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滔
摘 要:色彩構成是藝術領域中非常重要的基礎課程,其對于培養學生的藝術根底,培養學生的色彩應用都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和影響。基于此,本文就高職色彩構成課程設計教學進行分析和研究,希望可以為色彩構成課程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借鑒。
關鍵詞:色彩構成;課程設計;高職教學
1 色彩構成課程教學內容
在色彩的構成方面,主要包括色彩的分類及特性、色彩的物理理論、色彩與心理及色彩構成。除了自然的色彩現象之外,還包括許多感性的色彩現象。由于文化、環境、生活方式、宗教等因素的影響,導致人們對色彩感性認同的同時,產生了民族民間色體系,在掌握民族文化精髓的同時,對色彩存在的多樣性也有了了解。在觀念色體系的認知方面,個人觀念對色彩體系起著決定性作用。形體是色彩存在的基礎,色彩表達的變化與形體變化有著密切關系。在色彩的外在特征中,色質占據至關重要的地位,其是在色彩心理或材質肌理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色彩效果,關于其分類主要包括有機色質和無機色質兩個方面。有機色質主要是指依附于材質肌理之上的觸覺肌理和轉借材質肌理為平面表現的視覺肌理,無機色質則指的是對畫面色彩語言的一種想象。由此可見,色彩構成課程教學內容極為繁復,需要通過教學一一琢磨。
2 色彩構成教學的改革嘗試
1.更新教學理念,培養學生對色彩本質的理解
色彩構成教學的目的,就是通過科學的原理與形式美法則相結合,培養學生認識、理解、表現色彩的相關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對傳統的單一技法訓練模式進行改變,使學生對色彩的本質進行領悟,使其學會對色彩的創造性應用。第一,教師的教學要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在色彩的構成方面,實踐性比較突出,對主觀色彩的感受和體驗,與學生的色彩設計創作有著重要的影響,教師要幫助學生,使其主動發現并掌握屬于自己的主觀形狀與色彩。第二,為了使學生的影響和創作激情得到很好的激發,教師盡量采用案例進行教學,在對優秀作品和成功案例進行分析的過程中,呈現出色彩置換或解構的效果,使學生在感受色彩情感的同時,對色彩的本質和規律有更深一步的體悟。第三,教師在對色彩原理理論和表現技法進行講解的同時,對于色彩的表現方法也要進行重點強調,激發學生對全新形式表達形式與方法的嘗試與探索,使學生能夠由感性觀察上升到理性的認識,加深對色彩本質和規律的理解。
2.改革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創造性運用色彩的能力
色彩構成教學要使學生的色彩品位和審美能力得到提高,在進行色彩構成課程教學過程中,一定要與傳統教學方法區別開來。
(1)將色彩構成教學與色彩設計教學結合起來,設計實踐是色彩構成教學的最終目的,通過二者結合,使學生在感知、理解色彩的同時,實現了創造性運用色彩能力的培養。第一,由于設計的門類不同,在色彩應用上的原則和方法也就不同,一定要將這些方面區別開來,使學生對色彩的理性和感性有著全新的認識。第二,社會心理、地域、個人心理、文化都對設計有著重要影響,在進行設計師,對于這些因素都要進行綜合考慮,確保色彩設計使使用者物質需要得到滿足的同時,也為其帶來愉悅的精神享受。第三,為了幫助學生實現對色彩知識的靈活運用,使其創造性思維得到培養,讓學生對市場的發展情況大體了解的同時,對于設計與生產的關系也要進行掌握。第四,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設計實踐及設計課程的研究工作中來,通過此過程,使學生的視覺審美能力及創造性能力得到培養與提高。
(2)運用主題性色彩構成訓練教學方面,色彩表現力探索的基礎,就是主題性色彩構成訓練,在靈活掌握和創造性運用色彩方面,起著關鍵性的作用。色彩構成包括許多訓練課題,訓練課題不同,所對應的訓練目的也就不盡相同。在利用主題性色彩構成訓練進行教學時,首先,教師應當提出問題,其問題都要與專業的發展相符合,并注重設計理念的引入,使學生對空間、面積、質感、工藝等色彩要素,產生深刻體驗。其次,教師的提問要注重吸引學生的興趣,為學生新空間理想色彩效果的創造奠定基礎。第三,教師要加強與學生互動,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習慣,是他們能夠從多個角度對問題進行思考。
3.改革教學手段,利用數字化多媒體提高教學效果
伴隨著科技和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進步,我國已進入信息時代,信息對各行各業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和作用,色彩構成的教學也要堅持與時俱進原則,注重不斷探索數字化與設計的多元化結合方式,讓信息化手段進入到教學領域之中,通過數字化多媒體教學的使用,使教學內容變得更加直觀、形象。第一,對于現代教學手段要積極嘗試,積極運用多種媒體為學生展示豐富的色彩以及色彩的應用,使學生能夠了解到更多的信息知識,并了解其中色彩構成的重要內涵,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應用達到提升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第二,通過多媒體的整體效應,對基礎知識和色彩的組合規律進行直觀講解,通過對優秀作品評價,使學生在掌握基礎理論知識的同時,提高其學習興趣。第三,對于學生的作業完成,可以嘗試運用計算機設備及軟件來進行,一方面隨時對學生進行指導,另一方面也讓學生的作業完成萬幸是更加多樣化。
3 結語
高職院校在進行色彩構成教學過程中,需要注重從多方面不斷提升其教學效果,通過挖掘新的教學內容和形式提升學生對此科目學習的興趣,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和發展促使學生直觀形象的感受色彩構成,通過多種教學方式開展讓課堂教學質量得以提升,真正讓學生融入到課程學習設計之中,讓學生的綜合能力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李盟盟,董銳. 論色彩構成課程對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作用[J]. 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7,(03):63-66.
[2]張蔚. 從名作鑒賞到設計應用的色彩創意探索——基于色彩構成課程的教學實踐[J]. 四川戲劇,2015,(08):91-93.
[3]門超. 高職院校平面設計專業《色彩構成》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J]. 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04):67-69.
[4]張艷. 高職院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色彩構成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 藝術科技,2014,(0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