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昌


一、教學目標設計
⒈知識與能力:通過典型例題,培養學生用反證法證明簡單問題的推理技能和應用意識,進一步培養觀察能力、分析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⒉過程與方法:通過背景材料激發學生認識反證法的渴求,了解反證法證題的基本步驟,會用反證法證明簡單的幾類命題。
⒊情感、態度、價值觀:以“2 慘案”的背景材料為載體,學習希帕索斯追求真理的智慧、毅力和不畏強權的奮斗精神,感受數學研究的過程和創造的激情,建立嚴謹的科學態度和不怕困難的頑強精神,樹立積極的學習態度。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理解反證法的概念;
2、體會反證法證明命題的思路方法及反證法證題的步驟;
3、用反證法證明簡單的命題。
教學難點:理解“反證法”證明得出“矛盾的所在”,即矛盾依據。
三、學情分析
1、知識起點:知識基礎和數學素養整體較差。本節內容在初中就有接觸,反證法的邏輯結構并不復雜,但用反證法證明數學問題卻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難點。
2、技能起點:在書寫的規范性,答題的嚴謹性方面存在許多問題。尤其反證法的應用需要逆向思維,但在之前的學習中,對逆向思維的訓練和應用還是比較欠缺的。
3、態度起點:本教學設計實施對象是高二中等班級的學生,但大部分學生缺乏自主學習的習慣,求知欲不太強烈,自主探究不夠主動,講解時聽課的針對性不強,很難達到高效課堂的教學效果。
四、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是人教A版數學選修2—2第二章“推理與證明”第二節“直接證明與間接證明”第二課時反證法部分。
對于直接論證較為困難的命題,若能恰當運用反證法,就能達到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化不可能為可能的目的。它不僅對數學科學體系自身的完善有促進作用,而且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五、教學方法設計
1、教法分析
依據《綱要》和《課標》對本課程的要求,結合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層層設疑,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步步推進,加強知識產生、發展和應用的系統性。采用教育先行者方式、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和評價等有效整合的教學方法。
2、學法指導
通過背景材料的引導和典例選講,使學生體會反證法的含義及其思想方法,指導學生自己總結反證法的基本步驟和基本題型。反證法所依據的是邏輯思維規律中的“矛盾律”和“排中律”。
六、教學過程設計
七、教學反思
在引入上,通過數系的發展,無理數的由來,自然銜接到本節的主題,很好的體現了知識的產生和發展的過程,既貫穿了新課程理念,也便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雖然篇幅有點長,耗時有點多,但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便于讓學生銘記反證法并有意識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