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靜波
摘 要:求助者王某,男,21歲,大三學生。2個多月前因女友提出分手并拒絕再聯系而感到非常痛苦,之后經常心情沮喪,沉浸在對女友的想念和回憶中無法自拔,上課無法集中精力,學習效率下降,與其他異性交談時感到緊張,偶爾失眠。心理測驗結果顯示求助者輕度焦慮和輕度抑郁,其心理問題符合嚴重心理問題的診斷標準。咨詢師通過攝入性會談了解到產生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求助者對于戀愛關系和失戀的不合理認知,因此咨詢師與求助者共同商定咨詢目標后,主要通過理性情緒療法進行咨詢,過程中輔助以來訪者中心療法。經過5次咨詢,求助者情緒得到改善,取得了較好的咨詢效果。
關鍵詞:嚴重心理問題;理性情緒療法;來訪者中心療法
1 一般資料
1.人口學資料
王某,男,21歲,大學三年級學生。
2.個人成長史
出生于北方城市家庭,獨生子女,家庭經濟狀況一般。父母感情較和諧,父親脾氣暴躁,對其要求嚴格。求助者自小學習成績較好,追求完美,與同學老師相處融洽,人際關系良好。升入大學后成為學生會宣傳部委員,工作積極,獲得同學與老師的肯定。
33.精神狀態
求助者衣著整齊,思路清晰,自知力完整。來訪時眉頭微皺,情緒低落,心情沉悶。
4.社會功能
人際關系較好,大學期間與同學老師相處融洽,也獲得了大家的肯定。近2個多月因失戀經常情緒低落,有時失眠,學習效率下降,后與異性說話感到緊張和焦慮,社會功能部分受損。
5.心理測驗結果
SCL-90測驗結果:
總分:157分 總均分:1.74分
陽性項目數:41項
部分因子分:焦慮2.3分 抑郁2分 人際敏感2.1分 敵對:2分
SDS測驗結果:總粗分44分 標準分55分
SAS測驗結果:總粗分47分 標準分58分
2 主訴和個人陳述
1.主訴:2個多月以來因失戀而情緒低落,與異性交談時感到緊張不安,學習效率下降。
個人陳述:和女友在一起已經兩年多,平時的感情非常好,2個多月前因為一件小事吵架后她突然提出分手,讓我感到特別意外,本來希望可以和她溝通一下的,但是她一直不接我電話,拒絕聯系,這讓我感到很痛苦,不明白為什么會這樣,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么。最近一直會想起之前和她在一起的時間,上課也沒辦法認真聽,晚上偶爾還會失眠。后來再和班里的其他女生說話時,我總是容易緊張,害怕哪句話沒說好引起誤會,所以現在盡量避免和異性接觸。我希望可以走出失戀的陰影,但有時就是控制不住自己,不知道該怎么辦才能擺脫這種狀態。
3 咨詢師觀察
求助者主動前來咨詢,沒有其他人陪同。衣著整齊,思路清晰,神情疲憊,表達過程中時有停頓,略顯拘謹。無幻覺、妄想,自知力完整,求助意愿強烈。
4 評估和診斷
1.評估
1)生理功能:有時失眠。
2)心理功能:情緒低落,焦慮不安,有自知力。
3)社會功能:學習效率下降,盡量回避與異性交談。
2.診斷
1)初步診斷:嚴重心理問題
2)診斷依據:
根據郭念峰教授區分心理正常與異常的三項原則,可以排除精神病性問題。
求助者心理問題是由現實原因引起,女友2個多月前突然提出分手,使求助者感到內心非常痛苦,類型為常形沖突,可以排除神經癥性問題。
求助者反應強度較為強烈,不愿與其他異性交談,說明情緒內容泛化,且出現了回避行為,對社會功能造成影響。內心感到痛苦,自己無法擺脫。病程2個多月。
據此,初步診斷為嚴重心理問題。
3)鑒別診斷:
與神經癥相鑒別:由于該求助者心理沖突由現實因素引起,因女友提出分手而產生悲傷、痛苦等情緒癥狀,與現實處境相符,沖突類型為常形沖突,因此可以排除神經癥。
與適應障礙相鑒別:求助者雖然出現了情緒困擾,但不良情緒內容泛化,適應障礙的情緒困擾更多指的是心境的改變,具有彌漫性,因此可以排除適應障礙。
原因分析
生物學因素:
1)求助者的年齡處于艾里克森人格發展階段中的成年早期,此階段的主要發展任務是獲得親密感,因此親密關系對于求助者有重要意義。
社會性因素:
1)交往2年的女友突然提出分手,對于渴望獲得穩定親密關系的求助者造成心理失衡。
2)雖然求助者人際關系良好,但在此事件中缺乏有效的社會支持系統。
心理學因素:
1)求助者父母感情和諧,家庭教育方式嚴苛,因此認為戀愛分手是可恥的事情。
2)對戀愛關系及失戀存在錯誤認知觀念,認為女友不應該突然提出分手,認為讓女友離開的自己太失敗了。
3)被焦慮、抑郁等情緒困擾,不能自己解決。
4)缺乏有效解決問題的行為模式,面對問題不知所措。
5)求助者個性追求完美,對自我要求高。
5 咨詢目標的確定
根據以上評估與診斷,經與求助者協商,初步確定如下咨詢目標:
1.具體目標與近期目標:對于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進行調節和改善,同時改變對于戀愛及失戀的不合理認知。
2.最終目標與長期目標:學習自我心理調控,構建合理的認知模式,最終達到人格的完善。
6 咨詢方案的制定
1.主要咨詢方法與原理
1)主要采用理性情緒療法進行咨詢,過程中輔助以來訪者中心療法。
2)理性情緒療法由美國心理學家埃利斯創立,核心理論ABC理論中,A指誘發事件,B指個體對這一事件的信念,C指個體的情緒反應與行為結果,強調通過改變或消除不合理信念,產生情緒與行為的改變。
2.時間和費用設置
雙方共同約定咨詢頻率為每周一次,每次咨詢時間60分鐘,咨詢費用100元/60分鐘,咨詢次數為5次。
7 咨詢過程
1.診斷評估與咨詢關系建立階段,共1次(2016年6月10日)
首次咨詢,主要方法:攝入性會談法,心理測驗
主要目的:
填寫心理咨詢個人基本情況登記表,了解求助者的主要問題,介紹咨詢的基本設置,明確雙方責任、權利與義務。
進行心理測驗,為評估和診斷提供更加詳細的資料。
通過攝入性會談收集資料,了解求助者的主要心理問題,明確求助者心理問題的ABC。
與求助者共同協商咨詢目標。
介紹合理情緒療法,引導求助者思考自己存在的不合理信念。
與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詢同盟。
布置家庭作業:教導求助者使用放松訓練來初步緩解焦慮情緒。
2.領悟階段,共1次(2016年6月17日)
第二次咨詢,主要方法:會談法
主要目的:
加深并穩固咨詢關系。
與求助者討論家庭作業,求助者自述通過放松訓練焦慮情緒有所緩解,睡眠有所改善。
對求助者所持有的合理與不合理信念加以區分,并與求助者探討不合理信念,例如:我們平時的感情很好,所以對方不能突然提出分手;對方提出分手,就說明我一無是處;我為她付出很多,她不能不接受等。
引導并幫助求助者了解自身情緒反應與不合理信念之間的聯系。
布置家庭作業:對本次咨詢中梳理出的不合理信念進行適當反思。
3.修通階段,共2次(2016年6月24日,6月29日)
1)第三次咨詢,主要方法:會談法
主要目的:
討論家庭作業,傾聽求助者對于自己在親密關系中的部分不合理信念的思考。
對于這些不合理信念,與求助者進行深入的探討與辯論,運用產婆術式辯論法、“黃金法則”及嘗試性面質等技術幫助求助者更好的分辨合理信念與不合理信念,學習以合理的信念代替不合理信念。
布置家庭作業:自我合理分析報告(RSA)。
部分咨詢內容如下:
求助者:雖然你之前和我說,我現在的這些焦慮和痛苦都是因為我對這段關系有很多不合理的信念,我回去思考后也確實承認是這樣的,但我還是想不明白,如果我并不是那么的糟糕,那她為什么連聽我解釋一下都不愿意呢?我覺得只要她愿意和我好好談一次,我就可以釋懷了。
咨詢師:嗯,很能理解你的心情,你非常希望可以和她好好談一次,因為這樣可能就不會這么痛苦了。但是如果按你所說,只要別人不是太糟糕,只要他們希望,你都必須去和他們解釋你的每一個決定和行為嗎?
求助者:我覺得是這樣的。
咨詢師:嗯,那么也就是說,當任何人想要了解你的想法時,你都一一去和他們解釋了?
求助者:……有時候也不會。
咨詢師:有時候也不會,這好像和你剛才說的有一些矛盾,你是怎么看待這部分的呢?
求助者:……好吧,我確實不能要求她必須和我解釋清楚,但我真的很希望她可以給我一個解釋。
咨詢師:嗯是的,我們都會有很多希望,不過這些希望在現實層面有時確實很難全部達成。
求助者:嗯,我明白了,我確實不應該強求這部分。
2)第四次咨詢,主要方法:會談法
主要目的:
復習與鞏固新的合理信念與理性的思維模式,幫助求助者對自己和他人有更加清晰客觀的認知。
探討家庭作業中出現的不合理信念及可代替的合理信念。
通過合理情緒想象技術幫助求助者提高對于失戀挫折的承受能力。
布置家庭作業:記錄自己通過改變認知,從而達到改善情緒的心理轉變歷程,并嘗試分析自己在其他方面表現出的部分信念。
4.鞏固與再教育階段(共1次,2016年7月8日)
第五次咨詢,主要方法:會談法,心理測驗
主要目的:
鞏固與強化咨詢效果,幫助求助者在生活中應用所學到的知識與思維方式。
回顧咨詢過程,使求助者對自己有更加清晰的認知,了解自身心理問題的前因后果,以及自己發生的改變。
肯定求助者的改變與成長。
進行心理測驗,SCL-90、SDS、SAS測驗結果均在正常分值范圍內。
8 咨詢效果評估
1.求助者的自我評估:現在心情好多了,不再焦慮和抑郁了,感覺自己從過去走了出來,還是比較感謝這段關系的,我想如果不是因為這樣我可能根本不會注意到很多事情,所以現在也可以比較平靜的面對這件事了,希望好好迎接新生活。
2.求助者社會功能恢復情況:求助者經過咨詢后恢復精力學習,和同學老師之間的關系也重新緊密起來。
3.求助者咨詢前后心理測量結果的比較:對求助者重新進行SCL-90、SDS、SAS心理測驗,其中SCL-90各項指標均已恢復正常,SDS標準分41分,SAS標準分46分,說明心理問題基本得到解決。
4.咨詢師的觀察與評定:一周后回訪,求助者對自己的問題有所領悟,在焦慮、抑郁情緒方面有很大改善,學會理性客觀的看待和處理問題。
5.求助者某些癥狀的改善:通過咨詢,求助者睡眠有所改善,不再害怕和擔心與異性進行交談。
參考文獻
[1]郭念峰.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程——心理咨詢師(基礎知識)[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
[2]郭念峰.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程——心理咨詢師(三級)[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
[3]郭念峰.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程——心理咨詢師(二級)[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
[4]阿爾伯特·埃利斯.我的情緒為何總被他人左右[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