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然
摘 要:在英語基礎薄弱、對英語學習毫無熱情以及其他因素對高職生英語學習的影響這三大困境的壓迫之下,高職學校的英語教學異常艱難。解決高職英語教學目前狀況的策略:1.進行理想信念教育,重新樹立高職生學習英語的信心,理想、信念對于學生的成長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2.在培養高職生英語學習興趣和信心上下功夫,從新燃起他們英語學習的熱情。3.改革英語教學模式,恰當運用教材,使其和專業學習同等。
關鍵詞:高職;英語;困境
高職生因為英語基礎大多不太夯實,學習積極性不高,而且生源中的大多數,本來就是英語成績相對落后者,他們對英語學習缺乏信心也沒有興趣,之所以還在裝模作樣地學著英語,完全是趕著鴨子上架。這是一個嚴峻的現實,對高職教育的健康發展,有著十分不利的影響。在市場經濟日益完善和健全的進程中,社會對人才的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綜合素質、專業技能、英語閱讀和寫作能力等一些與現代化生產聯系緊密的要素,了用人單位衡量人才的首選標準,因此,在高職教育中,英語教學的地位已變得越來越突出。這種社會需求與高職生英語學習的目前狀況,無疑是一對突出的矛盾,如何解決這對矛盾,讓學生重拾學習英語的信心,從新燃起學習英語的熱情,把高職學生真正培養社會的有用人才?筆者經過多年的高職英語教學摸索,認為如下策略可以行之有效地解決高職英語的教學難題。現分析高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中存在的理由及解決理由的策略如下,以求教于方家。
1 高等職業學校學生學習英語目前狀況
1.高職生英語基礎薄弱而存在排斥心理
大高職生英語基礎薄弱,在初中學習階段的時候就對英語學習原本不感興趣,基本上都抱著放棄的態度,他們在英語學習中自我認為是失敗者。來到職校后專業科目知識在學習中占主導地位,新鮮感和好奇感一躍而上,本來就缺乏興趣的英語基礎學科更是拋于腦后,英語學習變得可有可無,從不放在心上,絲毫也沒有積極性;從學生就讀于職校的目的來看,讀職校的學生主要是為了獲得一技之長,因此從主觀意識上就對于基礎科目給予了排斥心理,在學生內心就對于英語科目給了他們的定位:只要專業知識學得好,其它科目不。
2.高職生對英語學習毫無熱情
枯燥、繁多的單詞、語法、時態變化和跟不上英語教學的進度,使得高職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厭倦情緒,就算花時間努力學習,在短時間內的效果也不明顯,體會不到辛勤付出之后的成功喜悅,極少數學生基礎好點,但受整個英語學習環境的影響,英語讀寫能力提高緩慢,加上高等職業學校學生是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沒有初中生那樣對未來的憧憬,他們也不像高中生一樣普遍心存遠大理想,基本上也沒有了上大學的希望,前途渺茫,所以沒有心思去學好英語。
3.其他因素對高職生英語學習的影響
⑴教師的教學策略欠妥當。職校的老師,把學生當作普通中學的學生來對待,學習沒有與相關專業知識相結合,生硬的套用書本知識,傳統的教學策略及技巧想讓學生獲得高分,這種生硬的填鴨式教學,讓學生完全失去了學習英語的樂趣;⑵某些英語統編教材內容也不適應本地區學生今后的就業。⑶職校對于包括英語在內的基礎學科缺乏認識上的。在大職校,英語是屬于基礎學科之一。因為秉著讓學生學得一技之長,對學生就業負責的思想,把與專業相關科目提高到了凌駕于其他基礎科目之上的位置,無論是在課程的設置還是在課時的安排以及教學資源的投入上,都享有優先權,甚至專業教師的性都顯得要高于基礎教師,給英語等基礎科目的教學帶來了很大程度上的不便;在這“三大困境”的壓迫之下,高職學校的英語教學異常艱難。
2 解決高職英語教學目前狀況的策略
1.進行理想信念教育,重新樹立高職生學習英語的信心
理想、信念對于學生的成長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高職學校的學生,絕大在初中階段各學科都基本上是掉了隊的,并不是他們天生比那些升學的學生差,最根本理由,還是他們從小沒有樹立遠大的理想、沒有堅定的信念,或許有但也沒有為之付出努力,而英語學習是要有堅強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學習態度才能取得成績的,加上高職生錯誤的認為對英語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干好工作沒有直接的聯系,導致他們不英語學習。在現代化進程日益加快的今天,英語的應用已經滲透到了工作、生活的各個方面,沒有掌握一定的英語知識,將進行日常生活中簡單的英語會話以及處理英文文件,看懂設備的說明、工藝流程的變化、工藝參數的指示等最簡單的生產常識。因此,只有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才能讓他們認識英語學習的性,讓他們知道高等職業學校的學生一樣可以有遠大的理想,他們的機遇并不比其他學生少,他們只是在人生的長跑途中偶爾輸給了別人,人生旅途還遠,他們可以在任何一個環節去超過別人,讓學生對明天充滿希望,他們就會有學習的動力。
2.在培養高職生英語學習興趣和信心上下功夫,從新燃起他們英語學習的熱情
要想讓學生樹立對某一學科學習的信心,最基本的策略是讓他們知道這個學科能給他們今后的日常用生活帶來什么,讓他們清楚英語學習對以后職業生涯的影響,并多運用身邊事例證明英語在現代工作生活中與專業相輔相成的性。其次,開展一系列的適合廣大學生參與的校園英語活動,讓學生發現英語的樂趣,并從活動中感受英語的魅力。比如:英語歌曲大賽,英語廣播站,英語情景劇,校園英語角等等。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學習目標,每當學生達到自己的目標,和他們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悅,學生的自信心就會培養,學習英語的興趣也就會油然而生,從而樹立高職生英語學習的意識。
3.改革英語教學模式,恰當運用教材,使英語學習和專業學習同等。
傳統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已不再適應現代學生創造性的發展,英語教師根據不同的培養目標更新教學內容和教學策略,轉變傳統難破、習慣難改的觀念,樹立標新立異的創新觀念。高職學生本來就不像其他學生那么具備主動學習的能力,高職英語教師就更不能為學知識而講知識了,高職學生畢竟要面對就業,要把英語知識和他們所學相關專業聯系起來,即使考不到高分,但能學以致用,舉一反三,就達到了技能培養的目的,學生也會更有興趣。其次,選擇合適的教材,培養實踐技能。高職學校,學生主要是學習和工作有關的專業技能,因此要結合學生的水平和專業要求選擇教材,在教材的選擇上要基礎性和實踐性強的教材,教師甚至為了培養學生的,結合本地實際情況,把教材中與學生就業聯系比較少的少講,與和學生就業密切相關的東西可以補充,同時兼顧學生和教師的意見以及就業的需求,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各種實踐情景中,獲得知識和技能,為就業鋪路。
總之,在越來越開放,國際交流更趨頻繁的今天,英語作為一種交際語言,是現代社會掌握的知識技能之一,對于以就業為目的的高職學生來講至關,“學好英語,用好英語,為就業服務”,是高職英語教學的特別要求,因此學生、教師、學校,都要各負其責,發揮在英語學習中的積極作用,從而真正讓英語吸引高職生眼球的熱門學科,讓英語學習紅透高職校園。
參考文獻
[1]任慶梅。 構建外語環境下的中介語發展認知心理模式[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陳奕曼。 Swain 的輸出假設理論和中國英語教學[J]. 宜春學院學報,2010( 9) : 164 -166.
[3]李中芳。“輸入假設”與“輸出假設”理論對外語教學的啟示[J]. 聊城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1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