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綠水留不住農民離鄉的腳步

要讓農村富,關鍵是要讓土地和農業真正能夠積累財富;要讓農村美麗,關鍵是要讓農民和農業的生命力在農村得以延續。
最近兩個月,我一直在各地考察,主要的考察對象是云、貴、川的農村以及與農村臨近的鄉鎮。我的最大感覺是:山區的鄉村的確美麗,滿目青山綠水,風景如畫,但生活在那里的人卻越來越不愛自己的家鄉——農村空殼化趨勢越來越嚴重。與美麗鄉村距離最近的縣域鄉鎮在城鎮化大潮中卻發展很慢,缺乏人氣與吸引力。我發覺,美麗鄉村與新型城鎮化在很多地方是被割裂的,而找到它們的結合點成為我一路的思考重心。
毫無疑問,與劣質空氣彌漫、人們疲于奔命的大城市生活相比,中國的農村,尤其是云、貴、川的無數山村,仍然是美麗的,但那里的農業繼續積累財富的空間急劇壓縮。村鎮發展與財富中國還有很大距離,越來越多的農村空殼化,無數的農民背井離鄉,在他們的心里,家鄉還美麗嗎?中國上上下下都在談新型城鎮化,但在越來越多的大城市無數的高樓大廈拔地而起的同時,很多與山村最近的縣域鄉鎮卻依然貧窮落后,幾十年間變化都不大,它們在農民心中的地位也日趨下降。我們要建設新農村和新型城鎮,要平衡城鄉人口,但農村和農民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卻不斷下降,市場化大潮讓眾多農民背井離鄉。沒有了年輕人的農村,再美麗也不是夢;沒有人氣的鄉鎮越來越多,這似乎并非城鎮化道路的初衷。
最近兩三年,我國的農業產值占GDP的比例一直低于10%,更值得深思的是:越是美麗鄉村最多的山區縣市,農業產值占比越低,有的甚至低于5%。剪刀差曾經是桎梏,現在卻成為鞭子;如果說以前的農民是被困在土地上,現在又是什么讓他們驅遠離家鄉。
客觀地說,現在的農民生活水平比以前好了,但相對的貧困還是客觀存在的。與城市相比,很多農村以及絕大多數農業勞動已經不再具有積累財富的能力,美麗鄉村與財富社會越來越遠,即使再美麗,也僅僅是山水風景罷了。多年來,通過加速工業化、城鎮化的方式,大中型城市吸引了不少農村剩余勞動力,這樣的做法,相對只增加了一部分農民收入,但卻成為延續甚至擴大剪刀差的理由。如果他們在農村看不到希望,只會使更多的農民選擇背井離鄉。更重要的是,農村以及農村鄉鎮的教育資源、醫療資源、文化資源等,與城市的差距越來越大。農民依靠農業勞動不僅不能積累財富,也很難使他們的后代改變命運,更不要說像城里人那樣享受醫療保健、樂在鄉村了。只有青山綠水的山村,難談美麗。沒有財富機會,沒有成才機會,美麗與希望背離,再美的家鄉也不美麗!
很多人都在談“中國夢”,談“美麗”鄉村,談新型城鎮化,但孤立地談“美麗鄉村”或新型城鎮化,結果只能是把這兩者的關系撕裂,很可能把路走歪。而我以為,美麗鄉村與新型城鎮是一個整體,應該聯系在一起考慮,而將這二者結合起來的關鍵點就在“耕、讀”二字。農村還是要以農業為主,要讓農村富,關鍵是要讓土地和農業真正能夠積累財富;要讓農村美麗,關鍵是要讓農民和農業的生命力在農村得以延續。想讓一代代農民自愿地留在農村,不能靠拴,而要靠“耕”和“讀”,前者能致富,后者能成才。讓農民和其子弟看到實實在在的希望,讓他們擁有積累財富和改變命運的能力,這樣他們才會愿意留在農村;讓鄉鎮成為村落的中心,成為農民子弟接受優質教育和醫療保健的中心,這樣的鄉鎮才有人氣,才具有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古代的耕讀社會之所以能夠延續,關鍵在于農業具有積累財富的能力,農民子弟能夠有閑,能夠在家獲得相對優質的教育。有“耕”有“讀”,才有美麗鄉村;有了眾多的美麗鄉村,才會有一個個美麗鄉鎮。
而要讓農民在農村可以改變命運,更關鍵的是“讀”。古代的耕讀社會是以宗族為中心的,生產在農村,教育也在農村,自然發育繁衍,無數的名人在農村產生。今天的 “讀”可能要大變化,要創造條件讓農民子弟走出鄉村——農村鄉鎮可以成為初等教育中心,這很可能是鄉鎮存在的最大意義。農民子弟離土不離鄉,讓新型“耕、讀”文化將美麗鄉村與新型城鎮化建設結合在一起,實現“富在農村,學在農村,美在農村,樂在農村”。要看務農的農民能不能供得起子女讀書,這些孩子能不能靠“耕、讀”改變命運,最直接的指標是農村鄉鎮學校能不能為高等教育輸送更多的人才。
希望與機會是相輔相成的,它在農村,農村才美麗,它在鄉鎮,鄉鎮才能聚集人氣,才能逐漸地演化為一個個千姿百態的新型城鎮——建設美麗鄉村和提升農村鄉鎮人氣是防止城市化道路偏離的必然選擇。
改革開放以來,“三農”問題一直是國家發展的核心問題,如何提高農民收入又是“三農”問題的核心。過去想了很多辦法,比如發展鄉鎮企業,比如向沿海地區和城市輸送農民工等,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我認為,現在還要在“耕、讀”二字上想辦法,做文章。
習近平主席最近提出: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他的話,主要針對的是生態文明。但要建設美麗中國,關鍵是要有更多的美麗鄉村,要把生態文明與物質文明在美麗鄉村這個點上結合起來。美麗鄉村不僅要有青山綠水,要有耕讀社會,還要形成財富社會。要逆轉多年來億萬農民背井離鄉的大潮,就要堅決地逆轉農村與城市的“剪刀差”。從這個意義上說,逐步提高甚至快一點提高農產品價格可能是當務之急。新農村建設離不開新農民,新型城鎮化建設不能落下農村和農民。城市尤其是超級大城市是新一代青年人的夢想與希望所在,“美麗”鄉村也應該成為新一代青年人的夢想與希望所在。
青山綠水是未來中國的夢想與希望所在,新一代農民和現代農業將保住青山綠水。耕讀社會是青山綠水的一部分,也是財富的一部分。美麗鄉村與新型城鎮不是口號,更不是炒作題材,需要腳踏實地想高招,辦實事,需要政府做出實際行動,讓中國的鄉村變得越來越美麗,讓中國的鄉鎮越來越有人氣,讓美麗鄉村與新型城鎮化道路完美巧妙地結合在一起。
(何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