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德智
摘 要:高中體育特長生是體育后備人才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體育特長生的訓練現狀,探尋其成因及培養策略,給他們應有的關注和幫助,將有助于他們朝著“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更好地發展特長”的多元化方向協調發展,以適應現階段素質教育和特長發展的雙重需要,同時也為體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關鍵詞:襄陽市;體育特長生;訓練現狀
襄陽市是體育強市,每年體育特長生大約有2300名左右,大約占湖北省體育特長生人數的五分之一。襄陽市第24中學的田徑成績如短跑、中長跑在湖北省名列前茅,在每年舉辦的省運會、市運會中有很多優秀體育健兒脫穎而出,但是真正能完成高中教育階段的學習任務,進入高等院校學習的卻寥寥無幾。因此,本論文將通過對襄陽市第24中學田徑體育特長生的訓練狀況進行研究與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為襄陽市第24中學及襄陽市各學校的體育特長生訓練、發展和培養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本文以襄陽市第24中學100名田徑體育特長生訓練狀況、襄陽市第24中學田徑隊教學存在的問題、學生參訓動機、學校領導的重視程度、學生家長的支持程度、教練員的思想觀念以及師資力量為研究對象。運用文獻資料法、實地考察法、專家訪談法對襄陽市第24中學進行實地考察,獲取所需的研究資料。
二、分析與討論
1.田徑體育特長生訓練狀況調查
襄陽市第24中學為全日制寄宿學校,學校學生均寄宿于學校,體育特長生也無一例外。高中體育特長生受到學校課程計劃安排的影響,其運動訓練時間通常較為固定,且由于能進行運動的時間段較為有限,因此,運動訓練時間的安排缺乏自由度,導致其無法針對不同的訓練階段進行相應的大范圍時間調整。
2.田徑體育特長生加入學校體育隊參加田徑訓練的動機情況調查與分析
田徑體育特長生進入田徑訓練的動機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源于自身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并對某項體育運動感興趣,這類學生往往滿足于個性的張揚和發展,具體表現是只注意自己的興趣但紀律觀念相對較差。第二類是以此作為升入高校的階梯,這類學生往往文化成績較差,靠文化分升學幾率很小,迫不得已只有考體育類高校,希望能圓自己的大學夢。但大多數同學又往往存在過分自信或信心不足的不良心態,具體表現是拼命訓練而不太注重文化學習。
3.學校領導、教師對田徑體育特長生的重視程度調查與分析
據實地考察,襄陽市第24中學每年招收體育特長生100名,在入校后還不斷有學生加入體育特長生的訓練隊伍中。學校每年與校外健身房合作,由校方出資供體育特長生去健身房進行訓練,為田徑隊購買先進設備,使訓練更加科學化、專業化。而且對教練員、運動員在精神上也進行鼓勵,使教練員與運動員訓練的積極性得到提高。教練員在田徑訓練中扮演的角色好壞,直接影響訓練的水平。
4.影響田徑體育特長生訓練的因素分析
社會環境因素:目前大眾對體育人仍然存在片面的理解,認為體育不能達到“野蠻其體魄,文明其精神”的效果,沒能認識到體育的發展對人類及社會發展的貢獻,導致家長對體育的認可度降低,家長不愿意讓孩子參加體育訓練,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孩子參加田徑訓練的熱情和積極性。
學校因素:學校受經濟條件以及校園面積的制約,體育設施不健全。教練員的職業素養欠缺,缺乏科學化的訓練,訓練手段過于陳舊,從而打擊了田徑體育特長生的訓練熱情,阻礙了訓練成績的提高。
學生自身因素:參加田徑體育訓練目標不明確導致的訓練懶散以及缺乏科學的訓練指導,成為影響體育特長生訓練狀況的重要因素。
三、結論
1.高中田徑特長生參與訓練的動機很明確
主要動機是為了升入更高一級的學府,其次是為了進入省隊、鍛煉身體和為學校爭得榮譽,訓練動機與訓練目標之間有不同程度的偏移。學生忽略文化課的學習,從而導致了學訓矛盾的產生。
2.襄陽市第24中學校方對體育特長生的重視程度高
襄陽市第24中學在經濟上大力支持校田徑體育特長生的訓練,使本校田徑體育特長生的訓練更加科學化,對教練員、運動員在精神上進行鼓勵使教練員與運動員訓練的積極性得到提高,極大程度上促使襄陽市第24中學體育特長生的體育成績得到提高。
3.襄陽市第24中學教練員的學歷構成合理
教練員的專業技能水平較高,能在訓練實踐中找出訓練的某些規律運用于教學訓練的實踐中。教練員外出學習與培訓的機會少,使得本校教練員對新的教學與訓練理論的了解與最新的訓練方法脫軌,訓練的方法和手段主要由經驗獲得,不能很好地上升到較高的理論層面,也缺乏新的訓練方法與手段。
參考文獻:
[1]申鍵,謝謙,許麗媛,等.高等體育學院體育類與非體育類學生學習特征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4(3).
[2]莫巍峰.對體育特長生培養的探討[J].喀什師范學院學報,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