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子
“讓黃浦的每個孩子擁有良好的人生開端”,上海市黃浦區堅持圍繞公益普惠原則,抓住合作機制建立和服務網絡覆蓋,凝聚教育、婦聯、衛計委合力,發揮管理、培訓、研發、指導功能,用愛的陪伴,走進家庭教育“心”天地。形成了“以項目平臺為載體,以親子活動為抓手,多部門合作、社會各方共同參與”的兒童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新格局。

“藝顆種子”落地開花
畢加索曾經說過: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藝術家。或許,很多父母會說:我知道藝術對孩子成長道路的重要性,但我不懂藝術,如何讓孩子度過有藝術啟蒙的親子陪伴時光?其實,社區里就有這種親子藝術啟蒙的體驗機會。
2016年,打浦橋街道婦聯和田子坊園區群團服務站創立了“藝顆種子”的親子品牌活動。這是一個誕生夢想的幼兒藝術啟蒙基地,用通俗易懂的形式,讓孩子們與藝術的相遇從一顆小小的種子開始,慢慢落地、生根、發芽,成為一個擁有藝術情感的人。社區活動親子藝術啟蒙活動豐富多彩,開展以來,深受家長和孩子們的喜愛。
在“糖花朵朵開”活動中,打浦橋街道婦聯、田子坊園區群團服務站攜手Candy lab共同舉辦了糖花朵朵開親子手工糖果DIY活動。
活動首先是手工糖果的表演,各式各樣造型精致的糖果讓參加活動的小朋友們垂涎欲滴,躍躍欲試。
隨后的DIY環節中,小朋友各自選擇了喜歡的小豬糖果造型,在糖果師耐心專業地指導下,制作出屬于自己的糖果。隨行的家長在一邊不斷啟發小朋友開發新的造型,現場歡聲笑語不斷。
在“走進藝術 走進大師”活動中,社區為孩子們精心準備了一堂幼兒油畫公益體驗課,主辦方邀請資深油畫家何亞萍老師,手把手教授孩子們如何打線條、上色及最后的勾線。授課結束時,即使繪畫零基礎的孩子也能完成一幅完整的畫作。
為了加深孩子們的藝術啟蒙接觸,公益班還設置名家畫展參觀環節,組織孩子們及家長參觀了余德耀美術館舉辦的安迪·沃霍爾《影子》系列作品展,讓孩子們現場感受到大師創新思維所帶來的藝術震撼,開啟一場與藝術的親近之旅。
“小戲臺親子專場”活動,更是增進了少年兒童對我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培養了孩子們的國學素養。社區邀請了優秀團隊為家長和小朋友們帶來精彩的演繹和互動。藝術工作者表演了婀娜曼妙的漢舞和生動有趣的木偶戲,隨后孩子們穿著漢服極為認真地跟著他們學習漢禮,并一起體驗木偶與投壺游戲。
小小舞臺多精彩,游人散盡還復來。田子坊充滿了藝術元素和能量,打浦橋街道婦聯策劃的 “藝顆種子”系列活動,幫助孩子接觸了藝術的啟蒙和體驗,吸引了年輕父母到社區參與活動,還培育了許多家長志愿者。這一批三四十歲的群體向來是傳統社區力量覆蓋的薄弱人群,他們參與社區建設的頻率很低,通過親子活動認識、聯系、覆蓋一批家長,填補空白人群,培育一批家長骨干,達到引領群眾,提升社區共治、自治。
今后,“藝顆種子”還將繼續衍生更精彩的活動,如暑假期間的“詩書中華”活動、秋季的“大手牽小手”采風活動、親子繪本館開館等,培養孩子們的藝術興趣,挖掘孩子們的藝術潛質,展露孩子們的藝術創造。家庭教育中,家國情懷始終不可缺失,溫、良、恭、儉、讓的優良傳統美德教育至關重要,婦聯、社區群團服務站和特殊經濟業態組織一起,讓家庭教育走進社區,做好公共服務,尤其是普惠性的幼兒公共服務,政府出資,整合資源,為孩子們提供成長上的福利,也為更多社區居民創造親子藝術啟蒙的機會。

蜻蜓心天地
“傾聽”心世界
成立于2011年的蜻蜓心天地,位于盧灣高級中學內,是黃浦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中心暨家庭教育指導中心。蜻蜓的諧音是“傾聽”,寓意著這里可以傾聽未成年人心聲,關注未成年人心靈,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
心理中心設有熱線咨詢與接待室、宣泄室、沙盤活動室、綜合活動室、放松室、心理測試室、教師培訓室、團體活動室、案例督導室、個別輔導室、小組輔導室等功能室,各功能室配備專業儀器、專業設備和專業軟件,總面積達1500平方米。
接待室整體格局簡單而不顯單調,桌上柜上都有綠色的裝飾植物,令人感到清新的同時又不失溫馨。在宣泄室里,有吼叫機、發泄墻等“發泄機器”,來訪者可通過這些機器發泄自己的各種情緒,得到釋放。吼叫機很有趣,通過大聲吶喊出來,你越大聲得到機器的贊美就越多,心情也就自然而然地舒坦。在沙盤活動室里,來訪者可以借助沙盤游戲,展示自己的心境,自由表達自我的內心世界,發揮“自我自愈力”,從而緩解緊張與壓力,促進人格的發展。
這里是可以令人身心放松,傾訴煩惱的地方。每個人都會有心煩意亂的時候,傾訴和放松正是排解這種負面情緒的最好方法,而蜻蜓心天地正是一個讓人可以一吐為快的地方。在這里,“傾聽熱線”為全區未成年人、家長及全市教師提供365天24小時心理熱線服務,時刻貼心呵護成長;“傾聽一刻”為全區未成年人、家長及全市教師提供面對面現場咨詢,有效針對學生個別問題作個性化處理,呵護學生健康成長;“傾聽驛站”建立“零零島”網上心理互動平臺,為全區未成年人、家長及全市教師利用網絡快捷、便利、隱秘的優勢,積極開展網上咨詢,及時解除心理困惑。
目前為止,蜻蜓心天地的118名志愿者共值班4492人次,接聽傾聽熱線共計5372人次,接待學生家長面詢個案941個。全力整合區域優質資源,面向全區中小學生、家長、教師,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指導和教師心理成長培訓工作,在未成年人教育方面,堅持“需求導向 三位一體 三級聯動 合力育心”,全力整合區域優質資源,形成了政府主導、多方參與的網格化、立體式的教育服務格局,縱橫交錯的服務網絡確保了服務的有效性與全面性。在整個服務與指導過程中強調尊重、理解、真誠、保密的原則,營造真誠信任的人際環境,促進未成年人身心和諧持續發展,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和幸福人生奠定基礎。
“親子閱讀”讀出溫馨
5月的一個周末,半淞園路街道的親子教室里,正開展著一場生動有趣的親子閱讀社區行活動。講壇上,有著豐富幼兒教育經驗的老師聲音抑揚頓挫,臺下的家長和孩子們屏息凝視。
這次繪本課講述的主題是《光頭阿力的故事》。故事講述了小浣熊阿力在家玩火焰魔術,不小心點燃了家里的家具,形成了火災。阿力想起了媽媽教的自救方法,成功逃到了外面,并找來了消防員撲滅了這場火災。但是,阿力的家被燒了個精光,自己的頭發也被燒掉了,變成了“光頭阿力”。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老師讓小朋友回憶繪本故事的內容,并進行提問和模擬演練,借助繪本故事鍛煉孩子的專注力以及記憶力,引導孩子進行思考、探索、想象并進行教育;利用繪本故事中直觀的經驗和實際的操作,來幫助孩子掌握技能。
活動結束,家長和孩子們都覺得受益匪淺。這場親子閱讀活動激發了小朋友對繪本故事的興趣,孩子們舉一反三,掌握了救火的危機應變知識,記住了著火的危險因素、救火的方式、求助的電話和家里每個大人的電話號碼。而家長們則學會了怎么選擇一本合適的故事書?怎么才能把故事講得生動、吸引孩子?怎么做一些故事之外的延伸活動,而不僅僅只是讀了一個故事?體會了以書為媒,以閱讀為紐帶,通過共讀,父母與孩子共同學習,一同成長;通過共讀,為父母創造與孩子溝通的機會,分享讀書的感動和樂趣;通過共讀,使家長不以成人的思維和閱讀方式來要求孩子,帶給孩子歡喜、智慧、希望、勇氣、熱情和信心。
“親子閱讀”社區行項目,整合了市、區、街道三級婦聯力量,由專業的社會組織傾力執行,探索“資源向基層下沉、力量向基層匯聚、服務在基層提供”的專業化社會服務之路。
記得小時候父輩和老師常常教導我們說,學會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長期以來,人們把成功和智力因素的關系絕對化了。然而,現代社會已經不是一個僅靠單槍匹馬就能行走的天下了。人們面對的是快節奏的生活,高負荷的工作和復雜的人際關系,雖然智力因素每時每刻都起著一定的作用,但非智力因素即情商往往在關鍵時刻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它包括自我認識、情緒管理、自我激勵、了解他人和社會交往。
家庭教育始于“人之初”,是人生整個教育的基礎和起點,在人的一生中都起著重要作用。黃浦區在計生委提供數據、婦聯核實嬰幼兒信息的基礎上,最早建立了0~3歲嬰幼兒信息庫,為早教指導的全覆蓋和幼兒園新生招生提供依據。探索了以學前教育機構為主、重視調動社區參與0~3歲早教工作的積極性,向社區、家庭輻射0~3歲學前教育體系和模式。
此外,黃浦區還深入各個街道,通過進社區、進企業、進園區、進機關的方式,以點帶線,以線到面,針對0~18歲未成年家庭開展家庭教育指導99場,結合實際需求開展家庭教育指導講座、親子活動、咨詢服務等。通過教育指導強化家長家庭教育主體責任,引起家庭教育重視,提高家長教育水平;通過宣傳普及,提高未成年人危機預防意識,降低傷害及危機事件發生;通過系列活動,培養兒童優良品質和健康人格,促進兒童健康成長;提升婦聯組織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知曉度和認可度。
這些年來,黃浦區婦聯組織著力探索“頂層化設計、 社會化推進、品牌化管理”的三位一體的運作模式。呼應家庭需求、打響工作品牌,將為家庭教育工作者和家長帶來更前沿、更鮮活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幫助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