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艷
活動區游戲作為幼兒園一日活動的環節之一,已成為幼兒園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個別教育、促進幼兒和諧發展的有效途徑。其中角色型活動區游戲作為幼兒創造性地反映現實生活的一種游戲,對幼兒各方面的發展都起著重要的作用。以下是我對指導角色游戲的體會和感受。
一、角色游戲中幼兒主體性的體現
在活動區中,角色游戲主題的確立必須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游戲主題應根據幼兒自身直接或間接的生活體驗自主確立。在游戲中教師應鼓勵幼兒積極參與環境創設和材料搜集,積極參與制定游戲區規則。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幫助幼兒真正的參與到游戲中去,以體現出幼兒在游戲中的主體性。
(一)參與環境創設
環境對幼兒的成長和發展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幼兒是可以通過環境創設來提升實踐能力的,前提是要讓幼兒參與到環境創設中來,而不是忽略其地位。
例如,在中班確定要開美發廳后,我就和孩子們進行了一番討論。“美發廳里都有什么呀?”孩子們七嘴八舌的說了很多關于美發廳里的東西。如:剪刀、吹風機等理發工具;洗發水、毛巾、熱水器等洗發用具;卡子、夾子等輔助材料。于是,我提議讓孩子們自己去搜集有關美發廳里的東西,這方面也借助了家長的資源,請家長進行配合。在搜集完材料后,我和孩子們一起對所搜集的材料進行了分類,整理。之后,我們又將區域進行了調整,劃分出洗發區、剪發區、燙發區、發型設計區等,以便幼兒在區域中更好的進行游戲。通過自己親自動手參與環境創設,孩子們對美發廳這一區角充滿期待,大家都希望美發廳能早日開張。
(二)參與規則制定
由于角色游戲區具有流動性、輪流性、不穩定性等特點,因此規則的制定是非常有必要的。游戲主題確定以后,教師應引導幼兒制定合理有效的,便于評價的活動常規。
進入中班以后,幼兒已經有了一定的規則意識。讓幼兒親自參與規則制定的討論,更能使幼兒發現規則制定的合理性,從而更加樂意遵守。如:美發廳中角色都有什么?每個角色他們的工作內容是什么?如何分配這些角色?如何進行游戲?材料如何使用等等。孩子們通過討論、繪畫等形式,親身參與到游戲規則的制定當中。幼兒明確了規則和內容后,游戲也就能很好的開展起來了。
(三)參與角色的調配
角色安排是角色游戲開展的首要條件。在游戲之前,雖然已經安排好了角色,但在游戲的開展過程中,我們還是會發現有同一角色人數過多或角色的種類過多或太少等問題。
例:美發廳開業了,孩子們每天都爭著、搶著到美發廳游戲。他們最喜歡的就是當理發師,拿著剪刀和吹風機吹吹剪剪。為了滿足孩子們的需要,前期時我并沒有進行制止,而是給予他們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去感知和操作。
一段時間后,孩子們對操作這些材料漸漸失去了興趣。我就借助區域評價時間,與他們就角色問題展開了討論:大家都當理發師,我們的游戲將怎樣玩下去?真正的美發廳里,如果沒有顧客會怎樣?我們怎樣解決爭搶理發師的問題?等等。孩子們你一句我一句說出了很多解決的辦法。我又請他們回憶了自己去理發時的情景。美發廳不光有理發師,還有洗頭師、收銀員等,每個人的工作都很重要。由于區域活動空間有限,經過討論孩子們確定美發廳有兩名理發師、一名洗發師、一名收銀員、兩名顧客。確定了角色人數后,我和孩子們一起找到相關圖片制作成進區牌,孩子們進區前商量自己扮演那個角色,進區后選擇相應的標牌。如果出現爭執不下的情況,大家采用輪流制,輪流扮演自己喜歡的角色。
由于分工明確,孩子們在游戲中的角色意識增強了。在游戲過程中,各角色之間多了交往與合作,而且很多孩子還能學著商量解決問題。
二、在角色游戲中教師的指導策略
(一)有效的觀察促游戲開展
孩子的游戲是千變萬化的,游戲指導也常常因人因時因事而不同,教師在游戲中所采用的指導策略,都基于對幼兒游戲行為的觀察和分析。在幼兒的游戲活動中,教師應注意觀察幼兒的游戲內容,了解幼兒游戲的意圖、能力及行為表現,并對觀察的游戲行為加以分析,才能決定指導的對象和方式,給予及時的幫助和指導,促進游戲的開展。
例如,美發廳這一活動區已經開展了一段時間了,我發現剛開始時孩子們對吹吹剪剪還挺有興趣,時不時還會有一些精彩的造型出現。但是漸漸地區角中這樣游戲的場面就不見了,甚至有幾天美發廳里都沒有幾個小朋友愿意去。于是我問孩子們:為什么呢?孩子們一致覺得只能理發太無聊,要是能打扮自己就好了。經過討論,我們最終決定在理發店里再增加一位造型師。
內容擴充了,在材料的選擇和投放上我也給予了幼兒大力支持。通過大家的商議,我和孩子們一起收集了大量的彩色皮筋、發圈、卡子、發卡等實物材料,同時還投放了毛根、浴帽、彩色紙條、皺紋紙等輔助材料。造型師除了可以給顧客設計發型外,還可以用發夾、發圈、等給女孩子打扮;用面具、假胡子等給男孩子化妝。調整后,孩子們又喜歡去美發廳游戲了。
(二)適時地參與促游戲深入
幼兒是活動的主體,在活動中幼兒自主地選擇材料,尋求玩法,歸納總結,從中獲得一定的知識經驗。但受年齡的限制,大部分幼兒不能有序地活動、合理的總結。這就需要老師適當的指導、適時地參與,幫助幼兒順利地完成游戲活動。
教師的介入指導,對幼兒角色意識的培養和角色扮演能力的提高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師的指導語應簡要明確;其次教師應根據幼兒意愿引導游戲主題的走向;再次教師的指導應自然、親切、具有啟發性,還要盡量做到隱性。
(三)經驗的梳理促游戲水平提高
評價是活動的最后一個環節,也是活動中非常關鍵的環節。教師要組織幼兒交流體驗與收獲,分享快樂與成功,并把有些關鍵性經驗加以提升。
在評價過程中,教師應注意以孩子的說為主,引導幼兒評價自己是怎樣玩的,結果是怎樣的。通過評價,讓幼兒有成就感,增強其自信心。有時還可以利用互相評價讓幼兒感覺在玩時不是孤立的,要同別人交流,要去注意別人是怎么玩的。這樣無形中既增加了自己的經驗又促進了交往,同時口語表達能力也得到了發展。
總之,角色游戲是以幼兒為主體的意愿游戲。作為教師要善于捕捉游戲過程中幼兒的表現,多為幼兒提供思考的機會。通過及時有效的互動,讓幼兒真正參與到角色游戲的各個過程中去,從而促進他們各方面能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