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市場風雨 柴米油鹽百姓話題
2017年11月3日下午,隨著最后一批意猶未盡的觀眾漸漸離場,第22屆中國國際漁業博覽會暨中國國際水產養殖展覽會(以下稱“漁博會”)圓滿落幕。
漁博會由中國國際貿促會農業行業分會(農業部農業貿易促進中心)主辦、美國海洋展覽集團海外協辦,經過22年的精心打造,已成為世界第二大品牌漁業展,成為世界漁業走進中國、走進亞洲,中國漁業走向世界的重要通道,成為全球水產生產商、貿易商和消費者全方位交流的平臺,為促進中外漁業合作、推動世界漁業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22年風雨兼程,漁博會走出一條不平凡之路。
回首22載,我們感恩政府支持,與政府同心同向。漁博會舉辦22年來,始終得到農業部、中國貿促會及政府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相關部門充分尊重漁博會的運作模式,不干涉主辦單位的招展招商工作,不運用行政手段要求企業參展參觀,讓展會各參與主體自主自愿地進行決策和選擇。政府支持到位不越位,為漁博會的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同時,漁博會積極探索、大膽實踐,走出了一條市場化、品牌化、專業化、信息化、國際化的辦展之路,為政府指導規范會展業發展積累了經驗、樹立了典型。
回首22載,我們感悟市場機制,與市場并軌并行。漁博會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服務展商和采購商為宗旨,遵循市場規則,尊重市場選擇。市場化運作模式不僅保證了展會各要素得到高效配置,而且確保了展會貿易促進功能的充分實現。同時,在市場化機制下,展會功能的拓展、展商及觀眾更高層次的需求也推動了展會配套服務的轉型升級,在倒逼各類服務商創新手段、提升技術、完善服務的同時,展會主辦方不斷引入新的市場資源,推動各類市場要素重新配置,在競爭中提升展會服務水平。
回首22載,我們感知產業發展,與產業互促互進。漁博會在20多年時間里,從無到有,并逐漸成長為全球兩大漁展之一,得益于我國水產業的快速和持續穩定發展。產業的發展為漁博會的成長提供了內生動力,為展會發展奠定了產業基礎。同時,行業的新品種、技術、管理經驗及發展模式等也隨著漁博會的展示和交流引入國內,促進了國內水產業的理念變革、技術更新和產業升級。漁博會已成為水產行業發展的風向標。
回首22載,我們感激專業團隊,與團隊協力協作。展會作為一種特殊的服務產品,其核心價值體現在組展辦展全程的服務水平上。漁博會創辦22年來,核心辦展團隊始終保持穩定,展會組織管理人員與展會一起成長;展會相關服務方如展場設計、展位搭建、展品運輸、冰柜租賃、觀眾注冊、客戶數據管理等均為專業展會公司提供,且多與漁博會形成了相對固定的合作關系,確保展商能夠獲得成熟穩定的人性化服務和可預期的收益。
回首22載,我們感謝合作伙伴,與伙伴相生相依。漁博會能夠迅速成長為世界一流、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性展會,與國際化的辦展機制密不可分。總部位于美國西雅圖的美國海洋展覽集團作為漁博會的海外協辦機構,與展會主辦機構中國貿促會農業行業分會建立了“優勢互補、分工合作、互利共贏、風險共擔”的合作關系,并分別負責國外和國內的招展招商和展會服務工作。海外協辦機構的參與引入了國際會展行業最先進的管理方式和運營理念,在提升漁博會整體辦展水平、強化市場化運作機制以及增強對海外企業的吸引力和服務能力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不管未來形勢如何變化,漁博會的健康成長離不開伙伴。
走進新時代,展望未來,漁博會的發展有著無限的機遇,也面臨諸多挑戰。我們唯有全面深入了解產業和市場動態,立足發展實際,不斷學習先進會展工作理念和方法,才能進一步提高展會服務質量,推動漁博會向世界第一漁業展會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