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韜 馮帥旗
摘要:論文通過闡述環境行為學的研究對象、發展歷程及其在現代醫療建筑中的作用和任務,并以此為切入點提出設計策略,綜合論述了基于環境行為學的現代醫療建筑設計原則和方法,并通過調研,以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外科中心為例加以闡述分析。
關鍵詞:現代化醫療建筑;環境行為學;患者行為和心理
中圖分類號:TU246.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024(2016)22-0078-02
1環境行為學的研究對象及其在現代醫療建筑設計中的角色
1.1環境行為學的研究對象
環境行為學(Environment Behavior Studies,EBS)是研究環境和人類行為之關系的科學,其研究對象是人的行為與城市、環境、建筑之間的關系以及他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包括以利用和促進此過程為目的并優化環境設計的理論和實踐研究。環境行為學重視環境與人的行為之間的關系及其相互作用,將建筑師的“體驗”與“感覺”提升到理論的高度并加以分析說明。
1.2環境行為學在現代醫療建筑設計中的角色
現代醫學迅速發展,在城市化環境和現代化生活方式下,人們更加關注醫療建筑。醫療建筑的功能性和技術性非常復雜,是最具難度的設計類型之一,然而,為人們營造寧靜、幽雅、富有人情味的醫療空間環境是建筑師的職責。所以,醫療建筑設計除了必須滿足功能要求外,也需要考慮人的感受和情感等因素,在醫療建筑設計中可以將環境行為學深入擴展其中。
2基于環境行為學的醫療建筑設計原則和方法
現代化醫療建筑設計理念從以功能技術為主導的模式向以病人為中心的模式轉化,并帶來各種設計方法的轉化,設計應突出以病人為中心的主題。建筑設計既要考慮患者的生理、心理、社會等層次的需求,同時也要為醫護人員提供高效舒適的工作環境。
2.1建筑布局整體化
醫院的建筑布局首先要處理好醫院與周圍環境的相互關系:要選擇建筑的出入口及潔污流線、基地人流車流組織,理順基地與城市道路的關系,使醫患人員的各種行為聯系方便且互不干擾。如果設計山地醫院,建筑布局將更加靈活多變。醫院可以設置多個接地層,以利于設置分層出人口和多樣化人流。還可結合山體綠化擴展醫院的戶外綠化空間,極具特色。其次要合理有效組織醫院建筑群各職能部門之間的相互關系。醫療理念的發展帶來了醫療建筑布局的不斷演變。醫院空間由傳統的純理性空間演化成為情理兼容的空間,促進醫療建筑庭園化、家庭化發展。
2.2公共空間人性化
醫療建筑室內空間分為公共空間和醫療空間等。公共空間包括等候大廳、門診大廳、醫院街空間等,醫療空間包括診斷治療空間、就診空間和治療康復空間等。門診大廳和醫院街空間應注重室內的空間環境以及人流組織,可設置兩層或三層通高的共享空間,陽光透過玻璃天窗與室內陳設交相輝映,使室內空間氛圍更加人性化。集中式平面布局的醫院可通過內院、中庭等空間加強自然通風和采光。等候空間可臨窗設置,不僅可欣賞室外景觀,又有充足的采光和通風,以減輕患者及家屬的焦慮和不安。室內裝飾風格及材質也可有一定變化,每個診室可設計成不同的裝飾風格。
2.3職能科室合理化
設計應理順就診流線并合理布置科室。室內環境應精心布置,以穩定患者情緒,使其安心,減輕其孤獨感。應盡量設計成單人診室,以減少患者之間的諸多不便。應根據不同的科室性質設計各不相同的人工環境。如在兒科中設計一些兒童娛樂設施和鮮艷的色彩,使患兒能在接受治療時保持輕松的氣氛。病房設計應當將陽光、景觀、陪護空間、獨立衛生間和醫生工作區加以考慮和研究。
3實例分析——以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外科中心為例
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外科中心是將環境行為學知識應用于醫療建筑中的成功典范。投入運營十年以來,作品受到了廣大使用者的一致好評。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外科中心(以下簡稱外科中心)集臨床康復、醫療、教學和研究為一體,總床位數3000床,建筑面積28萬m2。建筑設計將“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運用于方案之中。病房與護士站位置的有環形、雙走廊形和單走廊形等形式。其中最理想的是病房以護士站為中心,在四周環形設計,外科中心平面采用了環形布局形式,方便醫患之間聯系,營造便捷舒適的就醫環境。手術室平面采用“魚骨形”外周回收式布局,護理單元采用雙通道回廊的經典布局,空間組合和功能布局高效便捷,以提高醫療效率,潔污流線和醫患分區清晰嚴密,以杜絕交叉感染。醫院處于天津市區繁華地段,用地狹窄局促,建筑設計克服重重困難,并精心設計了屋頂花園、廣場景觀、空中光庭和下沉庭院等特色空間,使建筑空間內外交融、空間景觀高低錯落且層次豐富,能有效緩解患者的心理負擔,提高康復率。
4結語
建筑環境行為學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它在建筑學、心理學環境學和社會學中長期孕育而誕生,并對環境和建筑設計產生深刻的影響。在特定空間(醫療建筑)中對特定個體或人群(患者)的心理和行為因素的研究,可使建筑師做出預見性的判斷,以營造出整體的室內外環境和建筑空間。
21世紀以來,隨著醫院將病人的行為心理等多方面因素綜合加以考慮,人性化的醫療建筑設計將會被更加關注。從內涵及其演變來看,環境行為學在醫療建筑設計中將大有可為,兩者的結合滲透將會使未來的醫療建筑更符合時代的要求并持續發展,值得當今建筑師研究并嘗試運用于實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