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農藝農機融合輕簡栽培現狀及發展策略(三)
(二)機播花生缺苗短壟,肥料效率低
近年來,隨著花生播種機的不斷改進和完善,極大地減輕了農民的勞動強度,提高了作業效率,絕大多數的花生播種機可以一次性完成開溝、播種、施肥、噴藥、覆膜和覆土等農藝技術要求,但作業質量離標準化栽培還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現在排種不勻、深淺不一,施肥淺而集中、缺乏定量控制等,導致缺苗斷壟,肥料利用率低,生育后期爛果,直接影響花生的產量和品質;特別是在施肥方式上,現有的花生播種機采用的是集中施肥的方式,不利于花生根系對肥料的吸收和利用,肥料利用率低,也不利于花生的豐產豐收,尤其是肥料量過大容易造成爛種、燒苗和爛果。
(三)花生收獲機械收獲性能有待進一步提高
國內的花生收獲機械種類較多。按功能完善程度,花生收獲機分為3類:一是花生挖掘機,僅能完成花生挖掘作業,沒有分離泥土和鋪放的功能;二是花生挖掘收獲機,可以完成挖掘、分離泥土和鋪放田間等多項作業;三是花生聯合收獲機,能同時完成挖掘、分離泥土、輸送、摘果、清選、集果等多項作業,是功能最完備的花生收獲機械。花生挖掘犁的結構非常簡單,與小四輪拖拉機或手扶拖拉機配套使用,缺點是功能較為單一,不能滿足花生收獲中多環節的機械化作業需求。花生收獲(挖掘)機較挖掘犁在功能上有了較大的提高,可以一次完成花生的挖掘、抖土和鋪放等工序,但仍需人工撿拾、摘果。目前,我國花生聯合收獲機械的研究設計還處于初期發展階段,大多數機具仍存在工作效率低、功率損耗大、撿拾率不高、蔓秧纏繞等問題。同時花生的品種、株型、土壤質地和水分狀況、殘膜等均制約著花生收獲機械的快速發展。
目前國家對糧食作物的農機和良種補貼支持力度很大,而對花生這種小作物重視程度不夠,資金投入不足。國內花生機械化收獲設備制造企業多為弱小企業,大企業介入少,研發資金短缺、自主研發能力弱,工藝工裝水平差,企業間存在低水平重復、相互模仿等現象;行業間亦缺乏規劃和合理分工,各自為戰,嚴重阻礙了花生農機農藝的融合,限制了花生收獲機械的研發。
(四)摘果種子脫殼機械莢果或種子破損率高
花生摘果機可分為半喂入式和全喂入式。目前半喂入式花生摘果機作業適應性強,干濕花生蔓均可以,摘果過程消耗功率小,可與小型拖拉機配套使用,對花生蔓破壞小,摘果后的花生蔓整齊,可直接作為畜牧業的優質飼料;缺點是作業效率偏低,容易出現漏摘和重復摘果現象。而全喂入式花生摘果機質量輕便,轉移方便,操作人員少,生產效率較高,但全喂入式花生摘果機也存在功率消耗大、摘果不凈、果蔓分離不清、果實破碎率高等問題。目前花生脫殼機主要是用來脫殼后加工成花生仁后加工出口或買賣,生產上專門的花生種用脫殼機很少。種用剝殼機加工過程中存在破損率高、種皮脫落、種子發芽率低等問題,需要進一步改進。
(一)加大政府資金和科研投入
我國花生收獲機械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研發、成果轉化、試驗示范及推廣等方面都需要大量政策引導和資金投入。一直以來,各級政府對糧食作物生產機械化的重視程度普遍要高于花生等經濟類作物。隨著國家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實施,農機生產企業以及花生種植戶對于農機的生產和應用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花生機械化栽培經歷了由簡單農具的使用到現在聯合耕作作業的多個發展階段。由于花生收獲機械尤其是花生聯合收獲機結構復雜、制造難度大、成本高,售價也相對高,建議各級政府對農民購機、用機給予財政補貼和貸款支持,充分發揮補貼政策的導向作用,最大限度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引導農民走上花生全程機械化的道路。
(二)優化產業布局,實現花生的規模化和標準化生產
目前我國花生種植田塊小而分散的局面已經嚴重影響到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進程,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已是發展機械化農業和現代農業的根本要求。土地面積擴大后,農業機械的優勢將得以顯現,花生種植才能更加規范化和標準化。花生生產各地按產業化、區域化安排花生種植,建立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加大對花生種植大戶、家庭農場經營者培訓力度,提高他們的生產技能和經營管理水平。充分發揮他們的輻射帶動作用,實行統一布局、統一供種、統一田間管理、統一收獲,實現花生農藝農機緊密結合。
(三)多學科、多領域專家通力合作
農藝專家在以高產、高油等傳統指標為育種和栽培目標時,也應從機械化收獲角度出發,加強培育株型直立、結果范圍集中、果柄強度大、適收期長的花生品種;同時考慮采用與花生機械相配套的種植模式。農機專家在研發機具時應與農藝專家互動交流,對花生品種和栽培制度提出相應要求,盡可能提高機具對農藝的適應性。農機要以符合農藝要求為目標,而農藝也要以農機為依托,為適應機械化作業的需求而做適當改變,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業現代化的發展。現代花生生產要求農藝和農機部門必須擯棄傳統思想和認識,調整農機農藝研究理念、相互依托、相互適應、緊密結合、融為一體,共同為提高花生生產的機械化水平,實現花生生產的現代化而努力。
(四)加強頂層設計、完善組織協調
花生農機農藝融合需按照2020年農機化發展目標,科學規劃、組織和實施。成立專門的組織機構進行頂層設計,加強管理部門相互協調、科研單位聯合攻關、推廣機構相互協作,建立農機農藝融合的協調機制。統籌協調解決農機化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協同農藝農機部門制定花生農藝農機融合輕簡栽培技術規程,認真組織實施。
(萬書波 吳正鋒 王才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