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速途研究院
2017年第一季度有聲閱讀市場調研報告
□ 文速途研究院
數據顯示,我國國民每日用于休閑的時間僅3.2小時,遠低于國家間的平均值。休閑時間被壓縮,能用于讀書的時間也就所剩無幾。2016年讀書數據顯示,我國成年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8本,人均每天讀書13.4分鐘,與韓國、法國、日本等國家相比,差距較大。在這樣的背景下,像懶人聽書、酷我聽書、氧氣聽書等有聲閱讀APP憑借其能隨時隨地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聽書的特質便獲得了大批讀書愛好者的追捧,聽書已成為閱讀新趨勢。
速途研究院分析師團隊通過抓取國內有聲閱讀市場的相關數據,結合消費者調查,分析討論有聲閱讀市場發展現狀及趨勢。

圖1 有聲閱讀市場規模走勢

圖2 有聲閱讀APP下載量(萬)
如圖1所示,自2012年起,我國有聲閱讀市場規模呈現倍數增長趨勢,截止到2016年,從7.5億增長至22.6億元人民幣。據公開數據顯示,全球有聲閱讀市場的價值已超過28億美元。預計2017年國內有聲閱讀市場規模將達到31.3億元,同比增長36.7%,2018年將以更快的增長速度持續增至44.3億元人民幣。
如圖2所示,從有聲閱讀APP下載量排行可看出,懶人聽書以34986萬次的下載量遠超于同類APP。懶人聽書用戶已達2.2億人次,月活躍用戶數超千萬,在有聲閱讀領域已成為領跑者。酷我聽書以10647萬次的下載量位列第二,而氧氣聽書、酷聽聽書、掌閱聽書、天行聽書下載量均處在較低水平,在行業競爭中處于劣勢地位。
有聲閱讀市場空間巨大,但是隨著越來越多企業的加入,行業混亂、版權問題頻發,內容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會愈發明顯,對有聲閱讀市場的發展帶來不小的阻力。

圖3 常用聽書設備

圖4 有聲閱讀APP使用頻率

圖5 有聲閱讀使用場景分布
有聲閱讀作為移動閱讀的衍生領域,在移動端的優勢相對明顯,用戶使用設備大多以移動設備為主。如圖3所示,數據顯示,49%的用戶通過手機使用有聲閱讀APP,24%的用戶使用平板電腦;另外,車載設備也是主要的聽書平臺,占比15%,在交通擁堵現象嚴重的城市中,人們會花費大量時間在路上,有聲閱讀便能豐富長時旅途中的車內娛樂活動。總而言之,智能移動設備的普及以及車聯網的發展,為有聲閱讀的傳播和使用奠定了基礎。
如圖4所示,調查數據顯示,45.9%的用戶使用有聲閱讀APP的頻率較隨意,隨時間和心情而定,這恰巧符合有聲閱讀能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娛樂的定位。29.6%的用戶每周使用三次,20.8%的用戶已形成每天收聽的習慣,還有3.7%的用戶每周使用一次甚至更少,使用習慣未完全養成。
如圖5所示,有聲閱讀使用場景分布方面,52.8%的用戶在日常休閑時間使用有聲閱讀APP,48.5%的用戶選擇在睡覺之前使用;在交通工具上看書不便,由此聽書變成了明智之選,數據顯示搭乘交通工具時使用的用戶占比40.2%。另外,工作期間、做家務時和學習期間也是有聲閱讀的主要使用場景,分別占比29.6%、19.7%和12.6%。
速途研究院分析師認為:有聲閱讀能滿足人們快節奏生活中的讀書需求,市場前景不可限量。但是受自身發展的缺陷以及還未完全形成的使用習慣,有聲閱讀市場發展緩慢。有聲書作為移動閱讀的另一種表現形式,除了能滿足讀書愛好者的閱讀需求,還能借由聲音的魅力,將優秀作品以繪聲繪色的形式表現出來以吸引不同年齡段的聽眾喜愛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