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芳 康清
摘要:以前的中小學,對于新風是沒有要求的,而我們所接觸的中小學校,人員密度大,當冬季采暖時或夏季使用分體空調時,門窗是緊閉的,教室內嚴重缺氧,更別提有害氣體,所以新鮮空氣對于學生的健康和聽課是必要的保障。2012年1月1日以后實施的《中小學校設計規范》GB50099-2011對中小學教室室內空氣質量提出要求。現在設計的中小學,暖通專業增加了新風系統的設計,但是增加的新風系統,不僅增加了工程初投資,運行費用、還有室內環境的美觀及噪音能否被校方接受,新風量能否滿足要求。通過對學校新風系統設計的分析,希望對今后學校新風系統的設計有所幫助。
關鍵詞:中小學新風系統技術分析;安裝可行性;安裝必要性
中圖分類號:TU20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024(2016)22-0102-01
1中小學安裝新風系統的必要性
1.1教室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及二氧化碳的濃度對受試者決策能力的影響。
中小學生每小時二氧化碳呼出量在15L到20L之間,一個40人的教室,每小時也要呼出600-800升二氧化碳左右,下面看看檢測小學生上下課期間的二氧化碳檢測結果。
從左到右依次是:基本活動、應用活動、專注活動、任務取向、主動性、信息取向、信息利用、方法的廣度和策略。
1.2室內空氣長期不流動,可導致室內霉菌的滋生。只有新鮮空氣的不間斷流動,才能對此加以防止和避免。雖然自然開窗通風是最簡單,最直接,最便宜的通風方式,但是它也是在冬夏兩季最不節能的通風方式。因為,它的通風量過大造成室內能量嚴重損失。
由此可見中小學安裝新風系統的必要性之一。
2《中小學校設計規范》GB50099-2011對通風設計的要求
2.1應采用有效的通風措施,保證室內空氣中COz的濃度不超過0.15%。
2.2當采用換氣次數確定室內通風量時,換氣次數不應低于2.5次/11(小學)、3.5次/11(初中)、4.5次/h(高中)。
2.3優先采用有組織的自然通風。
2.4普通教室人均新風量19m3/(h.人)。
3天津屬于寒冷地區,對于天津地區,《中小學校設計規范》GB50099-2011對冬季采用自然通風給出的方式規定
3.1宜在外圍護結構的下部設置進風口(進風口面積不應小于房間面積的1/60,進風口宜設在進風能被散熱器直接加熱的部位);
3.2在內走道墻上部設置排風口(面積大于房間面積的1/60)或在室內設附墻排風道此時排風口貼近頂棚設置,并應可調節;
4目前中小學校新風系統的設計
4.1風機盤管加新風系統:本層設新風機組,新風經過新風機組處理后,通過走道頂部設新風管道將新風送至各教室,本層公共衛生間設集中排風系統,通過豎井將污濁空氣排出室外。
4.2帶熱回收裝置新風系統:本層設新風換氣機組,由室外進入室內的新風與從室內排出到室外的廢氣,利用熱交換箱體內的高效導熱材料,使進入的新風被加熱,通過走道頂部設新風管道將新風送至各教室,各教室廢氣通過走道頂部設排風管道經新風換氣機組能量利用后排出室外。
4.3教室內設排風豎井負壓排風系統:屋頂設排風機,污濁空氣通過豎井由排風機向室外,排風產生室內負壓,室外新風通過外墻進風口或外窗上設置的采風條直接進入室內。
4.4新風換氣機與外窗結合:小型新風換氣機與設于外窗上部窗框內,室外新風通過過濾器由微電機驅動經過熱交換器及窗框上送風口送室內,室內熱空氣加熱新風后由微電機驅動排出室外。
5我的分析
5.1風機盤管加新風系統及帶熱回收裝置新風系統,占用室內空間和投資成本較大,安裝復雜,維護和使用費用較高。
5.2教室內設排風豎井負壓排風系統,基本上保證了房間的進風量,從安裝和維護成本便宜,管道占用室內空間少,但對教室舒適度有影響。
5.3新風換氣機與外窗結合,不占用室內空間,投資成本適中,安裝簡單便于維修,雖然電機產生的噪音,通過在換氣機于窗框間設置保溫及消聲材料,噪聲控制在30分貝以下。
6結語
在中小學教室安裝新風系統是必要的、通過我們的合理的設計,降低投資成本,維修簡便,使學校的通風措施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