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劍雄
淺談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程劍雄
Qian tan jian zhu gong cheng an quan guan li

當前,建筑行業在國家政策性傾斜的支持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工程質量穩中有升,施工安全得到有效控制。從2013年以來,雖然全國建筑行業安全生產狀況總體穩定,但重大、特大事故時有發生,部分方面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值得我們同行深思。現結合安全管理實際作一些簡單分析:
1.政府安全監督管理中的問題
一直以來,建筑工程安全監督局限于大檢查、標準化驗收。現在安全監督站監督人員正在做一些本該是建筑施工企業安全員應作的工作。無論從人員數量、工作范圍、工作深度、安全監督員絕對代替不了企業安全員的工作。安全監督員僅僅能夠發現檢查那一段時間的部分工程的安全問題,而對大量不在現場檢查時工程的安全問題就無法顧及了。像安全樣板工程應該說主要都是企業自我實現的結果,而不是靠監督、管理出來的。近年來,安全監督機構一直存在人員少,懂業務的更少的情況,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安全監督機構的自身建設。現行的法律法規仍有不完美之處,僅有《安全生產法》、《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條例》等安全法規是不夠的。例如對業主,對監理單位處罰條款太少。
2.監理單位安全管理中的問題
現在建設主管部門都要要求監理單位負責安全管理工作,這對加強安全管理工作很有利。但目前應該說監理收費偏低,影響監理單位的人員配備,致使有些工程項目監理組織機構不健全,安全監理人員配備不齊全,投入人員少,專業不配套,不能有效指導并開展監理工作。安全監理工作受外部因素干擾大,職責難以發揮。監理作為工程建設第三方責任主體,應獨立公正處理與協調各方在工作中的問題。實際上,監理單位經常受到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及政府行政部門等方面因素的干預。有時為了趕工期搶進度,施工工序混亂,安全管理制度形同虛設,安全監理工作無法正常開展。
3.施工單位安全管理中的問題
首先,企業安全管理人員數量不足。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建筑大軍在不斷發展壯大,而建筑施工企業內部安全管理隊伍卻一直在萎縮流失,存在很大反差。從現在實際情況看,企業質安科有的有名無實,有的少僅一人,有的僅幾個人或有的安全科長都身兼幾職。其次,安全管理人員整體素質不高,在一些施工企業內部,有時往往把一些專業技術能力差或無法安排的人員分配到安全管理部門,其實根本無法勝任工作。
再次,建筑施工企業內部安全投入不足,在安全上少投入成為企業利潤挖潛的一種變相手段,安全自查、自控工作形式化。在市場經濟下,企業領導注重經濟效益,安全工作口頭化,往往落不到實處。最后,企業安全檢查工作虛化,建筑企業過分依賴安全監督部門和監理單位,安全工作有的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應付上級領導部門的檢查。沒有形成嚴格明確細化的過程安全控制,全過程安全控制運行體系無法得到有效運行。
4.工程項目施工現場項目部的問題
第一,在現有股份制企業制度下,許多項目經理實質是項目利潤的主要受益人,有時項目經理比公司要更加追求利潤,更加忽視安全管理。第二,建筑安全技術規范中設定的安全系數對大多憑經驗施工的管理人員或技術人員來說都是不接受的,不重要的,因為他們都有許多“成功經驗”,都未發生安全事故,從某種意義上說,大型支模架倒塌的事故是這些“成功經驗”造成的必然結果。第三,建筑施工現場作業人員特別是勞務工人嚴重缺乏有效培訓,安全意識差。項目部的班組教育和項目部教育工作沒有真正開展。特別是剛進工地的年輕人,安全知識缺乏,自我保護防護能力差。而他們大都是臨時工人,確實難以實現安全意識的全面提高。
1.政府部門安全監督管理中的措施:
(1)強化監督,嚴格執法,杜絕腐敗。工程安全監督要從實際出發,拓展到建筑工程參與各方行為;應重點監督施工現場是否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保證體系,保證體系是否有效運行,是否具備持續改進功能;應重點監督施工企業各有關人員安全責任是否履行;發現違法違規,不履行安全責任,堅決處罰;不斷修訂、完善和健全工程安全法律體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對安全通病問題可實行專項整治。
(2)推行誠信制度建設,運用市場信譽杠桿管理安全。建立工程建設參與各方安全行為誠信檔案信息庫,定期公布;將安全不良記錄或通報批評或在各種新聞媒體曝光與公示,也可在建筑市場交易中心定期播出;將安全不良記錄與企業資質管理、招投標相結合。
(3)嚴厲處罰施工現場安全第一責任人,充分發揮項目經理的主觀能動性。推行項目經理安全扣分制,超過分值,進行強制培訓,降低資格等級,直至取消項目經理執業資格,處罰企業時,同時處罰項目經理;政府對企業上交罰款情況定期匯總公示;通報批評企業與工程的同時,也要通報批評項目經理甚至總監理工程師。
(4)充分發揮協會及學會的作用,對施工企業、監理單位、建設項目較多的業主等安全技術管理人員進行全面的針對性培訓。建立建筑勞務培訓教育基地及主要安全技術負責人員的縣級培訓交流基地。提高安全技術管理人員及技工、民工的安全知識水平和實際應用能力,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2.施工安全監理方面的措施
通過立法,落實安全監理責任,實現安全監理,監督互補,徹底解決監督不力和缺位問題。整合現有質量監督人員力量兼管安全,形成質量安全監督一體化;監理單位在對施工質量進行控制的基礎上,接受業主委托,拓展到對施工安全的控制。形成安全生產真正的全過程、全天候實時監控。
3.施工單位安全管理的措施
為突出強化施工單位安全管理工作,改變其日益弱化的嚴峻形勢,政府主管部門在建筑企業資質標準中明確規定各類資質等級企業安全管理科室的設置與人員要求。強調企業內部應單獨設立安全科室;明確規定企業專職安全檢查人員數量;建立企業安全自控有效運行機制,專職安全員與項目經理經濟利益脫鉤,工資資金改由公司發放,保證安全檢查工作的獨立性;調整機制,落實實施《建筑企業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清除、降低和控制職業安全健康危害和風險,確保員工的安全與健康,體現企業“以人為本”的自控機制,實現安全、效益雙豐收。
4.工程項目施工現場項目部的措施
充分利用各個協會及學校等教學資源,對建筑工人的建筑工程基礎知識、安全基本要求進行強制性培訓;鼓勵技術工人參加技術等級培訓,提高職業技能水平。通過勞務交易中心,規范勞務承發包行為,杜絕閑散零星勞力上門推銷或無合同上崗現象,大力組建多工種、多專業勞務分包企業,使建筑企業結構分類更趨合理,真正形成總承包、專業承包、勞務分包三級分工模式,消除安全技術管理人員各班組長的“成功經驗”誤導。使全員“要人人安全”轉變為“人人要安全”的自覺行為。
推行建筑勞務市場規范化管理,為建筑企業提供素質高、安全生產意識強的作業人員是建筑施工企業提高安全管理的基礎。全過程的安全管理規范化,將安全生產管理貫穿至施工的每一個環節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細化和綜合管理過程,是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管理的保障。在“以人為本”安全理念的指引下,我們應該依靠科技進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有效預防和控制重大、特大事故的發生,使各安全責任主體形成有序、到位、高效的安全管理。
(作者單位:陽縣鑫盛建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