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夢雅
摘要:會計信息真實、客觀地反映各項經濟活動所包含的經濟內容。長期以來,會計信息問題一直是制約我國經濟健康穩定發展的一個瓶頸,對會計信息質量提出怎么樣的要求,如何落實這些要求一直是管理者們和學者們關注的焦點。本文文簡要剖析了2006年版的基本準則做出的要求以及變更。
關鍵詞:會計信息質量要求權責發生制歷史成本
一 、引言
為從根本上理順我國會計法律法規體系的層次關系,2006年我國發布了《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以下簡稱《新準則》)。通過仔細對比我們不難發現,在《新準則》中,會計核算的般原則不復存在,而取而代之的是“會計信息質量要求”。這不僅僅是稱謂上的簡單變化。《新準則》中“會計信息質量要求”僅僅只有8項,而《老準則》中的“會計核算的一般原則”有12項(不含“實質重于形式”原則)。本文基于《新準則》的要求,及其較之于《老準則》的變化做出了一些闡述。
二、會計信息質量要求及其變化
(一)會計信息質量要求
1.可靠性原則。可靠性原則是指企業的財務會計人員做賬時應該根據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進行,保持可靠和真實。會計人員做賬時不能虛構業務和散據,不應受相關人員的主觀意志影響,應于企業的經營保持密切的聯系,有客觀依據,不主觀臆造,使散據正確精準,手續齊全,資料的來源真實完整。
2.相關性原則。是指企業會計提供的信息應當能夠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以滿足會計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即財務會計提供的經濟信息應該與信息使用者的需要相關。
如果會計信息使用者想要了解該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狀況,那么會計人員就不能提供其他企業的經濟信息,或是不能提供該企業與財務狀況和經營狀況無關的信息。可見,會計報告提供的信息不能滿足使用者的需求,那么就不能滿足相關性原則。
3.可理解性原則。是指為使會計核算和編制的財務會計報告能讓使用者理解。會計核算和編制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清晰明了。會計信息的要求就是可理解性。比如,數據不能出錯,信息來源真實可靠,容易使信息使用者理解。但是信息使用者也必須努力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
4.可比性原則。是指會計信息縱向可比和橫向可比。縱向可比是指同一企業在不同時間段的經濟信息具有可比性;橫向可比是指同一時間段下不同企業的會計信息具有可比性。舉例來說就是,企業所采取的會計方法和手段如果經常變更的話,縱向可比就不能進行。主要交易或事項相同,就應采用相同的處理方法。
(二)新準則的些變更
1.新準則“會計信息質量要求”中不含有“權責發生制”。在以前的會計準則中,權責發生制是作為會計工作的基礎來進行定位的,在會計原則中也是應用的一般原則對其進行的規范。但是,在實行了新的會計準則以后,就將權責發生制在會計準則的全程中有所存在,在財會工作中屬于基礎性問題,有著較高的層次,并且統馭方面的中比較強。
2.新準則“會計信息質量要求”中不再含有“歷史成本”。在新準則中,歷史成本是在‘‘會計計量屬性”中加以闡述的,而不屬于“會計信息質量要求”的范疇,追根溯源在于資產要素的重新定義,新準則定義的要義在于資產要素的計量是面向未來看問題,既不強調回顧歷史,也不強調著眼現在。事實上,在我國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的變革過程中,伴隨著資產減值計提范圍的逐步擴大,歷史成本原則在資產的后續計量中也在不斷地遭到否定。反言之,如果在新準則中繼續將“歷史成本”作為“會計信息質量要求”的構成要素,那么在于資產要素相關的具體會計準則和會計要素中就不應該對資產計提減值準備。但必須指出的是,在資產、負債的初始計量過程中仍然要按照“歷史成本”來加以確定。
3.新準則“會計信息質量要求”中不再含有“配比原則”。在“配比原則”的統馭下,會計實務中,首先是確認“營業收入”的金額,其次是按照直接配本原則來確認三項期間費用的金額。基于“資產負債觀”,新企業會計準則體系中將“公允價值”納入“會計計量屬性”之中,與之相關聯,新的利潤表中將“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納入“營業利潤”的構成要素,而“公允價值變動損益”體現的是相關資產或負債的持有利得或損益,確認“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依據的并非是“配比原則”。
4.新準則“會計信息質量要求”中不會再含有“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的原則”。與“配比原則”相類似,“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的原則”在新企業會計準則體系下也“難尋蹤跡”,因為“資本性支出”的要義在于:資本性支出被資產化后,在其后續計量過程中應以“系統而合理”的方式加以費用化。需要指出的是,基于“資產負債觀”和資產要素的新定義,在新的企業會計準則體系準許后續計量過程中對長期資產提減值準備,這樣就使得被資產化的各項長期資產在其費用化過程中難以維系其系統性及合理性。
5.新準則下會計信息質量要求中“可比性”與“實質重于形式”。在《老準則》的“會計核算的一般原則”中,“可比性”和“一致性”是平行存在的兩項原則,其中前者強調的是不同企業發生相同交易或事項所采用會計政策的橫向可比性;后者強調的是同一企業所發生的相同交易或事項在不同時期所采用的會計政策的縱向可比性。而《新準則》“會計信息質量要求”中“可比性”中既包括橫向可比性也包括縱向可比性的交易或事項,應當采用規定的會計政策,確保會計信息口徑一致,相互可比。由此不難看出,《新準則》中的“可比性”和“一致性”進行了有機合并,此舉更有助于人們加深對會計信息有用性的理解與把握,更加有助于報表使用者獲取有用的決策信息。
三、結束語
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形式下,企業中的會計工作顯得愈發重要,會計信息質量的好壞對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所以要保證會計信息質量準確、可靠的傳達給信息使用者。在會計信息制定的過程中,有很多的因素會影響到會計信息質量。但在新的會計準則實施后,對于會計信息的質量有了新的要求,那么就應該適應時代的發展,對會計信息質量做出新的標準要求,以滿足企業的經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