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燦明
廈門路橋工程投資發展有限公司(361000)
城市道路檢查井周邊下沉、破損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李燦明
廈門路橋工程投資發展有限公司(361000)
隨著城市化建設不斷深入發展,城市道路建設也變得越來越多,而城市道路質量也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文章對在建的同翔大道(洪新路-同新路段)工程中檢查井周邊下沉以及破損原因進行分析,以期為城市道路檢查井施工提供防治措施。
城市道路;檢查井;井周邊下沉;防治措施
目前在建的同翔大道 (洪新路-同新路段)工程,道路全長2.84 km,等級為城市快速路兼一級公路,設計時速80 km/h,雙向6車道+4車道輔道,斷面寬度為60 m。全線共設2座分離立交、3座人行天橋、1座線外改路橋、6道涵洞、公交車站7個,3條改渠及7處改移村道的順接等,工程主要建設內容包括:路基、橋涵、路面、市政管線(雨、污水管)、綠化、聲屏障、交通工程及機電照明等工程。而這些建設管線以及公用管道必須由各類檢查井進行配套,然而檢查井卻因各種原因頻繁出現破損情況,嚴重影響同翔大道工程建設質量。由此可見,為了確保整個同翔大道工程建設質量,對檢查井周邊下沉、破損原因進行分析并找出防治措施刻不容緩。
1.1 規劃、設計與交通方面
雖然,跟隨城市化進程發展腳步,城市道路建設越來越普遍,但是仍然存在市政機動車道路工程設計與管線鋪設與實際需求不符的現象,致使檢查井存在井周和井體工程建設與實際需求偏差較大,缺乏對檢查井周邊回填結構專用補強設計,造成檢查井的設計與工程建設同當地路況等客觀情況不適應的現象日益嚴重。同翔大道 (洪新路-同新路段)工程在設計之初也存在一定缺陷,通過施工圖聯審專家論證才得到修正。此外,由于城市車輛日益增多,巨大的交通壓力,也是造成檢查井周邊下沉、破損的原因之一。
1.2 檢查井井蓋與井體材料與材質的原因
通過對同翔大道(洪新路-同新路段)工程設計文件分析,針對檢查井井蓋與井體材料造成城市道路檢查井周邊下沉、破損原因主要有二個:一是檢查井周邊填充材料同城市道路建設材料存在強度與剛度的區別。因為檢查井周邊填充材料同城市道路建設材料的剛度具有較大區別,所以當今城市道路中的檢查井建設位置周邊的找平層屬于剛柔過渡區,井體、蓋板、道路周邊路基同檢查井工程材料溫度膨脹系數差別較大,導致在同一路面、同樣載荷下,卻存在不同形變程度,同時給予井體、路基、井圈以及井蓋等檢查井結構的附加應力也各不相同。由于道路施工材料彈性模量較小,因此在不同附加應力作用下就出現了檢查井周邊路面裂縫以及下沉的現象。二是檢查井井蓋材質存在較大問題。在城市道路施工中通常使用球墨鑄鐵防盜砂井蓋,由于井蓋與井座中碳元素較多,因此出現井蓋與井座厚度、抗拉強度無法達到工程標準,加之道路車輛反復碾壓與重力作用,就會引起井蓋出現破損現象,而井蓋出現破損會嚴重影響檢查井承載能力,在長期失修情況下便會造成城市道路檢查井周邊下沉、破損現象。除了球墨鑄鐵防盜砂井蓋外,混凝土制造的井蓋在城市道路檢查井工程中也應用較多,而混凝土材質的井蓋較為笨重、承載力較弱,不僅在日常使用中極易出現損壞,而且由于不易開啟,并不利于城市道路檢查井的功能需求。
1.3 施工問題
通過對同翔大道(洪新路-同新路段)工程施工過程分析,檢查井在施工時,大部分井筒施工仍利用水泥漿磚砌方法為主要施工工藝,而磚漿受施工現象條件以及攪拌工藝限制,無法保證質量,且灰縫飽滿度也不符合工藝要求,導致井筒承載力降低,抵抗道路重壓能力受損,并引起檢查井周邊下沉、破損現象。此外,檢查井的井圈通常采用鐵質材料,而市場上的鐵質材料千差萬別,若鐵質材料選用不當、現場鐵質施工材料保存不當,就會嚴重影響檢查井井圈施工質量,致使井圈抗壓強度嚴重降低,出現井筒與井圈無法嚴密貼合現象,并在往來車輛重力作用下造成斷裂以及損壞現象,長此以往就會引起檢查井周邊下沉、破損。在施工中影響檢查井質量的另一個較為主要的原因是檢查井回填土的壓實程度相較于路基壓實程度明顯降低。在工程施工中通常使用輕型機械對路基進行壓實操作,使得路基土體壓實度無法滿足城市道路工程質量要求,造成道路使用中出現自身結構與檢查井承受重力不均勻,并在不均重力作用下出現不規則沉降,最終造成檢查井周邊下沉、破損以及路面塌陷結果。
1.4 檢查井養護問題
由于城市道路建設是一項涉及建設項目較多、施工工藝復雜的工程建設,因此在道路建成后需要日常養護的內容較多,而目前有些道路養護相關部門對檢查井日常養護并不重視,養護管理制度也不健全,對道路檢查井問題并不能及時發現,當出現質量隱患時也不作出及時更換,最終在年久失修、細微裂紋逐漸加深、檢查井補修加固不及時情況下,造成道路滲水量加重、檢查井周結構破損嚴重,最終導致城市道路檢查井周邊下沉、破損現象。
2.1 完善規劃及設計
城市道路作為串聯城市各個功能區的紐帶,有關部門在設計規劃之初,就應秉持以人為本、方便利民的規劃及設計原則,以城市發展大環境以及戰略目標為依托,將非機動車道、機動車道、人行道以及綠化帶等城市其他主要功能的連接布置都融合在城市道路規劃設計中,并在合理、科學的規劃與設計中確保居民出行方便、安全。在具體規劃及設計時,若涉及機動車道加設管線,應通過行車帶路邊兩側或者行車帶中間來進行設置。針對檢查井結構以及路基承載力設計時,應在確保工程質量基礎上,不斷提高設計標準,從而滿足城市道路工程質量需求,當井體距離路面1 m之內時,應選用耐用性強、強度好的預制鋼筋混凝土作為井筒砌制工程主要材料,從而提高檢查井整體質量。此外,使用水泥、石灰等作為檢查井回填材料,對檢查井路基周邊土質進行補強,在提高檢查井周邊壓實度的同時,可提高城市道路檢查井綜合質量。
2.2 嚴格控制進場材料及質量
在檢查井井蓋材料、種類選擇時,應充分考慮城市道路建設工程路面的實際情況、工程質量需求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例如,防沉降球墨鑄鐵井蓋主要適用于瀝青路面,而球墨鑄鐵彈簧鎖閉井蓋可在混凝土路面使用,下沉式方形球墨鑄鐵井蓋則適用于人行道上的檢查井。因此,對檢查井井蓋材料以及質量選擇時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工程需求、道路管線鋪設以及路況等客觀因素而定。
2.3 加強施工管理
在城市道路檢查井施工材料進場時,為了在工程初始便可有效保證檢查井施工質量,建設單位應在監理單位以及有關質量控制單位共同在場情況下,對施工材料進行檢查,確保無不良質量材料流入施工現場。與此同時,建設單位應設立工程質量監管小組,對城市道路工程建設日常工作、基礎施工操作以及質量監管進行系統全面的施工管理,從而確保檢查井工程質量符合城市道路工程需求。
2.4 完善工程后期養護管理工作
通過對檢查井周邊下沉、破損原因的分析可知維護檢查井質量除了確保工程建設質量外,應在養護管理上加大力度,在有關部門對檢查井以及井周進行養護過程中,對井周裂紋、井圈銹蝕、井蓋破損等情況進行及時補修,從而在規避城市道路質量問題基礎上,達到檢查井穩定發揮功效的目的[1]。
綜上所述,由于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于城市道路質量的要求也在隨之提升,與此同時城市人口以及車輛的與日俱增也加重了城市道路的負擔,并在規劃問題、施工問題以及檢查井養護問題基礎上,對道路造成了一定損壞。因此,政府相關部門在設定城市道路檢查井防治規范基礎上,應通過完善的計劃及設計,嚴格把控承建材料質量,加強施工管理以及完善工程后期養護管理等相關工作,達到解決城市道路檢查井周邊下沉、破損目的,促使城市道路使用壽命更長、人們出行更安全。
[1]劉宏彥.市政道路檢查井病害產生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5,17(6):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