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平樊建英
(1平山縣大吾鄉農業站 河北 平山 050400;2石家莊市農林科學研究院 河北 石家莊 050021)
平山縣林下套種甘薯種植要點
劉麗平1樊建英2
(1平山縣大吾鄉農業站 河北 平山 050400;2石家莊市農林科學研究院 河北 石家莊 050021)
近年來,冀西山區的平山縣堅持充分利用廣袤的山地資源,大力發展林果產業,林果前3年樹木基本形不成遮光,發展林下經濟可以增加林業附加值。目前全縣建成經濟林基地50萬畝左右,已成為山區農民的主要經濟生活來源。而甘薯屬低莖稈作物,很適宜林下種植,林下種植甘薯可作為農業扶貧主打產業,這既能督促農民管護好果樹,又能填補盛果前期農民沒有收入的空缺,還可緩解發展林果收益慢、周期長、投入大等難題,成為提高經濟林的產出、增加農民收入、鞏固林果生產效益的主體途徑。
目前,平山縣甘薯生產用種均是老品種,由于種植時間長,種性退化、產量低、品質差,經濟效益不高,目前適宜示范推廣的有龍薯515、濟薯26、煙薯25、心香、冀紫薯2號等品種。
壯苗的標準為莖粗壯,節間短,葉片肥厚、大小適中,無病蟲,剪口乳汁多,苗長20~25 cm,莖粗0.5 cm以上。
2.1 苗床選擇。選擇背風向陽、排灌方便、土質肥沃、3年內沒種甘薯的地塊作苗床,栽1畝大田需備苗床2.5~3m2。
2.2 適時排種。3月上旬排種,播種前7~10 d耕整土地做好苗床。排種后澆足水,每平米苗床澆稀糞水30~50 kg,待種薯表面晾干后再蓋3~4 cm濕潤細土,以不見種薯為宜,然后拱膜覆蓋。
2.3 苗床管理。要堅持前期高溫催芽、中期適溫長苗、后期低溫煉苗的溫度控制原則。齊苗前以催為主,床溫保持在30℃~35℃,溫度超過30℃要及時揭膜降溫,薯苗長至6~7葉時轉入煉苗為主,在氣溫不低于20℃時,揭膜煉苗,經3~5 d煉苗后即可剪苗栽插。加強肥水管理,苗床不宜過干或過濕,床土發白要少量澆水,保持床土濕潤,每次采苗后追施1次腐熟稀薄糞尿水,提高薯苗產量。
3.1 移栽時間。5月中上旬。
3.2 深耕。深耕能加厚活土層,改善通氣性,加強蓄水能力,促進土壤養分釋放。因此,深耕是提高甘薯產量的一項重要措施。
3.3 壟作。與平作相比,壟作有以下優點:一是便于排灌,有利抗旱防漬;二是加深土層,擴大根系活動范圍;三是增大土壤與外界的接觸面而使受光面積增大,土壤晝夜溫差擴大,有利于養分積累。
3.4 合理密植。按1 m分廂起壟(包溝),壟高30~40 cm,壟面成小拱形,每壟交叉插雙行(行距40~50 cm),株距26~33 cm,4 000~5 000株/畝,起壟時注意按水平方向進行,防止水土流失。
4.1 補苗。薯苗移栽后1周,發現缺苗及時補苗。
4.2 中耕除草。在薯蔓滿田前,土壤裸露,易板結也易滋生雜草,中耕是這一階段特別重要的管理措施,一般進行2~3次。
4.3 追肥。①提苗肥:結合第1次中耕進行,畝用尿素2 kg兌1 m3稀糞水潑澆。②結薯肥:在封壟前結合中耕進行,畝用復合肥15 kg,加硫酸鉀5 kg穴施并培土。
4.4 綜防病蟲。甘薯主要病害有黑斑病、根腐病和薯瘟,主要防治措施是在選用抗病品種的基礎上,注意合理輪作,田間發現病株應及時拔除,并用敵克松1 000倍液淋灌。蟲害主要有蠐螬、卷葉蟲、斜紋夜蛾等,注意消除田間雜草,田間蟲害嚴重時可用2.5%敵殺死500倍液進行防治。
一般在平均氣溫下降到15℃左右開始收獲。收獲過早,影響甘薯產量,且高溫下不宜儲藏。收獲過晚,易受低溫凍害,出粉率降低,耐貯性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