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春發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收入水平逐漸提高,特別是在中國成為世貿組織的一員后,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不斷深化完善,使得商業銀行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從2011年我國推出了營改增后,實行的力度逐漸升高,營改增制度也逐漸完善,這就使得營業稅逐漸被淘汰。本文首先簡單分析了當前我國商業銀行營業稅中的弊端,然后闡述了“營改增對我國商業銀行稅負效應的影響,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幾點商業銀行面對“營改增”影響應當采取的措施,以期為金融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一定的保障。
關鍵詞:營改增 商業銀行 稅負效應
長期以來,我國的流轉稅主要包含了消費稅、增值稅以及營業稅。但是,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GDP不斷提高,有的稅制已經不符合當前不斷變化的經濟形勢,所以,應當對稅制進行相應的調整,使其滿足當前的經濟狀況。2011年后營改增并內有把金融業包含在內,但是在研究它所執行的所得稅、增值稅以及營業稅時發現,商業銀行的實際賦稅相對較高、稅基相對較大,這些問題嚴重制約著銀行創新能力、競爭力的提高,所以,營改增在金融業中的實施已經是不可避免的,進一步改革金融稅制,能夠加快金融業的發展,并漸漸減小納稅的稅率,從而達到優化銀行稅制環境的目的,最終為金融業的良性發展提供一定的保障。
一、當前我國商業銀行營業稅中的弊端
當前我國商業銀行在征收營業稅中的關鍵問題就是沒有明確應稅的范圍,引發了繁重的稅負、征稅的重復等問題,對商業銀行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產生了嚴重的影響。
(一)稅負比較繁重
我國稅法對商業銀行營業稅的稅率進行了明確的規定,稅率是5%,但是在這基礎上還要繳納相應的教育附加費(3%)、城市維護建設稅(7%),這就使得實際的稅率可達5.5%,除此之外,還要繳納相應的企業所得稅(25%)。所以,與建筑業、交通運輸業、通信行業相比,商業銀行的稅負相對較高。與國外商業銀行稅收相比,我國商業銀行的稅收大約超出了1%至3%,并且很多國家的商業銀行是不收營業稅的。
(二)征稅重復的問題
現階段商業銀行的營業稅主要有租賃收益、手續費收入、貸款利息收入等等,而征稅是進行全額征收的,此外,增值稅是根據增加情況開進行的征稅的,所以,根據當前的營業稅收制度,營業稅是不可以在下一階段來進行抵扣的。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銀行的貸款業務中,因為稅法中并未要求要根據增值額來進行貸款利息收入的征收,是不可以扣除或減掉存款中利息支出的,所以,這就使得銀行重復征收營業稅的問題;此外,購進商品產生的增值稅也是不能被抵扣掉的,所以,又進一步增加了重復征稅的問題。
還有,商業銀行將資金借貸給某些工商企業的這一業務中,企業利用借貸的資金進行產品生產一直到最后的銷售出去是需要很長時間的,但是債務人是要繳納增值稅的,所以這就使得流通過程中產生了重復征稅的問題。
(三)嚴重影響了商業銀行的國際化發展
當前我國的出口退稅主要是對消費稅、增值稅來說的,因為商業銀行是征收定的營業稅的,所以就不能享有出口退稅政策。但是,當商業銀行已經發展至境外,因為較高的稅負,所以就大大增加了運行的成本;此外,即使商業銀行的業務出口境外,因為不能享有出口退稅政策,所以大大降低了出口的競爭能力。所以,營業稅嚴重阻礙了商業銀行國際化發展的進行。
二、“營改增”影響下我國商業銀行稅負效應
2011年我國實行了營增改之后,其優勢逐漸顯露出來,各個試點也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促進了經濟水平、行業的發展。近年來,應增改也逐漸納入了金融業,這一舉描帶動了商業銀行的發展。
(一)對不同的商業銀行來說,營改增減小的稅費也是不同的
2011年我國在現代服務行業、交通行業等中實行營改增之后,已經逐步推廣至全國范圍。在2015年,營改增將建筑、房地產、金融業等逐步納入進來,并顯著降低了這些行業的稅負。據相關調查顯示,僅傭金、手續費、利息收入這3項就在商業銀行繳納的全部費用中高達97%,把金融行業納入營改增的范圍之后,可以顯著減小稅負以及運營的成本。對不同的商業銀行來說,營改增減小的稅費也是不同的。通常情況下,與中、大型的實行全國股份制的銀行來說,小型的實行區域股份制銀行中減小的稅費要相對較高;此外,就算增值稅實現了統一,也只是在表面上將稅負的稅率進行了統一 ,因為不同的銀行承擔著不同的業務和職能,這就會使得不同的銀行承擔著不同的稅負;但是,從總體上來說,商業銀行的稅負還是呈現出下降趨勢的,僅僅是降低的程度呈現出不的現象。所以,將商業銀行納入營改增的范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銀行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二)商業銀行的稅負得到了有效的降低
在金融業的發展中,用增值稅來代替營業稅能夠將商業銀行的利息收支方式大大簡化,從而有效減小商業銀行的稅負。在商業銀行的貸款業務中,需要繳納5%的營業稅,所得的利息需要進行全額的納稅,此外還具有嚴重的重復征稅弊端,對于商業銀行而言,這部分的支出并不小。但是,在進行營改增后,商業銀行就不用繳納上述中5%的營業稅,所以,大大減輕了銀行的負擔。此外,進行營改增后,稅收稅基也產生了很大的改變,稅基主要包含傭金收入、手續費、利息凈收入等等,盡管當前的稅基制度仍然不完善、不規范,但是,與營業稅相比,大大降低了銀行的稅負以及運營的成本。還有,稅收減小的程度主要決定于稅率的大小,合理的稅率可以有效減小繳稅的稅額,大幅較小運營的成本。
三、商業銀行面對“營改增”影響應當采取的措施
在金融業中,“營改增”的實施依然處于剛剛起步的階段,還未對其進行深化,“營改增”還沒有變成常態,所以商業銀行應當采取一定的措施來應對‘營改增”的影響。
(一)對營業稅進行增值稅的改革
實踐證明,增值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證稅負的公平性。而在金融業發展的過程中,營業稅的問題越來越多,主要體現在:與建筑業、交通運輸業等行業相比,通貨膨脹對商業銀行產生的影響會比較大,這就加大了營業稅的負擔,隨著稅負壓力的不斷增加,替代性組織或者機構就會逐步出現,嚴重阻礙了銀行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所以,對于上述問題應當及時進行增值稅的改革。
(二)將銀行的各種稅制進行統
具體的措施有:(1)對外資銀行的優惠政策進行適當的調節,并且統一根據利息差來征收營業稅;(2)為了提高征稅的公平性,應當對外資銀行進行征收相應的附加稅;(3)為了確保內、外資銀行站在一條起點線上,應當將營業稅扣除的標準進行有效的統一;(4)適當減小股份制、國有銀行之間的優惠差距,以便減小股份制銀行所承擔的稅收壓力,保證競爭條件的公平性。
(三)對稅基進行合理有效的調整
面對“營改增”這一政策,商業銀行應當對稅基進行合理的調整,以便提高資金結構的科學性,進而提高資金的有效配置率。具體的措施有:(1)用利息差征收稅來代替當前的全額征收稅;(2)把對呆壞賬計稅的限制進行適當的放寬,可以放寬至3個月,此舉的主要目的是降低銀行運營中墊付資金的數額,從而提高現金的流量;(3)逐漸將對稅前扣除的限制放寬。
(四)合理減小營業稅的稅率
當前我國商業銀行的稅負是顯著高于國際平均水平的,因此,應當合理減小我國商業銀行營業稅的稅率,進而降低銀行的稅負壓力,以促進銀行的良好發展。在情況允許的條件下,可以把營業稅的稅率降低到3%。此外,也應當每年對核心的金融業務進行適當的降低。值得注意的是,營業稅稅率降低的速度不可以過快,如果過快很有可能會對財政的收入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應當逐步降低營業稅稅率,也為金融市場的調整提供相應的時間。此外,在降低商業銀行營業稅稅率的過程中,最好是按照中央-地區-全國這樣的順序來逐步開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實施“營改增”的范圍越來越大,在建筑行業、房地產行業、交通運輸業等領域中均有所涉及。為了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我國應當積極參考借鑒國外相關的成功案例,在最大程度上建立健全的對商業銀行進行“營改增”的體系,進而提高我國商業銀行在激烈的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這就要求相關的工作人員要全面認識當前我國商業銀行營業稅中的弊端,以及“營改增”對我國商業銀行的稅負效應產生的影響,再以此為基礎制定有效的解決措施,為我國商業銀行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一定的保障,最終來促進我國經濟水平的穩定、高效地發展,保證我國財政體系中稅源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