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桂榮
一、整合教育資源夯實基礎
近幾年來,東山社區學校從滿足轄區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和職業技能等需求出發,依托社區教育這一專業培訓平臺,堅持以豐富社區教育內涵,擴大社區教育工作方針,在實際工作中探索社區教育品牌,為居民提供盡可能多的參與社區教育活動的機會,引導居民從參與過程中,獲得對社區教育的了解,進而對社區有一份認同感,使居民具有強烈歸宿感、榮譽感、自豪感與寄托感和社會參與意識,使自己所在社區成為居民的另一個“幸福家園”,打造社區教育品牌。
品牌是產品價值術語,當人們想到品牌時總會和時尚、文化、價值聯想到一起,就社區教育而言,整體上看我國社區教育品牌建設是實踐先行,研究滯后。而社區教育從幼兒教育到老年教育,文化教育到職業教育中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社區教育品牌的挖掘要具有較強的生命力,能長期地對社會、社區居民產生積極的影響。其實社區教育品牌以一般性的教育活動為基礎,又是對原有活動項目的凝練和提升,基于實踐又高于實踐。當然,任何社區教育品牌的誕生都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從開始嘗試,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磨練和在區域內的實踐經驗積累,逐漸得到社會和居民的廣泛認同。
回顧東山社區學校成立至今,從起步階段到現在的規范成型,乃至特色亮點工作的彰顯,成績的取得在于加區社區教育工作秉持“先一步,高一層”的發展理念,把社區教育的重心放在凝聚民心、提高技能、積淀文化、促進和諧上。突出做好青少年教育、下崗職工技能培訓、生活困難的群眾、殘疾人等弱勢群體工作,文化娛樂和宣傳教育等工作。扎實開展“以志愿服務暖民心,以群眾文化貼民心,以扶貧幫困愛民心”活動,以打造連心工程不同特色的社區教育品牌。
二、打造“放學來吧”特色品牌
東山社區有青少年3286人,如何抓好未成年人零犯罪、不出入網吧等社會熱點問題是關系到現在每個家庭的切身問題,東山社區學校找準切入點,突出社區教育對青少年—尤其是單親子女和留守兒童的幫扶和教育,創建了社區教育“放學來吧”特色品牌。它面向轄區中小學生在放學后、雙休日、寒暑假期間開放,其主要功能是輔導學生課業、開設特色課程、組織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等公益活動。
如今,已經成為社區教育品牌的“放學來吧”創建時針對東山社區內留守兒童貧困生較多的實際情況,為貧困家庭、單親家庭和務工家庭學生群體提供適合個性發展的學習環境,放學來吧的主題是“眾手托起明天的太陽”,它通過合理設置學習內容,適合孩子身心特點和社會實際的科學管理體制和模式,共同對孩子負責,讓家長放心,讓學生愉快而又有序的活動和學習,既讓他們獲益終生,還要讓他們身心愉悅,創造更多的社會實踐的機會。
目前已經有1820名學生在放學來吧這個樂園里成長、它立足于民生、服務于居民、受益于青少年兒童,促進區域和諧穩定的最佳途徑。
三、打造“百姓講堂”特色品牌
東山社區學校通過發放征求意見調查問卷,征求居民需要什么內容、方式、時間的培訓,做到“居民點單,社區學校免費開班”的“百姓講堂”服務。
東山社區現有21000余人、8600余戶居民,面對現階段老齡化的社會日益形成等社會問題,僅僅依靠社區組織的教育活動和單純的學校教育難以解決各種各樣的需求問題。重點抓好老年人和青少年的教育,開設道德思想類、文化科學類、休閑娛樂類、民主法制類、生態環保類、養生保健類、家政服務類、職業教育類、地方教材類課程,社區教育把社區教育延伸、拓展到基層,力爭讓社區教育啟迪民德、開發民智、凈化民魂、惠澤民生,從而實現全民終身學習。
四、打造“黨建工作”特色品牌
東山社區學校以 “連心”工程為載體,扎實開展創先爭優活動。
一是夯實基礎,社區學校黨建聚民心。學校結合建設學
習型黨組織活動,積極開展群眾教育路線活動,廣泛聽取社會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進一步解放思想,明確了社區學校發展思路,打造作風向上、素質過硬的工作隊伍,增強社區學校的凝聚力、向心力,有力地推動了社區學校品牌的科學發展。
二是關注民生,為民服務暖民心。社區學校堅持民生為
本的理念,著力在為百姓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上下功夫,力爭做到“三到位”(思想工作做到位、群眾需求想到位、為民服務干到位)“三滿意”(社區單位滿意、雙進學校滿意、社區居民滿意),落實好各項惠民政策。
三是以人為本,品牌創建順民心。東山社區學校在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以打造特色社區教育品牌特色為目標,著力打造東山社區藝術團文化品牌,著力把社區黨組織打造成文化連民心的貼心陣地,目前,東山社區學校多功能廳全天候對外開放,社區天天有節目,周周有精彩。
五、打造“法制教育”特色品牌
東山社區學校注重法律知識對不同群體的普及,結合重大節日不同時段,開展不同的法律知識講座、法律知識問答,還開展法治咨詢臺等百姓需求活動,以各種方式加強法治教育活動宣傳。在社區內設有“法律圖書角”,為居民提供法律書籍;宣傳墻壁上張貼有關法律的宣傳標語,讓墻壁說“法律話”;每年舉辦一次以“法治”為主題的書畫展;每月有不同的法律講座;每日有“秋菊工作室”為百姓排憂解難,有效化解了涉及到棚戶區拆遷、土地征用、物業管理、生產生活、婚姻家庭、鄰里關系、損害賠償等群眾利益的矛盾,通過法制教育切實維護了轄區百姓的合法權益,被省文明辦、省志愿者協會評為“鄰里守望 暖心龍江”志愿服務活動示范點。
東山社區學校在社區教育的持續推進中,打造多樣化的全民終身學習服務平臺,吸引大家積極參與社區教育活動,用特色品牌魅力,建立良好的社區形象,提高社區居民的生活質量與素質,增強社區凝聚力,實現由點及面,從而建設品牌特色社區,共同描繪東山社區美好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