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昂
摘 要:目前,從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角度來看,雖然我國對外直接投資仍然保持逆向增長,卻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例如:存量下降、投資范圍擴大、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等等。此時,為了穩固我國對外直接投資變動,需制定可行性的對外直接投資發展策略,消除金融危機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關鍵詞:國際金融危機;對外直接投資;對策
在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我國始終堅持實施“走出去”戰略,這一戰略的實施把我國的對外直接投資提升到了新高度,并就此加快了對外直接投資的發展步伐。當前在“走出去”戰略不斷推廣背景下,如何促進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領域的發展成為了我國政府和企業所關注的核心問題。在這一背景下,為了打造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本文將詳細分析國際金融危機所帶來的影響。然后,總結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變動的主要影響因素,提出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發展建議,為我國國際金融投資活動的順利開展做好鋪墊,增強我國整體競爭實力,達到效益最大化的資本運作目標。
1 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帶來的影響
1.1 流量上升,存量下降
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下,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流量表現出了上升趨勢。即在2002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僅維持在27億美元,但在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后,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總流量上升到了1839.7億美元,增長比例是7%。但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存量開始下降。
1.2 亞洲投資比例較大,歐盟投資日益上升
在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后,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開始集中于亞洲地區。即在2008年末,亞洲、拉丁美洲、非洲的直接投資比例分別是1313億美元、322.3億美元、79億美元[1]。亞洲地區的投資比例明顯較高,約占據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總量的71.4%。而從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長遠角度來看,歐盟投資開始上升,成為主要的投資資金流向區域。
1.3 投資范圍擴大,投資種類拓展
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后,我國對外直接投資開始由采礦業和制造業的集中投資,拓展到了商務服務業、批發零售業、交通運輸業、金融業等更多領域的投資。即投資范圍隨之擴大,投資種類開始表現出多元化的特點。
1.4 投資主體變動,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
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下,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活動中的投資主體也開始發生了變化。即逐漸把國有企業作為投資主體,而有限責任公司次之。二者的投資金額比例分別是69.5%、20.2%。
2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變動影響因素分析
2.1 國際金融危機導致西方市場空白,為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創造便利
在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下,西方市場開始進入到了“空白”的發展階段,并致力于深入調整世界經濟發展格局,倡導和平、合作的經濟發展趨勢。所以,在這一趨勢下,各國開始降低國外資本限制,這就為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活動的開展創造了便利條件。例如,菲律賓國家所推行的礦產資源開發禁令解除制度,就為中國向菲律賓的直接投資提供了有利條件[2]。這樣一來,不僅緩解了菲律賓經濟困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發展步伐。
2.2 地域文化影響較大,政策穩定是投資考慮首選
2002年 Mutti,Grubert學者經過實證研究指出,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行為對當地的稅收政策較為敏感。即若東道國與中國的地域文化差異較大,存在著稅收保留政策,將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積極性,產生一定的消極影響。所以說,在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活動進行過程中,必須考慮當地政策穩定性。只有如此,才能更好的把控投資活動的變動。
2.3 行業范圍擴大,涉及產業呈現出縱深化發展態勢
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下,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范圍隨之擴大。即對外直接投資涉及到了租賃、商業服務、批發、金融、采礦等各個領域[3]。所以,在行業范圍不斷擴大的基礎上,必須結合產業的縱深化發展態勢,科學部署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打造良好的投資環境。
2.4 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累計資本不斷增加
一個國家在發展中,若其經濟領域發展較為穩定,那么其法律、制度和政治環境也將保持良性的運行狀態。此時,可為投資活動的進行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并使得累計資本持續增加,實現對對外投資活動的有效維護。
3 基于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對策分析
3.1 加強合作機制構建,為對外投資打下堅實基礎
在我國對外直接投資活動進行過程中,應注重把“合作共贏”作為投資活動的指導思想,并構建合作機制。即加強與東道國之間的合作,從雙方發展利益角度入手,展開海外投資辦廠、勞務輸出、海外項目承包等投資活動,以“合作共贏”投資形式,創造一個良好的投資空間,尋求長期發展機遇。此外,為了穩固我國對外直接投資領域的發展,應杜絕資源長期封存行為,并在“戰略性擁有”思想指導下,對海外資源進行開發,且在資源利用過程中創造與東道國的合作機會,以合作發展形式,為我國日后投資做好鋪墊。另外,基于合作機制構建的基礎上,為了更好地踐行“合作共贏”發展目標,創造良好的對外投資空間,應積極了解東道國的法律政策,并以實地調查形式,分析當地的文化習慣和人文風氣,繼而在遵從東道國國家規則的基礎上,創造更多的合作空間,高效性完成對外直接投資活動。除此之外,在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活動進行時,應注重設立駐外機構,由駐外機構負責調查東道國經濟需求,為我國對外直接投資行為的展開創造便利條件。
3.2 關于國際投資政策,做好風險規避
在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為了提高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質量,應注重從風險預防角度入手,制定相應的國際投資政策。例如,在投資活動實際進行過程中,為了防止政出多門現象,應逐步完善對外投資法律體系,在對外投資法律體系中明確界定對外直接投資立法,保證對外直接投資的安全性,并通過法律支持環境的創造,鼓勵更多的企業參與到對外直接投資活動中[4]。此外,基于對外直接投資法律體系構建的基礎上,應注重明確投資主體的權利和義務,由此實現對對外投資企業權益的保護,避免投資者利益損害問題,且實現對風險問題的有效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