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讀者文摘》網站刊發專家文章指出,年齡和家族史是導致癡呆的兩大風險因素,人們無法改變,但是,改變人們的一些日常習慣則會降低認知能力下降或癡呆的發生。比如說,飲食營養均衡是保持心臟健康和理想體重的基礎,而其對大腦的益處有時卻被人們所忽視。大腦需要健康的脂肪、瘦肉蛋白、維生素和礦物質來維護其功能的正常運行。研究顯示,攝入富含飽和脂肪的飲食者更易患癡呆。人們能夠向大腦提供的最佳營養是富含水果、蔬菜、堅果和谷類的飲食,最好是用健康的脂肪,如橄欖油取代黃油,限制紅色肉類的攝入,以雞肉和魚類這樣的瘦肉蛋白取而代之。為此,要克服以下增加患癡呆風險的日常習慣。
1、忽視慢性病。高血壓和糖尿病是導致癡呆的兩個最危險的因素。與正常者相比,糖尿病可以將患癡呆的風險提升73%,而誘導患血管性癡呆的風險則更高。中年人患上了高血壓也可導致患癡呆和血管性癡呆的風險。因此,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必須通過藥物、飲食和鍛煉進行干預,以大幅降低患癡呆的風險。
2、飲酒過度。過度貪杯會帶來諸多會損害健康的風險。除癡呆外,包括高血壓、中風、肝病。飲酒過量能使大腦萎縮或喝醉,引發記憶力喪失。大量研究顯示,長期飲酒與認知下降間存在著關聯。此外,常年飲酒還會導致一些罕見疾病或記憶力喪失,從而引發思維混亂。而適度飲酒則對健康是安全的。即女性每天一杯,男性兩杯,尤其是紅酒對大腦健康有益,因為紅酒中所含的多酚可降低老年人患癡呆的風險。
3、吸煙。煙霧中含有4700多種化學物質,包括某些毒性較高的成分。此外,研究已經證實,吸煙者存在著患各種類型癡呆的高風險,尤其是患阿爾茨海默癥的風險高79%。當然也有令人欣慰的信息,吸煙者戒煙后比目前仍吸煙者患癡呆的風險要低得多。因此,戒得越早效果越好。
4、久坐不動。美國有100多萬阿爾茨海默癥患者可以歸因為缺乏體育鍛煉。有充分的研究證據表明,鍛煉有益腦健康,可以降低摔倒、老年性疾病乃至死亡的風險。因為身體在鍛煉時,可以將氧氣和血液泵入心臟和肌肉,從而使大腦受益。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年人每周至少參加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75分鐘的高強度鍛煉,這相當于每周5天每次30分鐘。
5、缺乏積極思維。如同體育鍛煉對身體的重要性一樣,鍛煉腦思維也相當重要。如果每天花很多的時間沉迷于電視機前,被動地看網絡電影,而不是積極地使用大腦,會增加患癡呆的風險。研究提示,保持大腦的積極思維可增強其活力,增加腦細胞的存儲,增強其聯系。這一點很容易做到。完成一個玩具拼圖或謎語,下棋或打橋牌,參加在線課程或社區學院的課程均是理想的途徑。
6、生活孤獨。美國老年布萊根婦女醫院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孤獨和社會隔絕與大腦中引發阿爾茨海默癥的淀粉樣蛋白質的堆積有關,即孤獨者比善于社交者患阿爾茨海默癥的風險高兩倍。如果你是內向性格并喜歡獨處者,則應嘗試多參加社會活動,如參加讀書俱樂部,在動物收容所做志愿者活動或參加社區的體育活動。
7、睡眠不足。失眠和睡眠打鼾均可增加患阿爾茨海默癥的風險。15%的阿爾茨海默癥患者是因為睡眠問題致病,一項對7500名女性患者的調查發現,每夜睡眠平均低于6小時者,其患病風險可增至36%。因此,為了降低患癡呆的風險,專家建議應形成睡眠常規習慣,堅持正常的睡眠時間表,調整睡眠紊亂現象。上床前2~3小時避免劇烈鍛煉或進食。這兩個行為均對睡眠產生影響。
8、睡眠過度。睡眠模式隨著年齡的增長也在發生變化,這很正常,例如,撫養新生嬰兒的父母每夜只能睡3~4小時,而60歲的退休者則有可能睡9小時。科學研究指出,每夜睡眠超過8小時,患癡呆的風險上升35%。現實生活中常有人借助藥物來維持足夠的睡眠,這樣做不可取,人們常服的一種藥丸叫做苯海拉明,這是一種抗阻胺劑。這類藥可降低腦中的化學物質。因此,遇有睡眠問題應就醫,弄清楚再進行生活方式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