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妤+胡藝凡



摘 要:新聞,作為依托互聯網等媒介為載體獲得蓬勃發展的一個行業,它的教育工作,隨著網絡發展不斷進行調整,由早期的新聞教育向更廣泛的傳播教育擴張。本次調查在英國衛報于2016年選出的新聞專業排名前十的院校和QS世界大學2016排名前150的院校中進行,通過分析這些院校的課程設置和學業要求,結合相關文獻和各大學官方網站上所展示的課程內容,對互聯網時代新聞教育的改革進行研究。目前,英美大學的新聞教育主要在三個方面進行了較大的改革。
關鍵詞:新聞教育;媒介融合;新聞采寫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7)07-0168-03
一、注重大學科的交叉融合
在互聯網時代,新聞涉及到了各種專業和學科。單薄的新聞學教育不足以支撐起信息爆炸時代下的讀者需求。以英國新聞專業排名前十的大學為例,近年來,新聞專業的學生需要修習的課程涵蓋了法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多門人文學科,跨專業課程的數量甚至超過了新聞課程。
美國新聞與大眾傳播教育認證委員會(ACEJMC)的認證標準明確提出:新聞和大眾傳播專業的學生應獲得除專業理論課程外的廣泛的人文和科學知識,課程中的75%應來自于新聞和大眾傳播課程以外的課程知識[1]。
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為例,該學院只開設為期一年的碩士課程,但是區別于普通院校將新聞專業歸于人文課程的做法,他們將研究領域細分為了藝術類、音頻類、廣播類、業務類、數據新聞、紀錄片、國際新聞、調查、多媒體、政治、科學類和寫作這12大類。畢業于該校的學生可以獲得M.S理學碩士學位和M.A文科碩士學士,理學碩士課程重在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考的能力,該校提供了數據挖掘,數據處理等方面的課程,使得學生們擁有收集數據和分析數據的能力,讓新聞不止是事實的告知,同時還可以對事件的深度進行探究,提供科學的,讓人信服的依據。
二、積極應對媒介融合對于新聞采寫的影響
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簡單來說就是傳播媒介的一體多能化,這個概念最早由美國馬薩諸塞州理工大學教授浦爾提出,是指將不同的媒介形態“融合”在一起,產生“質變”,形成一種新的媒介形態,如電子雜志、博客新聞、新聞客戶端等等,現今,人們將媒介融合的范圍引申的更加廣泛,將一切媒介及其有關的要素囊括進來,不僅包括媒介形態的融合,還包括媒介功能、傳播手段、所有權、組織結構等要素的融合。
目前,世界已進入資訊多樣化時代,人人都可以成為信息的傳播者和接受者。媒體人需要更加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才能夠適應媒介的多樣化。為此,大部分英美新聞院校都已推出基于媒介融合或者與媒介融合相關的課程。以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新聞學院和密蘇里大學新聞學院的新聞寫作課程為例。高校的新聞寫作內容大致分為了兩部分,一是新聞報告寫作,二是新聞寫作。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將這兩種課程分為了線下和線上兩部分。
該課程設計與大部分院校的媒介融合課程相同,在某些大學,比如紐約大學,還開設了新聞的文學課程,通過對文學著作的學習來獲取城市報道的經驗。總的來說,高校的媒介融合課程總體有以下特征:(1)更加重視新聞六要素的作用,尤其是新聞標題和導語的寫作得到了進一步的重視,并且強調要在短時間內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2)拼寫、語法與網絡寫作規范內容進入網絡新聞寫作的教學內容中,同時加強新聞“故事板”,新聞數據等在新聞中的應用,注重新聞的完整性和說服力;(3)由于網絡新聞目前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因此“網絡新聞報道”的教學內容設置了許多與紙媒共同的內容,其中包括:統計學、基礎數學與計算機輔助報道等;(4)負責教學的教授在課程中也更加強調新聞概念,而不是簡單的軟件技術的使用。
在媒介融合上做的比較好的主要是美國的密蘇里大學。它于2005年專門開設了一門媒介融合的課程,根據美國密蘇里大學新聞學院高級社會研究中心主任孫志剛博士的受訪資料來看,“關于媒介融合,密蘇里新聞學院的做法是結合網絡新聞寫作和新媒體寫作方面的內容,保持傳統的同時也要與時俱進,每一門與傳播有關的課程,必須上媒介融合原理這門課。同時,老師們授課也要求媒介融合,就是要求上每一科的老師都要在自己的課程中融入新媒體和媒介融合的概念。[2]”
這些院校的媒介融合課程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非常注重學生的多平臺寫作能力,并將這種能力作為最終學生成績是否優異的重要考核標準。
三、注重實踐,實行精細化教學
新聞傳播專業方向課程方面,密蘇里新聞學院實行精細化教學,將一門課程按不同的方向細分,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課程選擇。以新聞報道類課程為例,該校開出的課程有:新聞報道、中級新聞報道、新聞編輯、互動寫作、信息圖表應用、科學/健康/環境寫作、評論寫作、社論寫作、高級寫作、宗教報道與寫作、健康報道實務、計算機輔助報道、調查性報道、財經報道、國際問題報道、參與式新聞、社區報紙、融合媒體報道、新聞編輯、融合媒體編輯和制作、融合媒體報道編輯和市場等等,課程幾乎涵蓋各類新聞報道與寫作。
而密蘇里新聞學院之所以聞名于世,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它的“密蘇里方法”,它擁有9家媒體和廣告公司,數量高居全美高校新聞專業之首,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實習資源。這些媒體本身的專業性也保證了學生實習的質量,比如《哥倫比亞密蘇里人》這種面向社會的雜志,印刷版一周五刊,網絡版則是每天出版[3],迫使密蘇里新聞學院們的學生必須有能力高效地產出有價值的新聞。同時,學院對于實習的管理非常嚴格,以小時計算學生的實習時間,填寫小時日志,同時在實習期間完成由實習部門發送的自我評估表格。密蘇里豐富的實習資源和嚴格的審查機制使得它能夠確保從這里走出的每一個學生都有能力勝任畢業后他們將要面臨的工作。
四、在師資的選擇上注重老師的從業經驗和國際化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