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紫荊谷創新創業發展輔導中心舉辦的首期“傳承與創新”研訓營近期圓滿結束,30位來自工商界的港澳臺僑青年、中小微企業主和“創二代”參加了為期10天的研訓營課程和考察。
課程結業典禮在上海交通大學浩然高科技大廈舉行。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吳旦、香港經緯集團副主席陳亨利、海外教育學院院長劉牧群、海外教育學院理事長嚴良瑜和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香港經緯集團、香港中國商會、紫荊谷創新創業發展輔導中心、港澳臺僑工商界、專家學者以及交大校友代表出席結業典禮,吳旦給學員們頒發了結業證書。
眾所周知,港澳臺地區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的戰略支點,在推進“一帶一路”戰略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此次“傳承與創新”研訓營是上海交通大學呼應“雙創”,服務“一帶一路”,共謀兩岸三地繁榮發展的契機。
吳旦表示,此次開班的“傳承與創新”研訓營針對學員在傳承、轉型、創新、開拓等領域需求,以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定制化課程為特色,從解讀中華文化獨特性切入,把握國際格局調整為基礎,以青年同道深度互動為平臺,以特色企業參訪為契機,通過完成一系列創新創業教育實現研訓目標,幫助港澳臺僑工商領英了解中國發展趨勢,把握發展機遇,融入發展大潮。
陳亨利表示,“當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逐步落地,粵港澳大灣區即將迸發新的科創活力,創新創業已成為時代進步的新動力。在這一背景下,紫荊谷應運而生。”他同時補充,“本期研訓營今天就要結束了,但紫荊谷會繼續通過和高校共同建立的創業導師庫、學員庫、項目庫,持續為大家提供服務。”
追尋文化歸屬感 共謀兩岸三地繁榮
為深入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配合國家“十三五”規劃提出的“支持港澳中小微企業和青年人在內地發展創業”和“支持內地與港澳開展創新及科技合作”,2016年4月,由香港中國商會牽頭,經緯集團發起成立“紫荊谷發展中心”,并且與內地11所著名高等院校合作,依托高校各自的學科優勢,設立“紫荊谷創新創業發展輔導中心”,為港澳臺青年、海外華人華僑青年,包括內地的部分“創二代”,提供一個學習、交流、合作的平臺。
希冀通過這次學習,不僅能開創以香港青年企業家為主的青年商業領袖成長新路,鼓勵他們發現內地商機,接好家族企業的班,傳好家、國文化的脈。
考慮到青年企業家拓展人脈的需要、偏好場景教育的特點,在傳統課堂教學的基礎之上,課程結合參訪與社交的教學形式,形成“教學、參訪、社交三結合”,不但為學員提供“經濟+技術+文化+政治”全方面知識架構和邏輯,也讓學員的學習形式更活潑、體驗更豐富、見識更廣博。
破冰之旅—世界咖啡
在開學第一天的晚上,研訓營的導師之一、學院教務長王良志與學員進行“世界咖啡”。將30個學員分五組,每組推選一個組長,就所選定的問題討論10-30分鐘(第一輪30分鐘,其余4輪依次為20-15-15-10分鐘),組員輪換,繼續討論。全部結束后,組長上臺總結分享,其他人可以補充。“世界咖啡”的環節不僅讓學員增進了對彼此的熟悉和了解,也讓學員上了 “聆聽和分享”的第一課。
探索“零號灣”的創業創新模式
“零號灣—全球創新創業集聚區”是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政府、上海地產集團合作的創新創業培育平臺,主要培育和孵化科技型創業企業,通過搭建完整的創業服務平臺和成長培育生態體系,吸引和凝聚國內外高校在校生、校友以及青年教師入駐創業。
5月19日下午,零號灣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志剛對“零號灣”的緣起、發展、組織概況、入駐公司等情況作了全面的介紹,并分享了幾個創業項目。
追溯“新天地”的前世今生
5月20日,研訓營的導師之一沈夏珠博士,給同學們上了“中國道路的傳承與創新”一課,并帶著學員一行來到了位于新天地附近的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激勵大家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構建促進中華民族團結進步的命運共同體和國家繁榮富強的利益共同體。
從一大會址出來,瑞安房地產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周永平向學員講起“新天地”和上海石庫門文化傳承與創新的前世今生。
來自香港的學員黃鉅煒表示,來上海交通大學紫荊谷“傳承與創新”研訓營之前,他并沒有多少期待,但是來了之后,他發現這10天的課程每一天都充滿驚喜,比想象中好很多。尤其是他自己經營的企業在發展中遇到了瓶頸,通過課程的學習和跟老師同學的交流,他對解決這些困難有了新的思路。另一位香港學員邵英瑋表示,上海交通大學紫荊谷研訓營,無論在課程的設計還是師資的陣容上,都讓人耳目一新。通過課程的學習,他對國家的歷史和政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加堅定了他來內地發展的決心和信心。據悉,上海交通大學紫荊谷創新創業發展輔導中心“傳承與創新”研訓營第二期已經開放招生,預計在今年9月14日至23日開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