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明生
摘 要:以地圖為核心,以圖釋文,以圖釋疑,圖文結合,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課堂的聽課效率。因此,教師要重視地圖的教學,重視利用地理圖像。
關鍵詞:圖像教學;觀察圖像;分析圖像;利用圖像;運用圖像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師要重視地理圖像的利用,通過閱讀、使用地理圖像和繪制簡易地圖,幫助學生掌握閱讀、觀察地理圖像的基本方法,逐步發展學生從地理圖像中獲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圖像說明地理問題的能力。在初中地理課堂利用圖像進行教學是地理教學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教學實踐證明,以地圖為核心,以圖釋文,以圖釋疑,圖文結合,能更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課堂的聽課效率。因此,教師要重視地圖的教學,重視利用地理圖像。
一、課堂上教會學生觀察圖像,讓學生學會讀圖
掌握獲取地理信息并利用文字、圖像等形式表達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在課堂上要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培養學生觀察地圖不是簡單地讓學生明白地圖上有什么、在什么地方,而是讓學生探究和發現隱藏在地圖語言背后的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規律,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地圖的重要性。因此,課堂上要對學生不斷強化讀圖能力的訓練,指導學生逐步養成使用地圖的能力,使地理知識和讀圖能力有機結合。
例如,學習七年級人教版第三章第四節《世界的氣候》中關于世界氣候分布時,先讓學生從世界氣候類型的分布圖中找出分布在熱帶、溫帶和寒帶的氣候類型,引導學生觀察這些氣候類型的分布規律。經過學生觀察后再讓其進行比較,學生就可以得出這些氣候分布情況:熱帶的氣候大致分布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寒帶的氣候大致分布在南北極圈內,亞熱帶和溫帶的氣候大致分布在北回歸線與北極圈、南回歸線與南極圈之間。通過這樣的讀圖教學,學生得到的不僅是知識,而且受到了觀察能力的培養,因此平時在課堂教學要切實教給學生識圖、讀圖的方法,并不斷地運用強化,這樣才能更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讀圖和用圖能力。
二、課堂上讓學生分析圖像的過程中能深化思維
在課堂上分析圖像的過程就是讓學生從圖中直接獲取某些有用信息。教師在課堂上要把知識落實到圖上,培養學生良好的讀圖習慣,掌握正確的讀圖方法,幫助學生用圖像來解決具體問題,最終目的是讓學生的頭腦中有圖像,而且能夠通過空間思維分析和挖掘圖像中蘊含的信息,把握圖像反映出來的特征,再尋找圖像中的規律,探究知識的原理。這樣就達到了幫助學生掌握分析圖像的基本方法,使他們提高看圖的興趣,從而做到“看圖說話,無圖思考”。
例如,七年級人教版第六章第二節《亞洲的地形地勢》的教學中,先讓學生讀亞洲地形圖,根據分層設色地形圖,學生就可以從圖中得出亞洲地勢的特征。接著再讓學生根據地勢的特征進行問題探究,可以這樣提問:既然亞洲的地勢特征是中部高四周低,那么河流的流向會怎樣?這時學生就會思考,水是從高處往低處流的,既然地勢特征是中部高四周低,那么水的流向也是從中間流向四周,從而把地勢高低和水流流向之間建立內在聯系,培養了判斷推理的能力。
三、課堂上利用圖像幫助學生記憶
很多學生想學好地理,但又害怕記憶地理知識,地理知識的記憶常常讓學生感到頭痛。良好的記憶力往往是學好地理的重要保證,如何讓學生記住地理知識呢?通過地理圖像,我們可以將零散的地理知識歸納在一起,生動形象地傳遞地理信息。因此通過地圖教學,能更好地幫助學生認識和理解地理事物,從而達到記憶的目的。
例如,學習七年級人教版下冊《日本》的工業分布一課中,如果課堂上一開始就告訴學生日本的工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這一特點,學生可能很快就會遺忘。那么,怎么做會更好呢?我先讓學生讀圖了解日本是否有豐富的礦產資源,讓學生明白日本工業原料、燃料和工業產品對世界市場的依賴程度,接著讓學生讀日本主要貿易對象圖,再讓學生來思考:日本工業如何布局是最好的?這樣,學生在相互探討中得出合理的工業布局情況:日本的工業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最好。這樣學生的印象就會很深刻,自然而然學生也就記住了日本工業布局的特點,且不易遺忘。
四、課堂上教師運用圖像反饋學生學習情況
2017年福建省地理中考考試大綱要求:能夠閱讀和運用圖表獲取地理信息;利用文字和繪制的圖表等形式表達地理信息;能運用地圖進行地理事物的空間定位,指出或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和特點。從中可以看出考綱對學生空間思維和讀圖能力的要求正在日益提高,并且教師在課堂上運用地理圖像教學是其他文字無法替代的。因此,平常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就要多運用圖像,對學生所學的內容進行不斷復習鞏固和檢測。
例如,在八年級人教版上冊第二章第一節《地形和地勢》一課的教學中,我先讓學生讀圖,回答中國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以及主要山脈的名稱,反饋學生的讀圖能力。然后,再讓學生在空白地圖上填出中國相關地理事物的名稱和內容,檢測他們的記憶力和空間概念。最后,讓學生讀《中國地勢三級階梯分布示意圖》,讀出中國地勢分布的特點,進而思考這樣的地勢分布特點與河流流向的關系,通過思考,學生對事物的相互聯系有更深刻的認識,有助于學生理解該區域的整體特征。
總之,地圖是學習地理的必要手段,教師在教學中緊抓地理圖像,課堂上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方式使地理課堂變得活躍,使學生愛學地理了,從而既改善了師生關系,又提高了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并且也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最終學生通過地理學習得到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柳共和.淺談體驗式教學在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1(12).
[2]周青穎,李晴.湘教版七年級地理新舊教科書圖像系統比較分析[J].地理教學,2014(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