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如火如荼
隨著物聯網、無線通信、云計算等技術的發展,與未來生活息息相關的智能家居開始進入科技巨頭的視野:谷歌收購Nest,蘋果推出HomeKit智能家居平臺,三星收購SmartThings智能家居平臺;國內的情況同樣如此,京東搭建JD+平臺、海爾成立U+平臺、小米推出智能家居套裝……
科技巨頭你爭我趕的加入,讓不少小型企業加快了搶占智能家居市場的步伐,各種智能產品層出不窮,智能開關、智能插座、智能燈泡、空氣質量控測器、空氣凈化器、恒溫器、煙霧探測器等紛紛問世。
同質化問題日趨明顯
看似繁榮的行業背后,問題也越來越多,許多企業不重視技術創新,走上了產品同質化的道路。
所謂“同質化”,是指同一大類中不同品牌的商品,在性能、外觀甚至營銷手段上相互模仿,以至逐漸趨同的現象。仔細觀察,我們不難發現,智能家居產品雖然種類很多,但同質化、山寨化問題嚴重。不少小企業干脆奉行“拿來主義”,“復制,粘貼”別家企業的設計。除了系列產品的復制外,大多智能家居產品標示的功能,就是智能燈光控制、家電控制、智能背景音樂、家庭影院系統等,缺乏推陳出新。
技術發展瓶頸,是智能設備同質化嚴重的主要原因。市面上的智能設備,主要通過WiFi、ZigBee、藍牙、紅外等這幾種技術來控制電器開關。設計上都是將電子產品的開關放在APP上,實際上是一種偽智能。缺乏創新精神導致產品雷同,也已逐漸成為智能家居發展道路上的“絆腳石”。
同質化影響行業良性發展
產品同質化加劇企業間互相競爭。面對一定的市場容量,企業紛紛通過各種手段壓低價格,以獲取競爭優勢。只是這種方式很難吸引消費者,反而抑制了潛在用戶的需求,都是智能插座,消費者卻不知道他們有何區別,價格迥異的同類產品,也讓人很難看出差異。用戶體驗度跟不上,導致消費者遲遲不愿出手。
除了產品同質化,服務同質化、渠道同質化、品牌營銷同質化的現象也比比旨是,致使整個智能家居行業陷入“同質化”的怪圈。要改變這種現狀,核心問題就是研發和創新。
科技創新才能改變現狀
智能家居包含的模塊非常多,有硬件、芯片、軟件、通信、云計算、大數據處理等方面,這一切的背后都離不開強大的研發能力和創新能力。面對同質化嚴重的現狀,許多家居企業也在積極尋求突破口,用專業的研發和技術武裝自己。然而,在智能家居行業還沒有相關規則約束的當下,解決同質化、山寨化問題的最好辦法,是企業不斷創新,積極尋找新的突破口,掌握獨一無二的核心技術和專利。企業要斷絕被抄襲很難,最有效的一個辦法就是不斷推陳出新,用專利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目前,我國智能家居行業的相關專利非常缺乏,反映了智能家居企業創新能力缺乏的普遍性問題。智能家居企業只有回歸到科技創新的層面來,才能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
從政府的角度,需要制定統一的標準,規范整個智能家居市場,以達到企業之間公平、健康的競爭,推動國內智能化產品行業穩定和有序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