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 草,朱娟蓉,徐曉輝
(武漢大學 a.經濟與管理學院; b.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武漢 430072)
研究型大學經管類專業實驗教學內涵式發展研究
蘭 草a,朱娟蓉b,徐曉輝a
(武漢大學 a.經濟與管理學院; b.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武漢 430072)

基于研究型大學經濟管理類專業實驗教學內涵式發展必要性的分析,提出了研究型大學經濟管理類專業實驗教學內涵式發展的總體思路。樹立以教學提升科研,科研促進創新、創新引領創業,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實驗教學理念;提出整合實驗教學優質資源,打造特色實驗室,構建厚基礎、重科研、強能力的實驗課程體系,推進校企合作共建,實現經管類實驗教學中心可持續發展的發展策略。著力深化實驗教學的內涵建設,探索培養經濟管理類專業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徑,以促進經濟管理類專業創新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
研究型大學; 經管類專業; 實驗教學; 內涵式發展; 創新引領
社會經濟模式的轉變和企業對于創新性人才的需求成為了高等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1]。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中國特色高等教育發展道路的核心是提高質量,推動高等教育內涵發展”。2011年,國家教育部、財政部開始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質量工程明確提出“要以提高高校本科教學質量為目標,以推進改革和實現優質資源共享為手段,按照‘分類指導、鼓勵特色、重在改革’的原則,加強內涵建設,提升我國高等教育的質量和整體實力”[2]。因此,推進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就必然要提升高等教育實驗教學的內涵化水平,改變過去重視硬件條件建設之路,走符合學科特色的內涵式發展之路,完成創新創業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3]。
實驗教學作為高等教育和經濟管理類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培養創新人才,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有著重要影響,在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上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對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建設創新型國家具有顯著意義。
經濟與管理實驗教學中心以“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拔尖創新人才和各類專門人才”的總目標為宗旨,發揮學科和專業優勢,轉變過去“先修路”為主的硬件建設教學服務理念,以大數據和現代信息技術為基礎,將實驗教學和科研有機結合,以教學提升科研,科研促進創新、創新引領創業,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走一條符合研究型大學特征的經管實驗教學內涵發展之路。
所謂內涵式發展,一般是指從關注各類硬性指標的顯性增長轉向致力于綜合實力的內在提升,使得發展的數量、規模、質量和效益達到有機的統一。內涵式發展一般不是僅靠外力或者單純的硬件建設可以達到的,它是源于內部變革力量激發的一種發展[4]。研究型大學實驗教學內涵式發展則是充分發揮研究型大學科研機構眾多,研究能力強的特征,將教學和科研充分結合,在完善實驗教學條件的基礎上將重點轉變為切實提升實驗教學質量,促進實驗教學改革和創新,發揮學生自主實驗能力和創新創造能力上來,通過實驗教學內容創新和實驗教學隊伍素質的內在提升,并逐步完善實驗教學運行機制,培養符合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和創新型國家建設的專業人才。
1.1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趨勢需要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變革,對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①人才市場的供需關系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高等教育所面臨的發展環境從供給驅動轉向了需求驅動,即過去主要由高校為主導,單位大多數不顧及學生具體專業,對人才甘之如始;而現在卻轉向了用人單位為主導的需求驅動,招聘目標明確,僅需要符合企業發展特征和需要的人才。②隨著我國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社會和企業對高科技和高素質專業人才需求日益增加,高品質的教育所造就高專業素質的人才正在成為社會發展主要推動力之一,創新驅動和產業的升級首先便是需要人才的升級。因此,高等教育目前已經逐步成為整個社會的核心,支撐引領著社會經濟的變革。③我國高等教育整體發展方式已經從外延式發展向內涵式發展轉變。在結束了一段時間向規模要質量發展后,我國高等教育正在尋求一條由規模擴張為特征的外延式發展向以質量提升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之路。諸多高校已將“控規模、提質量”作為發展方向,將發展重點轉向在適當規模的基礎上提品質、升內涵,擴大高等教育優質資源的共享能力和水平,實現“以質謀強”的戰略轉變。④我國高等教育已經進入大眾化的中后期,毋庸置疑有可能往精英化教育發展,因此其發展動力已從要素驅動向改革驅動轉變,需要通過創新來激發和釋放教育發展的活力,轉變人才培養模式。
因此,從目前高等教育發展變革趨勢出發,已發現重質量和重內涵發展的道路是未來高等教育變革的必然方向,實驗教學作為高等教育和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也必須遵循這一規律和趨勢。
1.2日新月異發展的信息化技術的需要
由于信息化時代的來臨和基于信息化背景下研究型大學經濟管理類專業實驗教學發展現狀,研究型大學經濟管理類專業實驗教學還存在著許多薄弱環節,實驗教學如何根據各學校自身特點加強內涵建設及功能開發成為各校關注的熱點和焦點問題。以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平臺為核心的信息化技術正在改變經濟和社會發展,改變我們的生活,也改變著教育。信息技術與實驗教學的深度融合也促使了經濟管理類專業要走內涵發展之路。 而作為研究型大學經濟管理類專業實驗教學急需走上內涵發展之路,從純實驗教學往實驗教學和科研互哺,推動經濟管理類專業實驗教學的創新發展。
1.3創新型創業人才培養需要
單純脫離實驗和實踐的理論知識傳授,對于學生創造能力的發揮有著一定限制作用。實踐證明,實驗對于推動理論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學生在實驗中可以更好的理解理論知識,在不斷變化的實驗結果中迎來理論的創新。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培養必須通過實驗教學中這一環節。而僅僅有著一堆高大上的實驗條件,沒有深刻的創新實驗內容和實驗方式的實驗教學是無法達到這一培養目標的。內涵式發展的創新型的實驗教學內容是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源泉[5]。
近年來,各高校的經濟管理類專業依托國家和地方各類實驗室建設項目,重點進行實驗室和實驗設備建設,實驗教學場地得以擴大,配置起了一批先進的實驗教學軟硬件設備,奠定了堅實的實驗教學基礎平臺。然而,我們需要認識到,實驗教學硬件資源建設僅僅是實驗教學的外延發展形勢,一流的實驗條件僅僅是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其充分條件[6]。在完成了基礎條件建設后,如何利用資源,來完成實驗教學內涵式發展是下一階段實驗教學改革和發展的重點,也是實驗教學的必然發展之路。
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說注重內涵式發展就不再需要外延式的拓展。外延式發展與內涵式發展并不是對立或者沖突的,兩者卻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內涵式發展并不意味著停止實驗教學硬件資源的平臺的建設和擴大,而是指在之后的平臺建中,所有的建設都要從現有實驗教學內容和實驗需要出發,不再是“先修路再跑車,而是根據車的類型來決定路如何修”,本質上就是不再將數量規模擴張作為主要目標,不顧實驗教學質量、不服務于實驗教學的單純的“大而全”,并不能帶來效益最大化,卻可能影響人才培養質量[7]。
目前,縱觀我國高校的經濟管理實驗教學現狀,不難發現實驗教學內涵式發展水平欠缺,在推進過程中還有很多亟需解決的問題。諸如,目前實驗教學主要進一步建設和發展的仍側重在實驗硬件資源的整合,而實驗教學師資培訓和水平的提升、實驗內容和手段創新、教學和科研的結合方式、資源開放機制等方面研究仍然欠缺,缺少前沿最新科研成果的及時補充和轉化為實驗教學內容。這些都制約實驗教學效果的提升,使得學生主動參與、自主設計實驗的熱情不高、而在整個實驗過程中僅是被動參與、被動接受的方法,一定程度上束縛學生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8-10]。要妥善解決經濟管理類專業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深化實驗教學的內涵建設,建立起一條“以創新為導向,以自主實驗為主線”的內涵式發展道路,把創新能力培養貫穿于全部實驗教學過程中的全新創新理念。
在內涵式發展過程中,應與目前各高校的控規模、調結構、提質量的教育發展路線一致,實驗師資、實驗內容、實驗方法互相補充、互相協調,完成實驗教學內涵式的可持續發展和不斷創新[11-13]。進入新世紀以來,信息與數據技術的快速發展與廣泛應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的革命性突破使得現代信息技術優勢可以全面深度融合信息技術和學科專業,結合學科發展特點和社會發展需要,加強教研并重、專業特色突出的實驗室建設,走內涵發展道路,為培養創新型、高素質人才提供平臺支撐,努力探索研究型大學經濟與管理實驗教學中心的建設新方向、新途徑。
3.1構建厚基礎、重科研、強能力的實驗課程
如何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驗內容和實驗項目,實現科研對實驗教學的反哺,使得實驗教學與時俱進,具有創新性和創造性是經管實驗教學發展的重點之一。科研內容轉化成的實驗項目協同有利于激勵學生創造性,讓學生在最新的實驗中感受社會經濟運行全過程,不斷試錯做出正確抉擇,這是研究型大學提升實驗教學內涵的重要路徑之一[13]。經濟與管理實驗教學中心充分利用研究型大學豐富的科研資源,不斷完善科學研究帶動實驗教學、實驗教學推動科研工作,將一批理論前沿的研究成果豐碩的老師融入實驗教學,促進自科、社科項目轉化為實驗內容,為拔尖人才培養創造新的平臺。
作為研究型大學實驗教學機構,中心樹立了“夯實基礎,強化實踐,提高能力,促進創新”的實驗教學基本理念。在學生前2年大類培養階段,開設修計量經濟學、統計學和與數據處理和模型分析相關的16門基礎實驗課程,經濟管理兩大類全部學生必修,每門課程18學時,獨立1學分,從而使得所有學生掌握基本研究方法,扎實研究所需基本功。
在高年級階段,面向意欲往更高層次深造或走研究道路的同學,開設高級計量經濟學、高級統計學、金融衍生工具實驗等高級研究型實驗選修課程。面向掌握經濟管理綜合知識的高年級學生開設創業管理、創業運營模擬等創新創業課程,提升學生創新能力。
3.2教學科研互哺,打造特色實驗室
中心教學以4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的強大學科為依托,近年來,學院共承擔各類科研項目1 052項,其中國家社科重大(重點)項目12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重點)12項,國家自科重點1項;教師發表論文2 748篇;擁有55個科研中心(基地)。
充分利用經濟與管理學科門類齊全以及研究型大學科研機構眾多、實力雄厚的有利條件,實現經濟與管理實驗教學的內在交融和滲透,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驗內容,促進實驗課程和項目創新:金融工程與風險研究中心其研究成果轉化為科應用于實驗教學的縣域金融工程信息系統、中國宏觀風險監測平臺;創業與企業成長研究中心的科研成果轉化為創業測評軟件系統;跨國企業研究中心成果被開設成為戰略管理模擬和國際企業管理模擬等精品課程。李斌老師在國際知名出版社CRC Press出版的《在線投資組合選擇:原理和算法》一書內容被應用于量化投資實驗教學。
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發揮學科特色,建設適合教學科研共同使用的特色實驗室。教研互哺在實驗教學中作用巨大,是提升學生科研和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在此宗旨下,中心致力于打造大數據、計量經濟學、量化投資和創新創業等4個創新特色實驗室。以大數據和高速數據處理為依托,提升學生實驗水平,讓學生帶著問題或項目進入實驗室,為項目和實驗提供充實實驗保障,同實驗教師一起共同以項目促實驗,在項目訓練中鍛煉科研能力、分析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3.3整合教學資源,創新引領創業
這些研究成果的轉化和學自主科研,拓寬學生知識面,夯實專業基礎,提升創新能力。
在創新創業人才培養中,一直高度重視創新對創業教學的引領作用并積極探索“三創型” 人才培養模式,樹立了以創業創新教育帶動具有創新、 創業、創造精神和能力的實踐型人才培養的理念[14]。在所構建的“三層次六環節”的創業仿真實驗教學體系中(六環節:創新思維訓練、創業資源整合、創業運營業務、自主創業運營設計、創業綜合實訓、創業競賽),除運營業務實驗外,重點突出創新思維訓練和自主創業運營項目設計兩大環節,其實驗課程累計15門,占總25門課程的60%。
整合教學資源,邀請知名創業者和企業家等舉辦創業講座、與學生訪談交流;開展創新創業培訓、舉辦創業運營模擬大賽、康騰案例分析大賽、創業對抗賽等讓學生在團隊合作和市場對抗中碰撞創新思維火花;帶領學生深入創業實踐基地、入駐大學生創新創業研究中心,在行業了解和真實企業中獲得創意源泉,多方式培養提升學生創新能力。
3.4校企合作共建,實現中心可持續發展
作為“985”“211”研究型高校的實驗教學中心,凸顯品牌優勢,發揮輻射示范效應,輔以優質教學資源平臺,在全國高校創出口碑,吸引了一大批企業與中心聯合共建特色實驗室和實踐基地,如與用友新道、杭州貝騰共建4個實驗室,與廣州陽普、湖北聯投等共建2個創業實踐基地,與哇哈哈、精倫電子、大冶政府等共建20多個創新人才培養實踐基地。
同時,中心與企業正聯合研發符合研究型大學的教學軟件,校企合作,優勢互補,實現中心實驗室建設和實驗教學的可持續發展。
國務院下發《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提出要“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大力推
進個性化培養,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國際視野、科學精神和創業意識、創造能力”。研究型大學經濟管理實驗教學需要在“以創新為導向,以實驗為主線”的理念引領下,積極推進實驗教學內涵式建設,創新實驗教學內容方法,將研究成果切實融入實驗教學,自主創新的實驗教學內容反過來推進科研的發展,走上一條良性循環的內涵式發展道路,才能真正滿足新世紀為高等學校實驗教學提出的新要求,達到創新人才培養目標。
[1] 國務院.《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 [EB/OL].[2010-07-29].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38/201008/93704.html.
[2] 余建星,趙 偉,李 輝,等.深化實踐教學改革形成實踐育人氛圍[J].中國高等教育,2012(Z2):18-20.
[3] 教育部.《教育部 財政部關于“十二五”期間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 [EB/OL].[2011-07-01].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342/201109/xxgk_125202.html.
[4] 王松武,刁鳴者.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內涵建設與發展[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0,27(4):6-8.
[5] 邵曉玲,陳永泰,杜建國,等.實驗教學與創新人才培養[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1,9(1):169-172.
[6] 段祖安.強化實驗教學管理提高實驗教學質量[J].實驗室科學,2013,16(2):63-65.
[7] 葉秉良,戴文戰,楊蔚琪.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目標的實驗教學體系的構建[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8,25(11):131-134.
[8] 張大良.提高人才培養水平 推進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J].中國高教研究,2011,5(1):4-6.
[9] 王興芬.面向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內涵建設及其管理機制改革[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29(9):117-119.
[10] 余建潮,葉秉良.面向創新人才培養的實驗教學內涵式發展策略[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4,33(6):182-185.
[11] 楊曉燕,錢偉興,陳 寧.培養創新性人才的實驗教學體系與模式探究[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9,28(11):156-158.
[12] 董嘉佳.基于創新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環境建設[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3,32(8):426-429.
[13] 陳昌貴,曾小軍.通過協同創新提升學生創新能力[J].江蘇高教,2013(1):16-19.
[14] 徐曉輝,蘭 草.夯實基礎 強化實踐 提高能力 促進創新[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4,33(10):266-270.
Research on Intension Development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in Research Universities
LANCaoa,ZHUJuanrongb,XUXiaohuia
(a.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hool; b.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and Equipment Management,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72,China)
Based on the necessity analysis of intension development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in research universities,we point out the general idea of intension development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in research universities.We build up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concept of improving research levels through teaching,promote innovation through research and entrepreneurship.In order to develop students’ research,application and innovation ability and their comprehensive quality,we propose to integrate high quality resources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create special laboratories,construct an experimental course system of solid basis,high output research and strong ability,and to promote cooperation between university and corporations.It helps to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center of economic and management.We focus on the intension construction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and on the exploration of efficient ways to cultivate high quality and creative talents on economic and management,with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their quality.
research universities;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major; experimental teaching; intension development; innovation lead
2016-11-12
2015年武漢大學實驗技術項目資助(WHU-2015-SYJS-05);2016年武漢大學創新創業課程項目建設項目資助(CYKC2016017)
蘭 草(1984- ),女,四川自貢人,碩士,實驗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經濟學和實驗教學研究與實驗室管理。
Tel.:13545022501;E-mail:lancao@whu.edu.cn
G 642.0
:A
:1006-7167(2017)07-028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