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媛媛
摘要:績效管理作為人力資源管理中的重要一環,必然會對人才的選用育留產生深刻的影響。在查閱大量文獻的基礎上,本文就績效管理對煙草行業人才隊伍建設的影響和意義進行了分析。同時,結合煙草行業的實際情況,對績效管理適用的原則和影響績效管理的因素進行闡述,對完善績效管理的工作途徑得出研究結論,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的方向。
關鍵詞:績效管理 考核指標
近年來,績效管理作為企業管理過程中一種較為先進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方式被逐步引入煙草行業。通過在企業內部實行績效考核,對員工的表現和實績進行實事求是的評價及全面準確及時的判定,能為企業人事決策、薪酬管理、推優塑型、人員培訓、選賢任能等提供科學決策依據,同時,也為充分發揮全體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推動行業科學發展提供有力的組織保障和人才支撐。
一、煙草行業實施績效管理的意義
績效管理是一種衡量、評價、影響員工工作表現的正式系統,包括對員工在一定時期內工作能力、工作態度、工作業績等方面進行的全面、客觀的評價,用于揭示員工工作的有效性及未來工作的潛能。完整的績效管理應當是一個循環流程,包括績效目標制訂、績效輔導、績效考核和績效激勵等內容。
煙草行業實施績效管理的意義在于:第一,有助于提高整體工作業績。通過對員工工作績效良好的評價,并保持對員工的有效回饋,企業就能激發起每位員工的工作熱情和創新精神,推動員工的能力發展與潛能開發,形成一支高效率的工作團隊。第二,有助于做好人力資源規劃。績效管理能夠準確把握每個員工的素質和能力,以及對工作的適應性,合理調整和配置人員,讓每一個員工都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揚長避短,激發員工的潛能。第三,有助于強化行業企業文化建設。
二、煙草行業實施績效管理的原則
(一)公開原則。管理者要向被管理者明確說明績效管理的標準、程序、方法等,確保績效考評的透明度。績效管理制度的形成,需要個醞釀、談論、制訂、公布、試行的過程,是企業的一項重大決策,讓員工吃透精神、心中有數、擁護支持是績效管理得以推進的基礎。
(二)客觀性原則。績效管理要以確立的目標為依據,對績效管理對象的評價應避免主觀臆斷。績效管理的評價應建立在全面、客觀、真實的績效考核基礎上。
(三)細化、量化原則。要明確考核內容,量化、硬化考核指標,對每一部門職責、各崗位職責進行具體的細化、量化,多方面、多角度制定詳盡的細則,增加績效考核的可操作性,這是績效考核展開的前提條件。
三、影響績效管理的因素
(一)行業隊伍缺乏競爭意識。干部職工現代企業的市場觀念、服務觀念還沒有真正牢固樹立,行業本位意識濃厚,依然存在著吃官商飯的意識,因壟斷利潤而產生的優越感也比較明顯;部分員工對入世后行業存在的各種潛在風險沒有足夠的認識,滿足于目前相對輕松的工作和寬松的環境,不思進取、安于現狀,不太關心本企業和同行的經營情況,漠視企業的發展。
(二)員工隊伍整體素質不高,結構不合理。由于煙草商業企業是從計劃經濟體制下原有商業公司中脫胎出來的,加上受組建較晚和系統內高度集中的條塊管理等因素的影響,員工隊伍結構單一,文化素質的偏低,制約了崗位職能的發揮,表現了各崗位和部門在管理上思路窄,辦法少,在具體工作上缺乏創造性和開拓精神。而且,公司層面也缺乏“培養員工”這種長期投資的戰略眼光。
(三)內部管理結構臃腫、人員配置混亂。1.機構編制不適應發展的需要。現有的行政管理機構設置偏多,一些行政管理機構職能交叉,造成一定程度的體制不順、職責不清、力量分散、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嚴重不足。2.現有的人員結構和力量配置不合理。非經營人員比例較大,一線服務力量不足現象較為普遍,高學歷、有特長的專業管理人員嚴重短缺。3.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比較滯后,職務升降、人員進出,還沒有形成靈活順暢的機制,激勵約束機制比較薄弱,不利于優秀人才脫穎而出。
四、完善績效管理工作的途徑
(一)建立以“過程管理,績效考核”為主體的縣局績效管理考核體系。要建立縣區級煙草專賣局工作效率指標,用以評價縣區級煙草專賣局工作效率的高低。主要指標有“年舉報案件和自查案件的總比例”、“年市場專項清理整頓次數”、“年違法案件立案期數”、“年違規卷煙查扣量數”、“年端窩破網數”、“年涉煙案件追刑人數”、“年市場凈化率指標上升數”等等。要建立縣區級煙草專賣局工作質量指標,用以反映縣區級煙草專賣局管理質量的高低。主要有“首問責任制落實情況”、“部門聯動頻率的高低”、“政府打假態勢的強弱”、“專賣法律法規及打假成果宣傳”、“二次違規戶的取締”、“市場占有率的上升”、“社會人均銷量的攀升”、“人均發表涉及發展創新能力論文數”、“高學歷證書持有者占員工總數的比例”等等。
(二)建立崗位分類別管理,合理配置人才的管理機制。崗位的設置要按照部門的職能、性質、工作復雜程度設置出合理比例。經營銷售、專賣管理的職責、性質和任務比較明確,需要在品牌推廣、客戶維護、市場經營、專賣管理的實踐中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質量,培養出優秀的適應市場需要的專業人才。行政管理職能部門的設置應實行基層崗位分類管理,實現崗位分工的科學化要求,崗位的設立突出聯系性、協作性,要根據個人知識結構、年齡、個性特征、專長等進行合理分工,盡量做到人盡其才,揚長避短,發揮優勢;從整體性出發,相互協作,優勢互補。
(三)建立科學、規范、完善的績效管理機制。企業提出下一年目標時,要給員工的工作提出明確的界定,使他們明白要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通過逐級分解,讓員工了解企業對自己的期望,并通過主要部門對他們不定期輔導、調整、考察目標完成情況和存在的問題,及時做好回顧和反饋,做出合理的考核結果,并最終將績效結果和激勵機制掛鉤。員工在幫助公司完成整體目標的同時,個人獲得了利益,這樣才使整個企業運行系統暢通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