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
《獻給艾米麗的玫瑰》是短篇小說家威廉·福克納的代表作之一,很多學者從不同的層次和不同的角度對該作品進行分析和研究。本文主要從造成主人公艾麗米的悲劇入手,來深刻剖析悲劇形成的原因。
威廉·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1897-1962),是美國文學史上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也美國意識流文學的代表人物,1949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他一生共寫了19部長篇小說與120多篇短篇小說,其中15部長篇小說與絕大多數短篇小說的故事都發生在約克納帕塔法縣,被稱為“約克納帕塔法世系”。在“約克納帕塔法世系”中,福克納經過主觀的折射,透視出面臨工業文明侵入的南方社會現實。南北戰爭以南方的失敗而告終,戰爭后南方的傳統價值觀雖然崩潰,卻評借慣性在南方社會繼續產生影響。
一、《獻給艾米麗的玫瑰》的梗概
《獻給艾米麗的玫瑰》濃縮了福克納一生短篇創作的精華,它是福克納所有短篇小說中最引人深思的一篇。故事的背景是美國內戰后的南方小鎮——杰斐遜鎮。這場戰爭最終以南方戰敗告終,然而南方的很多種植園主還是保留著舊思想、舊觀念,艾米麗的父親就是典型的例子。他對艾米麗的控制欲很強,為了所謂的門第觀念和等級虛榮心,不顧艾米麗的個人權利,拒絕了所有向艾米麗求婚的年輕男性,剝奪了她幸福的權利。當艾米麗父親去世后,萬念俱灰、毫無依靠的艾米麗不顧老套的思想,很快就喜歡上了來小鎮修建鐵路的工頭北方佬赫默。但艾米麗始終無法掙脫舊制度的牢籠和枷鎖,當她發現赫默根本就沒打算和她白頭到老、共度余生時,用砒霜毒死了他,她認為這樣做可以圓了她的愛情幸福之夢,也能夠堵住悠悠之口保住自己的名聲。從那以后,艾米麗在破舊封閉的宅院里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并與死尸同床共枕幾十年,直到她走到生命的終點。后來,鎮上的居民在艾米麗的葬禮上才發現這個驚人的秘密。
二、造成艾米麗個人悲劇的原因
艾米麗的悲劇成因有多個方面,本文主要從外因和內因兩方面去分析。
(一)外因
1.社會背景原因
這篇短篇小說的故事發生于美國南北內戰前后,北方的資產階級工業文化無疑成是美國最主要的文化。但是南方還存在種植園奴隸制,它們的沖突無處不在。最后,美國北方贏得了內戰,南方文化的崩潰造成了南方種植園經濟的瓦解,而愛米麗是種植園奴隸主的后代。她是一個驕傲的人,這實際上給她的生活帶來很多壓力。情人巴倫代表北方文化,充滿活力,自由自在。艾米麗對巴倫愛得如此之深,以至于她不能接受巴倫對她的拋棄。所以,當時的社會背景這個外部因素是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2.南方貴族的沒落
內戰后,南方貴族的精神世界和客觀世界與時代嚴重錯位,內部障礙影響著南方人民在歷史交替時期的變化。小說設定在這個特定的時期是作者創建最重要的意圖之一。面對世界和文化的不斷向前發展,南方文化注定要被人拋棄。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南方奴隸制文化崩潰是不可阻擋的。艾米麗是那個時代的犧牲品,她的死標志著南方傳統文化的結束。
3.婦女社會地位低下
艾米麗的地位不同于其他女人,因為她是出身于種植園奴隸主家庭。作為一個女人和一個高貴女人的雙重身份,她深受當時社會歧視,被施加過度的壓力之下的貴族女性,最后背叛了這個社會。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父權文化占主導地位。在內戰之后,作為一個女人,艾米麗在男權社會遭受了各種各樣的壓迫,導致心靈和精神的異常。
4.小鎮居民的誤解
艾米麗是那個時代的犧牲品,各種各樣的理由都可以讓她瘋狂和極端。她的鄰居經常對她的判斷不夠準確,大多數人都誤解了她,給她太多壓力,幾乎將她逼到崩潰的邊緣。許多居民認為她很奇怪,不能理解她的行為。他們都認為艾米麗太高看自己,對人冷漠,從不交任何朋友,但很少有人能夠真正理解她的內心。很多人認為她是一個傲慢的女孩,認為她應該知道自己目前的地位,她的家并不像以前一樣繁榮了,傲慢對于艾米麗就是一種奢侈。最后,當居民發現巴倫的尸體在她的床上時,只有在那個時候,他們才替她難過。
(二)內因
1.父親對艾米麗的控制帶來的影響
艾米麗的父親認為孤立女兒是保護她的最好方法,所以他拒絕了所有上門求婚的年輕人,他的教育是不正常的。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年復一年,她的父親對她的控制已經成為一種習慣。她已經忘了如何戰斗,如何反抗。她在每一個方面都依賴他的父親,她被關在她父親營造的無形的塔里面,不接觸外面的世界。在她父親的變態管理下,她甚至沉默得像一個仆人。艾米麗是一個很可憐的人,也許她知道有些人關心她,但她關閉她的感情,排斥和拒絕別人的關心。事實上,艾米麗身上也有很多寶貴的品質,只要她打開自己的心扉,人生可以燦爛如玫瑰一般。
2.艾米麗自身的性格特征
艾米麗的性格比別人更加極端,她是一個古怪的、傲慢的淑女。由于自己的出身,她認為自己始終是優越于別人的。另外,人們可以看到艾米麗是特別孤立的人。她很少離開那座令人毛骨悚然的房子,她不僅不與人溝通,也很少在戶外行走,這在別人的眼中是很奇怪的。她不僅是一個孤獨的人,也是一個很固執的人。此外,艾米麗缺乏歸屬感和安全感。她只相信自己,她唯一的仆人也是啞巴,她害怕那仆人泄露她的秘密。由此可以看出,除了她自己,艾米麗不相信任何人。
三、結語
《獻給艾米麗的玫瑰》是福克納最經典的短篇小說,講述了南方哥特式的聳人聽聞的一個謀殺故事,作品有力地表現了不同價值觀念的沖突,揭示了衰亡的舊秩序同新秩序之間的尖銳矛盾,展現了“約克納帕塔法”神話王國的獨特人文景觀。艾米麗這一悲劇形象的典型意義在于揭示了落后、非人性的民俗文化在文明的現代化面前崩潰的必然性,文明取代野蠻、進步戰勝落后的不可抗拒性。
(大連理工大學城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