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凱+王曉妍+鄒瑩+陳世東
隨著國家創新驅動發展如火如荼的進行,本項目以武漢市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臺為研究對象,采用文獻收集、問卷調查、統計分析等研究方法,深入調查企業、政府機構、科研院所等平臺參與方對武漢市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臺的滿意度評價,采用層次分析法,分析包括平臺參與方對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臺的滿意度總體情況,研究需要改變的指標。
在日新月異的知識經濟時代,集成有限的資源、提升科技創新的速度和實現成果產業化的轉變成為技術創新管理中的關鍵。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臺伴隨著新興產業發展、經濟結構轉型等應運而生的一種新型社會共享服務平臺,它通過有效的資源共享和開放運行,將分散的科技資源納入科技公共服務體系中,從而有效地推動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應用,它是產業技術創新體系的重要支點和產學研協同創新的基礎保障,是支撐和推動科技進步與自主創新的重要力量。
研究意義
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對科技資源的整合,科學儀器的共享、企業孵化的成果轉化,技術信息的交流,知識產權的服務,投融資服務為重點的地域性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的要求尤為凸顯。武漢市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臺(簡稱平臺)作為伴隨著高新產業的出現、經濟結構的調整等派生出來的一種新型社會公共服務平臺,它通過資源的共享和開放運行的平臺模式,將分散的科技資源納入科技公共服務體系中,從而有效地推動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應用,是產業技術創新體系的重要支撐和產學研協同一體化的保障。探究立足于武漢市自身發展特點的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臺的實體化運行及開放型共享機制是本項研究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不僅有利于提升武漢市科技持續創新能力,也有利于企業應對當前經濟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各類壓力和挑戰。
研究方法及研究工具
在研究武漢市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臺滿意度中,論文采取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結合的方法。我們的具體研究方法包括:1.查閱文獻與資料的收集;2.問卷調查與深入訪談;3.抽樣的調查方法;4.定量化的分析方法一層次分析法。
分析過程
論文研究發放100份問卷,回收59份問卷,對其進行了可信度檢驗。
由表中的第四列數據可以得知,32個三級指標中,權重值的前三名分別是D1(發表論文和著作數)、D7(為企業解決技術經濟問題)、D31(創業優惠政策)。也就是說平臺的發展建設需要更加注重發表論文和著作數、為企業解決技術經濟問題、創業優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