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設服務型政府是現階段我國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迫切要求,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必然要求,是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和關鍵環節,是政府自身發展的內在需要。國土資源部門作為宏觀經濟調控的部門之一,特別是基層國土部門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直接建設者,樹立服務型理念,統籌好管理與服務關系更是尤為重要。
關鍵詞:服務型政府;國土部門;職能優化
服務型政府是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礎之上的,同現代市場經濟相適應,以服務社會、服務公眾為基本職能的政府模型。簡而言之,服務型政府就是為人民服務的政府。它把為社會、為公眾服務作為政府存在、運行和發展的基本宗旨,是在社會本位和公民本位理念指導下,在整個社會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過法定程序,以公正執法為標志,按著公民意志組建起來的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并承擔責任的政府,也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在政府管理領域的具體體現。[1]
1 建設服務型政府是大勢所趨,亦是大勢所逼
(一)建設服務型政府是適應經濟全球化的客觀需要。隨著改革開放的縱深發展,國際經濟聯系更加密切、競爭更加激烈。為適應經濟全球化的新形勢,實現國際國內要素有序自由流動,實現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政府部門必須轉變職能,精簡機構,創新管理方式,實現政府職能由微觀管理向宏觀管理、由直接管理向服務治理轉變。構建服務型政府將是政府實現自身改革的一個重要載體。
(二)建設服務型政府是加強政府自身建設的實踐需要。通過深化行政體制改革、推進科學民主決策、強化依法行政、加強行政監督等措施,政府自身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民主政治建設進程的加快,人民群眾的民主意識、法制意識、競爭意識和參政意識不斷增強,對政府充分發揮服務職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建設服務型政府是創造良好經濟發展環境的現實需要。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市場和政府各有分工,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政府負責為市場主體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迫切需要尋求政府行為和市場功能的最佳結合點,使政府行為在調節經濟、彌補市場功能失靈的同時,避免和克服自身的缺位、越位、錯位,實現向服務型政府轉型。
(四)建設服務型政府,是執政為民,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中國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堅持執政為民是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質要求。這就決定了政府所做的一切,必須是也只能是為人民謀利益、為人民服務。
2 建設服務型國土資源部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首先要解決好價值排序問題。也就是說,解決好政府的績效目標是什么、什么才是政府最重要最核心的工作、有限的財力應該投入到哪些領域等。政府績效分為短期績效和長期績效,既有領導者的意志也有老百姓的愿望,老百姓更有不同的利益訴求。這中間就會產生一定的矛盾,而矛盾的解決就牽涉“價值排序”問題。正確的政績觀要求政績能夠經受群眾、時間和實踐的檢驗。
土地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進行生產活動的公共資源,合理利用和有效保護土地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國土資源管理處于我國各項改革的交匯點,地位舉足輕重。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經濟社會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城市化和工業化的推進,加之目前國土資源管理體制不完善、土地配置效率不高、土地資源沒有得到切實保護、土地征用程序未能充分體現社會公正、失地農民的合法權益未得到充分保障,使得與土地相關的矛盾越來越多,甚至引發了群體性事件,對我國社會的和諧穩定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國土資源部門肩負著土地資源、礦產資源等自然資源規劃、管理、保護和合理利用的重任,但建設服務型政府對國土資源部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建設服務型服務型國土資源部門的思路
建設服務型政府,以人為本是前提、依法行政是基礎、信息公開是關鍵、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是根本目的、廉潔高效是根本保障。具體而言,在政府行政程序上,公開透明,建設陽光政府;在政府行政功能上,牢固樹立服務型理念,統籌好管理與服務關系;在政府行政機制上,建設創新型政府;在政府行政技術手段上,建設電子型政府;在政府行政規則上,依法行政,建設法治型政府。
(一)完善監督機制,規范國土資源管理行為,實行陽光行政。一要扎牢制度的籠子,明確責任、優化流程、完善機制、提升效能,促進陽光行使權力。二要主動“曬”,交實底,曬“賬單”,讓群眾看得到、聽得懂、信得過。對凡屬應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國土資源部門應做到主動公開。三要接地氣、造平臺、聚人氣,積極借力新媒體傳播的精準、快捷、互動以及覆蓋廣泛等特點,針對社會公眾關注的熱點問題,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平臺,及時、方便、快捷地為社會公眾提供政府信息。
(二)優化管理方式,統籌好管理與服務關系,切實改進政風行風。一是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建立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紀委部門配合抓的工作機制,嚴格落實“一崗雙責”,積極規范服務行為。二是明察暗訪,形成機制。通過各種途徑對窗口單位工作進行經常性的檢查、互查、暗訪,如聘請社會監督員、建立督查組巡查制度、設立投訴意見箱等。三是強基提能,提高效率。堅持“便民、高效、廉潔、公正”的服務宗旨,進一步優化、調整窗口人員配備。
(三)根據新形勢、新任務,調整管理職能,積極運用土地政策參加宏觀調控。一是在堅持嚴格的耕地保護政策基礎上,加強土地供應和出讓計劃管理,努力提高土地供地率和出讓收入。加大用地供后監管力度,推進閑置土地清理工作,加快盤活低效利用土地。二是
加強礦產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繼續推進礦業權有形市場建設,進一步落實礦產資源規劃,構建礦產資源開發整合的長效機制。三是實行國土資源形式分析,建立科學有效的調控體系,優化土地供應結構,突出重點,強化土地市場管理。
(四)充分利用新媒體、新科技,依托國土資源公共服務平臺,構建數字化服務體系。一是加強國土資源調查數據管理、信息共享、信息服務等關鍵技術應用和研究,進一步完善全國國土資源一張圖、綜合監管平臺建設,支撐國土資源管理。運用科技信息技術,促進管理職能轉變、監管方式創新、管理效能提升,實現國土資源管理的公開透明、全程監管和高效配置。二是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和地質環境保護科技成果推廣和科技攻關,包括地質災害調查評價、監測預警、綜合防治和地質環境開發利用、保護與恢復治理等技術方法、儀器設備的推廣應用,加強地質災害實時監測、短期預報、快速響應等環節的關鍵技術攻關。
(五)堅持依法行政、科學決策,全力打造法治國土。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依法行政是規范政府行為的前提和基礎。政府的所有權力要源于法律,源于人民的授權,使行政過程發生在法律和人民的密切監督之下。一是要強化法律意識。明確管理職能,解決 “越位”、“缺位”、“錯位”問題,防止出現行政不作為和亂作為行為。二是加強執法監察職能,針對當前執法難、監察難問題,必須采取有力措施。三是完善政府行為的監督機制。形成政務公開的制度性框架,發揮審計、監察部門、媒體和人民群眾的監督作用。
參考文獻
[1]徐衣顯.轉型期中國政府經濟職能研究[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7,4.
作者簡介
李倩倩(1991-),女,溫州,本科,湖南農業大學公共管理與法學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