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瀟姝
【摘 要】 隨著PPP模式在我國的大力推進,在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領域當中,考察該模式的合理性、可行性越加受到重視。引入物有所值評價可為項目決策提供科學支撐,VFM評價已成為PPP項目的重要內容。我國VFM評價起步較晚,財政部頒布的PPP物有所值指引目前還存在諸多不完善之處,充分學習和借鑒其他國家的經驗實現我國VFM評價的發展和完善很有必要。VFM評價方法包括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在項目決策過程中將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綜合,可得到更為客觀的評價結果。
【關鍵詞】 PPP項目 物有所值 定性評價 定量評價
引 言
PPP是(Public -PrivatePartnership),譯為“公私合伙制”,指公共部門通過與私人(私營)部門建立伙伴關系提供公共產品或服務的一種方式。首先,該種模式定義了這種合作關系是關系性的契約形式,契約實現的是公共需求目的,而非單純的商業利益關系;其次,這種合作的實現需要長期的、有效的公共政策或制度規范作為保障;最后,該模式明晰了公共部門和私人部門的合作基礎是共有產權關系及合作期間的資源配置、風險共擔和利益共享。
物有所值評價是指組織運用其已有的及潛在的各種可利用資源所能取得的長期最大利益。按照能否或是否適宜貨幣化衡量,可分為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評價的結果對項目決策起著指導性意義。定性評價具有一定的主觀性。定量評價相對客觀,同時具有更為明確的程序,通過對PPP項目的全生命周期內政府支出凈成本現值和政府傳統采購模式的凈成本現值進行比較然后得出結論。目前國內還缺乏相應的財務指標體系的歷史數據作為參考,因此數據的取值依據不充分,要進行客觀全面的定量評價相對困難復雜。
1.定性評價方法
1.1定性評價方法存在的問題
(1)VFM定性評價與可行性研究的區別及聯系不清:兩者在用途及流程上存在明顯差異,可行性研究用于判斷項目是否可行,是立項的依據;VFM評價是在可行的基礎上判斷項目是否采用PPP模式的依據。兩者的聯系在于可行性研究過程中產生的各種成果可為VFM評價提供參考。
(2)評價指標內容不完善:現階段我國的評價指標數目偏少,同時大多關注于項目自身因素,對關于環境、政策影響、社會效益等外部指標不夠重視,以此其指標不具有全面性。同時,對指標的劃分交委粗略,應對其需要細化的指標進行合理的調整。
(3)評分標準的要求不明確:目前,我國不僅在相關文件中缺乏評分標準的具體設計,而且將評分標準交于實施方自行設置。如此設置會導致各實施方所設置的評分標準不統一,甚至可以自行調整評價結果,導致VFM定性評價流于形式。
1.2定性評價方法改進措施
(1)調整并豐富指標內容:評價指標是VFM定性評價的核心內容,在VFM評價發展較早的各國中都提出了數十項指標,內容較為完善合理,對我國具有借鑒的作用。
(2)構建合理的評價標準和權重體系:評價標準和權重體系是VFM定性評價中的重要內容。我國應當在現有的指標內容基礎上,著重豐富評價方法部分的內容,設計具有行業特色、科學適用的權重體系,從而提高VFM定性評價的合理性。
(3)完善指導性文件:VFM定性評價發展在我國還處在前期新興時期,這一階段中政府部門、咨詢單位和社會資本都對其有一定的認識,但缺乏實踐經驗,由此迫切需要相關政策對評價的實施進行全面指導,因此必須盡快完善政策性文件。
(4)結合現有評價建立完善的體系:結合我國實際,可以看出除了VFM之外,還有許多發展成熟的評價,應積極將VFM評價與現有各項成熟的評價進行歸納整合,建立合理的定量評價流程,形成更加完善的評價體系。
2.定量評價方法
政府部門比較值(Public Sector Comparator,PSC)指在全生命周期內,政府部門采用傳統采購模式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的全部成本的現值。PSC值組成包括設計、建設、運營維護及更新改造等所有成本費用,在此基礎上,對投資的風險進行量化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對PSC結果考慮風險因素并進行調整。
政府支出成本的凈現值(PPP值),指私人(私營)部門按PPP模式實施項目,包含投融資、設計、建設、運營維護及更新改造等全生命周期所發生的所有成本。一般情況下,就是在PPP模式下私人(私營部門)在最優報價的基礎上進行成本調整得到的結果。
通過PPP項目全生命周期內政府支出成本的凈現值(PPP值)與政府部門比較值(PSC值)進行比較,可得到結論。根據物有所值評價要求:若PPP值小于或等于PSC值的,通過定量評價。
3.總結
財金[2015]167號發布的《PPP物有所值評價指引(試行)》文件中提出現階段以定性評價為主,鼓勵各方開展PPP項目的定量評價。由本文可知定量評價需要依靠大量的數據支撐,同時,參數選取應大量參考實踐過程中的數據。目前,我國迅速對其綜合信息平臺進行建立,數據庫將得到逐步完善,以此解決數據不充足和沒有參考價值的問題,同時通過實踐摸索總結出了更為完善的方法,定量評價將成為物有所值評價體系的核心內容,并為公建公營項目提高投資效益提供理論依據。
【參考文獻】
[1] 閔宏東.物有所值定量評價在PPP項目中的應用分析[J].金融經濟,2016(6):82-84.
[2] 吳洪樾,袁競峰,杜靜.國際PPP項目物有所值定性評價及對我國的啟示[J].建筑經濟,2017,38(3):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