿和“朔氣傳金柝”的豪壯,創造如臨其境之感。曲終而韻不絕。短暫停留后讓學生誦讀經典語段再三,形成個性認知。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運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大膽而多角度地解讀文本情節與主題。——在此,信息技術僅僅扮演著創設情境的角色,但學生的思想插上翅膀盡情飛翔呈現高效課堂的喜悅。
三、滲透生活:PPT要雅俗兼具,使之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語文教學資源源于生活,但并不等于生活的精華。語文處處皆生活,生活處處是語文。
1.親近生活,讓學生與老師明白語文教學的工具性
當漢字聽寫大會中常見的漢字都會被我們寫錯時,我們已經意識到:暫且不論漢字的書寫正確性和讀音標準,單單只是書法,就已經退化到了文化的底角,成為一種邊緣化的教育內容,這份語文教學該具備的基本工具性的水乳交融感已經成為一種尷尬的存在。
2.提煉生活,讓情景教學打開想象之門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闭n堂教學恰當地使用信息技術提煉生活,創設情境,是提升語文學習興趣的最佳途徑。
如教學《我有一個夢想》,借助信息技術播放課文誦讀帶或展示演講視頻。在視覺和聽覺沖擊下,讓學生體會出演講的特點,體會馬丁路德金的澎湃熱情。這情境讓學生情緒積極,提高學習主動性。
3.聯系生活,讓實用教學提升語文素養
當學生從教本的經典篇目中體悟了語文的工具性人文性,他就會不自覺地轉向生活尋求實用。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個夢想》可以振聾發聵讓美國國會被迫通過《民權法案》,那是何等驚人的演講魅力。
于是,學生將眼光放于生活。捕捉2016年度特朗普女兒為父親的助陣演講視頻。這場演講,富有針對性,有感染力,源自生活。既與教學目標緊密相接,讓學生體會到演講的魅力。由課堂拓展到生活,正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體現。整合網絡資源,輔以信息手段,以簡潔之心創新語文課堂。
平平淡淡固然是真,但搖曳生姿才是魅力所在。課堂是一個特殊的場所。在有限時間內把教育主體的思緒抓住,并能與課堂互動互思,我一直盼望語文課堂既能在信息技術輔助下優化教學環節,又能在傳統的語言文字中盡展千年大語文無盡豐姿。
留點空間,找點時間,加點靈氣,給專業的語文教學課堂一尺燦爛。這便是語文課堂尺水興波瀾,收放總自如的美妙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