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習計算機編程是培養一種思維方式——計算思維,也是一種思維體操,計算機編程將有助于開發青少年的學習潛能,提高中小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信息學奧賽為中小學編程愛好者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施展才華的舞臺。素數算法是信息學競賽和程序設計競賽中常涉及的數論知識,探討的是中學生求素數的常規算法問題。
關鍵詞:素數;算法;信息學競賽
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簡稱NOIP)是中學生五大學科(數學、物理、生物、化學、信息學)聯賽之一,是一個能夠激發青少年創新性思維和高超程序設計技巧的重要平臺,越來越受到中學生編程愛好者的青睞。素數的算法是信息學競賽和程序設計競賽中常涉及的數論知識,在這里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素數算法的問題。
一、判斷一個數是否為素數
(1)根據定義求解:質數表的質數又稱素數。指整數在一個大于1的自然數中,除了1和此整數自身外,沒法被其他自然數整除的數。依據定義用C++程序求解代碼如下: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n,i;
bool f=true;//假定n是符合條件的素數。
cin>>n;
for(i=2;i if(f)cout< else cout< return 0;} (2)算法是解決問題的步驟與方法,不同的方法必然導致不同的解題效果和程序運行效率。顯然,依據定義進行判斷,當n的值比較大時,以上程序進行循環判斷的次數比較大,時間復雜度為O(n),需尋求方法對程序進行優化。 初步優化:利用break語句對不是素數的n值進行循環中斷。即將程序稍加修改: for(i=2;i if(n%i==0) {f=false;break;} 再優化:利用數學知識分析,我們不難知道,一個合數的最大因數不會超越[sqrt(n),n]區間,也就是較小的因素在[1,sqrt(n)]中,排除1,這程序可以修改如下: for(i=2;i< =sqrt(n);i++)//用sqrt(n)后,記得在文件頭加#include if(n%i==0){f=false;break;} 二、求不大于n的所有素數,并記錄素數的個數 方法一:綜合以上探討的內容,可以將本問題的主要程序代碼設計如下。 int main( ){ int n,i,j,num=0; cin>>n; for(i=2;i<=n;i++){//以下是對每個n的值進行判斷及個數進行累計。 bool f=true; for(j=2;j< =sqrt(i); j++) if(i%j==0) { f=false; break; } if(f) {cout< cout< printf(“n里含有%d個素數\n”,num);//顯然這里用printf語句輸出更方便些。 return 0;} 三、歌爾巴的猜想 大于4的所有偶數均可以分解為兩個素數之和。設符合條件的偶數為n,如果結論成立,其中較小的素數肯定不大于n/2。其實本題不用設bool變量也可以把程序設計出來。 int main( ){ int n,x,y,i;//設n可以分解為x和y的和 cin>>n; for(x=3;x<=n/2;x+=2) {//枚舉第一加數x for(i=2;i<=sqrt(x);i++)//判斷x是否為素數 if(x%i==0) break;//如何x被i整除,x為非素數,退出本輪循環。 if(i>sqrt(x)) y=n-x;//用同樣的方法判斷另外一個加數 else break; for(i=2;i<=sqrt(y);i++) if(y%i==0)break; if(i>sqrt(y))cout< } return 0;} 運行結果如下: 18 18=5+13 你也可以設計一個子程序,讓程序變得更簡潔,不妨試試吧。 總之,青少年中學生學習計算機編程需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由淺入深,由簡到繁,從已有的知識與經驗入手,多思考、多實踐。解決同類問題時,要逐步追求難度的深入、算法的創新,并在實踐中檢驗自己設計的算法,用鍥而不舍的精神思考算法的改進方法,從而提高自己的編程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作者簡介:柯賢根(1977—),湖北陽新人,陽新縣第一中學信息技術教師,信息學奧賽輔導教練,華中師范大學教育碩士,研究方向為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