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俊 盧尚工 梁成剛
【摘 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推動發展的強大動力。TRIZ中對理想化定義是一個技術系統,從某一起點向最終結果進化,是一個逐步理想化過程。在TRIZ理論的教學過程中,就我個人教學實踐談一談親身體驗的的幾種教學方法。希望這些教學建議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效果。
【關鍵詞】TRIZ理論;理想解;教學建議
TRIZ theory teaching recommendations on the ideal solution in innovative teaching
LU Jun LU Shang-gong LIANG Cheng-gang
(Baotou Light Industry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Baotou, Inner Mongolia 014035,China)
【Abstract】The public business and people innovation ar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 powerful driving force. TRIZ in the idealization of the definition of a technical system, from a starting point to the final results of evolution, is a gradual process of idealization. In the TRIZ theory of teaching process, I personally talk about personal teaching practice to talk about several teaching methods. Hope that these teaching suggestions can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improv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Key words】TRIZ theory;The ideal solution;Teaching recommendations
1946年,前蘇聯發明家根里奇·阿奇舒勒(G. S. Altshuller)創設了TRIZ理論,TRIZ是俄文ТРИЗ(теориирешенияизобретательскихзадач)的英文音譯Teoriya Resheniya Izobreatatel-skikh Zadatch的縮寫,其英文全稱是Theory of the Solution of Inventive Problems(TIPS),中文翻譯過來為發明問題解決理論。TRIZ理論是在研究世界各地250萬份大量的專利基礎上,總結及發展出的基于知識的、面向人的解決發明問題的系統化方法學[1]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015年出席夏季達沃斯開幕式并發表致辭中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推動發展的強大動力。人的創造力是發展的最大本錢,中國有9億多勞動力,每年有700多萬高校畢業生,越來越多的人投身到創業創新之中,催生了新供給、釋放了新需求,成為穩增長的重要力量。王大珩、劉東生、葉篤正三位老科學家提出的“自主創新,方法先行。創新方法是自主創新的根本之源”這一重要觀點。如何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意思。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TRIZ理論為我們實現“雙創”提供了一種重要的方法和工具。[2-3]TRIZ中對理想化定義是一個技術系統,從某一起點向最終結果進化,是一個逐步理想化過程。理想化的最終目標就是發明創新的理想狀態是理想解的實現,盡可能地使產品接近于理想解是產品創新的指導思想。TRIZ中的理想化是對客觀世界中所存在物體的一種抽象,這種抽象在客觀世界并不存在,又不能通過實驗驗證,[4-5]因此在學校的創新教學中往往得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TRIZ理論的關于理想解的教學過程中,就我個人教學實踐談一談親身體驗的的幾種教學方法。希望這些教學建議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效果。
1 TRIZ中理想化教學的引入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心策劃課堂,巧妙引入新課,能起到引人入勝和先聲奪人的效果,一石激起千層浪,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作用、還能提高我們的課堂教學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對于創新方法的教學也是一樣的,要上好一堂TRIZ理論課堂。怎么樣引入極其重要。
其實在TRIZ中理想化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在課堂引入的時候我們可以嘗試將我們漢語中理想的定義插入,小時候上學,我們的老師為了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常常提問我們什么事理想?我們長大后要從事的職業是什么?清楚的記得大部分的學生回答是醫生、教師、科學家及宇航員等,但是我們成人發現,從事這幾個職業的同學是非常少的。所以我們小時候的理想可以作為TRIZ中理想化的定義的引入,通過由小時候理想的回憶及復述,讓學生對理想化定義的理解就迎刃而解、事半功倍了。
2 TRIZ中理想實驗的教學建議
TRIZ中的理想實驗是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共同作用的結果同時也體現了理想化和現實性的對立統一。新的理論往往與常識相距甚遠,人們常常為傳統觀念所束縛,不易走向理論創新。因此借助于思想實驗來進行理論創新以及對新理論加以認同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手段。
理想實驗是從一定的原理出發,在觀念中按照實驗的模型展開的思維活動模型的運轉完全是在思維中進行操作的然后運用推理得出符合邏輯的實驗結論。
其實在TRIZ中理想實驗是較難理解的概念,在課堂教學的時候可以嘗試將物理和化學及數學中的偉大理論的誕生作為理想實驗定義的導入。比如說舉例伽俐略發明的慣性定律牛頓提出的萬有引力定律,愛因斯坦創立了相對論,盧瑟福提出的原子有核模型,門捷列夫創設了元素周期表等等,在PPT上提前將這些名人與提出的理論打亂,讓學生來進行正確連線,這樣勢必會增加了學生們對TRIZ中的理想實驗的理解。
3 TRIZ中理想化方法的教學建議
TRIZ中理想化方法創新思維方法部分理想化常用到以下6種模式:(1)加強有用功能;(2)降低有害功能;(3)功能通用化;(4)個別功能專用化;(5)增加集成度;(6)增加柔性;關于這六種模式,為了增加課堂教學效果,我們建議使用案例法教學方式,比如加強有用功能是指通過優化提升系統參數、應用高一級進化形態的材料和零部件、給系統引入調節裝置或反饋系統,讓系統向更高級進化,獲得有用功能作用的加強,可以使用多功能鉛筆削為例;降低有害功能是指通過對有害功能的預防、減少、移除或消除.降低能量的損失、浪費等,或采用更便宜的材料、標準件等,可以拿污水處理及電池回收等作為案例。功能通用化可以應使用手機具有MP3播放器、收音機、照相機、掌上電腦等通用功能作為案例。個別功能專用化是指功能分解,劃分功能的主次,突出主要功能,將次要功能分解出去。比如,近年來專用制造劃分越來越細元器件、零部件制造交給專業廠家生產,汽車廠家只進行開發設計和組裝。增加集成度是指集成有害功能,使其不再有害或有害性降低,甚至變害為利,以減少有害功能的數量,節約資源。可以用瑞士軍刀作為典型的案例。增加柔性是指系統柔性的增加。有效降低系統對資源的消耗和空間的占用。比如以柔性設備為主的生產線越來越多,以適應當前市場變化和個性化定制的需求。
4 總結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雙創”是推動發展的強大動力。“自主創新,方法先行”,TRIZ理論不是采取折衷或者妥協的做法,而且它是基于技術的發展演化規律研究整個設計與開發過程, 而不再是隨機的行為。實踐證明,運用TRIZ理論,可大大加快人們創造發明的進程而且能得到高質量的創新產品。大學生是創新的主體和生力軍,在TRIZ理論的教學過程中,就我個人教學實踐談一談親身體驗的的幾種教學方法。"在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理念的指引下,傳統的教學模式需要改進,希望本人就TRIZ理論的教學建議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郭宇.TRIZ理論與理工科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J].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9):79-82.
[2]張秀平,邱敏,皮艷梅.TRIZ最終理想解在簡化物理問題中的應用初探[J].黑河學院學報,2010,01(2):22-24.
[3]冷崇杰,項輝宇,張媛.基于TRIZ理想解的全自動洗衣機自清潔結構創新設計優化[J].機械設計與研究,2015(4):158-160.
[4]張明勤.TRIZ1141之一種思想——最終理想解[J].科技創新與品牌,2010(2):31-31.
[5]呂桂志,任工昌.基于功能分析TRIZ中理想解的建模[J].機械設計與制造, 2009(4):39-41.
[責任編輯:朱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