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平
摘 要:詩歌是我國歷史文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針對語文教學內容編制的過程中,詩歌占比也非常的大,而且在語文課程中出現的詩歌都是上佳之作。而在高考過程中,詩歌鑒賞題學生的得分情況不盡如人意,這樣的情況主要就是沒有很好地利用語文的教材,導致學生在接觸詩歌的過程中,對其沒有深刻的印象,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是很多高考生在詩歌鑒賞題中丟失分數的原因。
關鍵詞:語文教材;高考;詩歌鑒賞
高中語文學習階段,詩歌是很重要的學習部分,其選用的詩歌教材有非常重要的藝術價值和影響力。而在高考題中,詩歌所占分數也在逐年的增加,想要高考生能不在詩歌鑒賞題中丟失分數,就應該合理地利用課本的教材,在學習課本的過程中深度挖掘詩歌的魅力和意義,以及作者在創作詩歌時候的情感,以此提升高考中詩歌鑒賞的分數。所以在備戰高考的過程中,應該充分地利用好教材,將教材熟悉摸透,更好地實現自身的升學目標。
一、重視語文教材,答好高考詩歌鑒賞題
想要在高考中將詩歌鑒賞的成績提高上來,就需要充分地利用語文的教材,語文教材中所選擇的詩歌學習內容都是非常有代表性和深刻含義的,學生能通過對其認真的理解和學習,就能獲得更好的分數。在高中語文教材中分為必修和選修,而在高考詩歌鑒賞的高考內容也出現了關聯度下降的情況,這種情況就導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相關聯的內容沒有出現在高考試題中,而高考詩歌鑒賞試題都是學生沒有學過的。這種情況也加大了學生的學習量,很多學生在學習詩歌鑒賞的過程中,都是海量的背誦。長時間學生就對語文詩歌部分產生了厭煩心里,出現成績下滑的情況。
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靈活地運用語文的教材,提高學生對詩歌鑒賞的能力,以此提高高考中詩歌鑒賞題的分數。例如,蘇軾《蝶戀花》,為了能讓學生找到詩歌的重點,教師一般都是對詩歌進行簡單的闡述和介紹,并一一對詩歌的詞匯進行解析,但是在解釋之后,就沒有對學生進一步的輔導和鞏固。為此,教師應該對詩歌中的重要語句進行分析,對歷年的高考題進行解析,在《蝶戀花》中非常經典的語句是容易出現在高考題中,“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墻里秋千墻外道。”這個知識點是歷年復習的重點,所以在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及時為學生指點,并強化其知識點的記憶,以此提高高考詩歌鑒賞的分數。
二、在備戰中善于發現詩歌鑒賞題與教材的關鍵點
1.詩歌題材
在高考的過程中詩歌鑒賞題的占比逐漸增加,其中詩歌包括詩和詞。而詩和詞的占比主要是按照撰寫高考試題的教師所決定。在學生備戰高考的時候,教師應該對歷年的考試題進行匯總,并將真題以練習題的方式發放給考生,以此加強考生對題型的熟悉。例如,江蘇2015年所針對詩歌所考的重點是詞牌名、作者、標題,此內容是劉禹錫的《秋日題竇員外崇德里新居》。而教師可以經過對題型的分析,讓考生在對教材學習或是復習的時候,對詞和曲方面的詩歌題材,復習的主要方向就關注相應的標題、作者和正文。
2.標題信息
在一首詩歌的標題中含有很多的信息,其中詩歌的內容和形式都能展現得非常清晰。所以,教師在針對詩歌進行解析的時候,應該首先注重對詩歌標題的理解,在2009年考題中,《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在此標題中都已經非常明白地表述了作者所需要展示的內容,就是針對登黃鶴樓之后的感想和作者所見所聞。這樣的考題在高考的文章中出現過很多次,所以在針對語文教材的詩歌內容更加注重對詩歌標題的講解,讓高考生能更加細致地了解詩歌的標題內容,這樣在高考中若是遇見相同的題型,就能掌握其分數。
3.知人論世
每一個時代的詩人所寫的詩歌內容和抒發的感情都是有所不同的,在高考生對教材中的詩歌進行分析和解說的時候,應該以詩歌的背景為講解重點,以此讓高考生不要因為背景而對詩歌產生歧途。在高考試題中經常出現杜甫的詩歌,以為杜甫是現實主義的詩人,所以在杜甫筆下的詩很多都是以憂國憂民的背景進行創作的,眾多的詩詞中都表達杜甫仕途坎坷的詩句,雖然杜甫很多的詩所描述的都是傷感的情懷,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詩都是傷感的。杜甫也有很多的詩句寫得很是歡喜,就像是《客至》所描寫的就是杜甫見到友人的欣喜之情。所以,高考生在對詩詞進行復習的時候,不能只是片面地解讀詩人的詩詞境界,需要從所學習的詩詞的背景和本身的語句探索詩人的思維,這樣就能確定詩詞的主要內容。
詩詞是我國文化的傳承,所以在高考中詩詞占有非常大的比例,而在考生備戰的過程中需要詳細對教材進行了解和解讀,才能擁有更多知識量,才能充分地應對高考。
參考文獻:
孫石毅.學生詩歌鑒賞能力培養要喲更好課本這眼活水[J].文學教育,2016(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