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信芳
摘要:作業,作為教學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是教師檢測、反饋自己教學情況的一個極有效的途徑,也是學生檢查自己對所學知識掌握情況的有效途徑。教師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系統鉆研教材;了解班內學生個體間的差異,有針對性的布置作業,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做作業的過程中都能體會到樂趣與自信,真正達到布置作業的目的,提高布置作業的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英語 作業布置 有效性
英語作業是英語教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是對課堂所學知識的延伸與鞏固。英語作業不論是對于檢測教師的教學效果還是對于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它不僅有助于教師了解學生對所教知識的掌握情況,也是幫助學生檢查自己所學情況的有效途徑。英語作業應緊扣教材,但同時又是教材所教知識的拓展。而目前大部分中學,由于應試教育,英語作業有效性存在嚴重不足。
一、英語作業存在的問題
1.作業內容的布置不合理
由于英語這門學科與其他課程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使得學生很少將英語運用到生活中,因此教師在進行英語作業內容的布置時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比如在學習問候時,教課書上的內容是:“howareyou?”(你好嗎),教師在進行作業的布置時會出現這樣的內容“A:__?B:Iamfine”學生在做作業時只需要按照教材上的內容填寫“Howareyou”就可以了,這就導致學生的答案相同,學生在完成作業的時候并沒有進行思考,使得作業的布置失去了其原有的意義。
2.評價方法缺少靈活性
由于英語不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需要使用的語言,因此在進行教學時必須要進行有效的互動才可以實現英語課程教學的高效性。對于很多的學生來說,英語課程的學習存在著很多的難度,這就需要教師在進行作業的講評時多進行相關內容的講解。很多教師在審批作業時只是指出學生錯誤的地方,學生只是按照教師的要求進行改正。而學生并不清楚出現錯誤的原因,這樣就會導致英語的學習沒有較好的改進。在進行作業的講評時,學生大多處于被動狀態,學生不能很好的表達自己的觀念,使得學生的參與性不高,這也使得作業講評的效率低。
二、作業的策略
1作業要有趣味性
很多學生不愿意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對教師布置的作業缺乏興趣。我們總會將不喜歡做的事放到最后去做甚或不做,而我們的學生只有十來歲,正是自我主導一切的時候,如果作業枯燥乏味,他們很有可能選擇不做或者抄襲,敷衍了事。那么我們教師就要針對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布置具有趣味性的作業,用有意思、有趣味的作業激起他們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忍不住去做,主動、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從而輕松愉快地達到獲取知識的目的。如學了含有if引導的條件狀語從句的復合句,該句型的時態用法較為重要,為了鞏固該句型的用法,使學生能熟能生巧,筆者設計了“if接龍”的課堂作業,要求前后意思連貫、邏輯性強。學生們紛紛動腦動筆,想象出一連串有趣的故事情節。學生思維開闊,講述生動有趣,課堂上笑聲陣陣。
2作業容量要呈現層次性和差異性
每個班級少則三四十人,多則五六十人,每個學生的學習成績和興趣愛好各不相同,如果布置相同的作業,勢必會使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感覺太簡單,不屑于做,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則會感覺太難,進而放棄獨立完成,選擇抄襲或者不做。所以,我們在布置作業的時候,要考慮到不同學生的差異,考慮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具體學情。我們設計的作業,要盡量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其最近發展區,設計多層次的彈性作業。比如,對于同一個單元,課后作業也可以分層次、分梯度,我們可以設計三類作業,分別針對優等生、中等生和學困生;也可以設計幾種類型題目,讓學生自己選擇完成,要本著讓所有學生都能得到相應發展的原則,讓每位同學都能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使知識得以鞏固,獲得成就感。
3作業要適量
很多教師為了讓學生掌握英語單詞的用法和語法,布置大量的抄寫、練習、聽寫、記憶類作業,以為可以以量取勝,殊不知卻引起了學生的反感。每個學科的教師都會布置作業,加起來的作業量是十分大的,如果我們在布置作業的時候,搞“題海戰術”,布置的作業量太大,就會使學生漸漸失去興趣,最終形成對任何事情都敷衍了事的習慣。因此,一定要注意將作業量控制在學生可以接受的范圍內。
4、作業布置要有探究性、拓展性、開放性
隨著學講計劃的深入,提倡學生學進去、講出來,越來越注重學生自主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提倡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因此,作業的布置也應脫離傳統作業的束縛,要有創造性,形式新穎、多樣,體現學生的動手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與主觀能動性。因此,教師可階段性地布置開放性、探究性、拓展性的作業。如:讓學生上網查與所學知識相關的語法知識、文化背景等與大家分享或做匯報;小組合作出英語海報;小組合作編制、創造、表演英語對話、英語劇或改編英語課文等。在此過程中,既提高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用英語進行合作交流的能力,動手實踐操作能力,又體現了新課標與學講計劃的精神,即發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5、改變講評的模式
很多學生由于英語基礎不好,在做作業的時候存在緊張的心理,害怕看到教師的講評,傳統的作業講評中的等級劃分會極大的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使得學生對作業的講評產生抵觸的心理。教師在進行作業的講評時要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不用傳統的評價模式,而是標注出學生需要改進的地方,讓學生更好的明白自己的不足,進而進行更好的改進。這樣的講評方法能夠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從而讓學生主動參與到作業的講評中。
總之,英語要掌握的單詞和語法知識很多,如果只依靠課堂上的40分鐘是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的,還需要布置適量的課外作業。我們英語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作業的開放性、趣味性、層次性,使英語作業設計更為合理,真正起到復習鞏固課堂教學內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