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大可
極目申城濃綠繞
文/圖大可
上海什么模樣?
有的說外灘的“萬國建筑博覽會”是象征;
有的說武康路的中國歷史文化名人街、思南路的上海歷史建筑是典范;
有的說陸家嘴高聳入云的摩天大樓是標志;
……
可很多人不同意。
沒看到上海那么多綠地嗎?
沒看到上海還有森林嗎?
上海向“生態城市”大步邁進,目標是生態環境要躋身國際一流水平。
不過,上海不會為了目標急于求成。來看看上海規劃和執行上聰明的思路、科學的布局、宜人的效果。

摩天大樓
上海山不多,不免視若珍寶,有時還堆個假山爬爬,比如長風公園里的鐵臂山。可也有把寶貝當舊貨賣的時候。
辰山屬于佘山山系,明代董其昌記載道:“在諸山之東南,次于辰位”,所以叫辰山。
古代人們用“天干地支”來記時間、地點等。比如今年是丁酉年,是把天干和地支配起來,“丁”是天干,“酉”是地支。
地支有十二個,還分別對著十二生肖,“酉”對雞,所以今年是雞年。
把地支均勻地標在圓圈上,“辰”正對著東南方。
董其昌的意思是,這座山在群山的東南,屬于“辰位”。

辰位
有“家譜”有“根系”,只不過上個世紀由于采石,一側山坡已被削去,又向地下縱深挖掘,留下了礦坑深潭。
天生氣質,“大家子弟”,終究在生態城市的規劃中重煥青春,被定位為科研、科普、觀賞游覽植物園。
走進辰山植物園,絕對可以讓你成為《紅樓夢》里的劉姥姥。在這個植物大觀園里,展示了亞洲、歐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的代表性植物,植物品種要以“萬”來計算,是華東地區規模最大的植物園。不少是珍稀瀕危植物,也就是國家一、二級保護植物,什么伯樂樹、羊角槭、普陀鵝耳櫪、夏蠟梅等等,讓人聞所未聞,有的在野外僅存若干株。專類園就有26個,巖石和藥用植物園、油料植物園、纖維植物園、染料植物園,等等,你觀賞之后幾乎可以成為半個植物學家呢!
由熱帶花果館、沙生植物館和珍奇植物館組成的展覽溫室,如藏起頭尾的巨鯨橫臥,錯落開啟的三角形窗戶像鯨翅乍起,老遠就吸引人們好奇的視線。展示的數千種植物搔首弄姿,爭奇斗艷。你可以知道什么是令人驚悚的見血封喉,什么是行家津津樂道的篦齒蘇鐵,還有名字怪異、長相奇特的胭脂掌、達摩黑法師、人心果等等,牽著你的目光,身不由己地挨近它們。

巨鯨橫臥

山崖棧道
哪怕視力不佳,也可以醉心于植物天地。沿著專用通道,鼻聞植物天然的不同香味,手摸無毒、無刺、形態獨特的植株,耳聽中、英文講解,或者自己動手觸摸盲文。總之,調動起視覺、味覺以外的一切感官,就可來一番潛心欣賞。這就是專為視力障礙者設計的盲人植物園。
你還記掛著辰山的傷痕?哦,它的生態修復的方式,已成了辰山的一個著名景點——礦坑花園。而入口處寫著的“慎入人群”,給它添了一份神秘感,反而讓人更想探究呢。沿著上下有28米落差的山崖棧道走下去,一汪碧波粼粼蕩漾,遠處山脊瀑布倒掛。踏上曲折前行的160米浮橋,那間隔掛著的紅色救生圈在提醒人們,這兒水深30米,不能嬉戲打鬧。浮橋把游客送到礦洞口,礦洞探幽開始了。漆黑的隧道,僅有不多的幾盞燈反射出濕漉漉的路面,詭異、刺激,促發無限遐想。拾級攀登完120米隧道,再次看到辰山光明的外貌,“化腐朽為神奇”的贊嘆油然而起。

漆黑的隧道

灘涂
綠地、森林,被稱為“城市綠肺”,因為能改善城市空氣質量、生活環境。從前總有人說,上海是“鋼筋水泥‘森林’”。隨著大片大片公共綠地的出現,城市“呼吸”的“肺活量”越來越可觀。不過,讓鋼筋水泥竊取“森林”美名,使缺乏天然森林資源的大都市總有些不爽,于是,共青國家森林公園、濱江森林公園、海灣國家森林公園、吳淞炮臺灣濕地森林公園等等,一個個相繼落成。
海灣國家森林公園的前身是一個農場。占地面積16000畝,其中水域面積達到580畝。整個林區植被蔥郁,水流穿行。高大的喬木樹林、低矮的灌木叢林各展生機,既有同類樹木聚集,又有不同植物毗鄰。深深淺淺層次多樣的綠葉中,點綴著紅葉、黃葉等各種彩葉,呈現出大自然的本色。樹木下憩著茸茸小草,陽光若隱若現穿行在林幕間,野鴨搖擺著身軀踏草而過,撲進倒映著濃濃綠意的溪流。雖是人工種植,但是豐富的植物、起伏的地勢,展現出的是自然景象。由于面臨杭州灣,所以被稱作海灣森林。
吳淞炮臺灣濕地森林公園,是從長江原有的60萬平方米灘涂地改建而來。
灘涂有海灘、河灘和湖灘等,灘涂地是海、河、湖或者溪流兩旁,在水多的時候會被淹沒,水少的時候會露出來的地。比如潮水會漲會落,會進會退,被潮水浸浸退退的地方就是灘涂地。灘涂地的上面部分經常露出水面,下面部分經常被水淹沒。
改建長江灘涂地,不僅原有的灘涂濕地得到有效保護,還在沿江的大大小小島嶼間,建起低矮的堤壩,利用潮漲潮落形成的島嶼時隱時現特點,把潮水帶來的魚蟹和營養物質留在堤壩里,營造了生態島濕地景觀。
漫步木棧道、悠悠吊橋,但見臨河或者被水包圍的小樹叢靜靜蟄伏,黃、白等色小野花間雜其間;穿著黑白兩色時髦外衣的白鹡鸰,有的低低掠過蘆葦,有的站在淺水邊遙望江面;一群群螃蟹舞動利爪,在濕漉漉的泥地里留下一個個小小的洞眼;跳跳魚在蘆葦邊的一汪汪迷你水池中自在覓食——好一幅不受干擾的自然生息圖。
相比海灣國家森林公園,吳淞炮臺灣濕地森林公園的森林沒有那么壯闊,數千棵樹木與大片草坪勾勒出精致的畫面。
這些森林區域,每立方米負離子含量是市區數倍!不僅讓有心前來洗“森林浴”的人呼吸新鮮空氣、增強免疫力,對凈化上海的空氣環境也有重要作用。
空氣中負離子多少,是空氣質量好壞的標志之一,世界衛生組織對清新空氣的負離子濃度,還有相關規定呢!
放眼望去,有序規劃讓后來建成的大型園林幾乎分布于上海的東(吳淞炮臺灣濕地森林公園)南(海灣國家森林公園)西(辰山植物園)北(顧村公園),“空氣凈化器”的效能發揮更合理。
當然,這也不是拍著腦袋在地圖上圈地,這些園林的修建經過科學的評估、設計,除了充分利用了原有基礎外,還加以提升。也正因為如此,各個“大氧吧”各有自身魅力。
顧村公園也許有個“村”字,鄉野氣息特別濃郁。雖然公園的櫻花觀賞聞名遐邇,常常與人滿為患、交通堵塞等一起登上新聞版面,不過,“野趣”才是顧村公園的特色。公園保留了原來村子里的一些河流、溝渠、坡岸,清理后栽種了菖蒲、細葉芒、虞美人等各種觀賞花草。河上架設江南小橋,亭臺樓閣散布溪水邊、山坡上。“農家樂”也順理成章地出現在公園里,人們可以釣魚、種菜、挖筍、摘果,還可以進入中草藥百草園和中醫保健養身園,體驗自然的保健養身。或者獨辟蹊徑,扎營露宿,鼻聞草香,頭腦會覺得格外的清新。
在海灣國家森林公園,森林跑馬、森林燒烤等活動讓人與森林親密融合。
吳淞炮臺灣濕地森林公園的炮臺灣,記錄了前輩們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捍衛國家主權的可歌可泣的歷史,特有的軍事文化廣場上,陳列著大大小小的各種火炮,其中有著一門造于1646年的清代火炮,就是在附近出土的。戶外游樂場所設置的沙坑爬網、勇攀珠峰等激發少年兒童頑強意志、勇敢精神的活動項目,不但好玩,與炮臺灣氛圍也非常匹配呢。

野趣

扎營露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