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莉
以Fintech為代表的新生力量正影響著全球支付行業的格局和演變,它們的參與催生了創新金融業務模式,拓寬了傳統金融服務的邊界。
晚上10點左右,Chris Boncimino到北京的一家便利店里買東西,在結賬的時候,他前面排了十幾個人,但是隊伍的前進速度讓他非常吃驚——每個人都把手機里的二維碼界面準備好,一個一個刷過去,很快就完成了結算的動作。
Chris是Visa亞太區高級副總裁兼數字支付合作策略部負責人,當時他到北京出差,特別想想觀察一下中國市場的支付情況。在他看來,中國市場是未來支付的橋頭堡,現在支付習慣的培養和消費者教育在中國已經做的很好,可以引領移動支付和數字支付的未來。
另外,以Fintech為代表的新生力量正深刻地影響著全球支付行業的格局和演變,他們的參與催生了創新金融業務模式,拓寬了傳統金融服務的邊界。而Visa正在不斷從傳統行業轉型為數字公司,轉型的一大體現是開放和平臺化。
“我們的核心競爭力在哪兒?在于開放平臺,我們要好好地把平臺做出來。” Visa大中華區總裁于雪莉說,“不管你是什么公司,只要你想做支付,我們都愿意跟你合作,而不是我們獨家來做這些事情,Visa轉型的目的就在這里。”
為了加速跨界合作,以及面向未來的支付創新,Visa推出了一項全球創新創業支持計劃Visa “創無限”創新大賽(Visa Everywhere Initiative)。這個大賽本身就是一個開放式平臺,旨在幫助創業型公司,引導他們對下一代創新支付應用進行開發。大賽自2015年在美國發起后很快推廣至全球,成為一個全球性項目。今年4月,Visa在北京啟動了2017年度Visa“創無限”創新大賽中國賽區的比賽。在之后的一個多月的時間里就收到參賽者提交的215份創新方案和商業計劃書。
平臺
這是Visa第六次參加MWC上海展會,但是展臺與以往相比卻大相徑庭,少了往日自己的產品解決方案展示,增加了很多更加新鮮的面孔。比如,緊挨著樓梯的展臺上陳列的手表就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這幾款智能手表來自出門問問。
這家一直關注人工智能和物聯網、可穿戴技術的公司,C輪獲得谷歌的獨家投資,且很早就進入了Visa的視野,后者對與其在可穿戴支付領域展開合作有了很大的興趣。
今年,在出門問問舉辦的黑客馬拉松比賽中,也設立了屬于Visa的企業特別獎項,同時還參加了Visa的 “創無限”創新大賽,其提出的“基于智能語音交互的可穿戴Visa支付方案——Ticwatch”得到了Visa官方的認可,并在本次比賽上獲得“API經濟”命題的優勝獎項。
目前,出門問問與Visa的合作以參賽方案為模型,Visa將幫助出門問問進行后續的商業落地。這套基于智能語音交互的可穿戴Visa支付方案將賦予Ticwatch系列產品境外非接支付能力,同時還會接入Visa Offer Platform,根據用戶的LBS服務信息,為Visa用戶主動推薦優惠商戶信息。雙方還將就支付技術與可穿戴設備、語音交互AI的結合進行更多的溝通與合作。
另外,一層的互動區還隱藏了一個參賽方案。這個來自淳粹傳媒的“基于LBS構建內容互動促進Visa用戶境外消費”方案也是 “創無限”創新大賽決賽入圍選手。
據淳粹傳媒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個參賽方案脫胎于淳粹的一套系統化工具——“內容超級助手”。這是一個獨立的輔助內容生產模塊,主要包括內容速配和原創生產兩部分,能大幅提高內容運營團隊的工作效率和輸出質量;通過在內容中適當植入相關信息,也能引導用戶消費,達到雙贏。內容速配主要依托于數知媒大數據服務平臺,用于外部優質內容的匹配轉載;原創生產則通過數知媒撰稿系統儲備、標注、匹配行業達人、資深撰稿人,在系統內下單形成一條完整的原創內容生產鏈,解決內容運營團隊的原創難的問題。
的確,通過Visa可擴展、可連接的標準化、模塊化支付能力,展現Visa與金融機構及Fintech合作伙伴在物聯網、智能門店、可穿戴設備、智能語音交互、智能互動營銷與客戶忠誠度管理、普惠金融等領域的合作創新 (co-creation)。Visa開放的產品和數據API平臺也為從事人工智能、語音、圖像識別和用戶挖掘的創新公司,提供了豐富資源和可行性。
對于 “創無限”創新大賽獲獎企業的評選標準,Visa中國區產品及創新業務負責人侯雪銘介紹,第一個標準是API,要能利用好Visa支付相關的API、商業API為商業提供有價值的解決方案。 “協作便是一項很重要的因素,我們希望參賽者能夠利用Visa的能力去提供更多更好的有創意的想法。”第二是消費者互動,能夠提高跟消費者之間的客戶忠誠度。第三是能夠做好消費者推廣。第四是普惠金融,AR也可以被用來做普惠金融的場景體驗。
“隨著支付方式由卡片向數字支付演變,Visa的使命是確保每一個接入互聯網的終端設備,包括家電及可穿戴產品都能成為可實現交易的安全支付終端。”于雪莉說,“未來三年,全球將會有210億臺聯網設備。因此我們需要做好準備,建立全球化合作伙伴網絡和技術儲備,為支持物聯網時代和未來商務奠定基礎。”
為此,Visa去年宣布了一項重大轉型戰略——啟動Visa開發者平臺計劃 (Visa Developer Platform),這意味著Visa將開放我們的全球網絡VisaNet,把Visa的支付產品和能力以API的形式提供給業界開發者。“我們希望幫助更多的企業接入到Visa的全球支付網路中,使他們更加容易獲取Visa的安全支付標準和開發工具,以便把Visa的支付能力嵌入到自身的產品中。”于雪莉表示,VDP也標志著Visa將不再僅僅是一個產品與服務的供應商,而將成為一個開放平臺和安全支付模塊的“能力”的提供者。
另外,Visa在過去三年里在全球開設了5個創新中心,包括去年在新加坡開設的亞太地區的首個創新中心。Visa的支付專家、設計師和商業領袖通過探討商業“痛點”和“參與、體驗及交互”的聯合創新模式 ,以及為客戶提供Visa API和軟件開發工具包(SDK)。
安全
6月初,Visa在舊金山與13家新的合作伙伴簽約,促成他們加盟Visa令牌服務供應商 (Token Service Provider) 計劃。該計劃旨在為技術公司提供標準化的方案,開放Visa工具和服務的廣泛網絡,其中包括Visa令牌服務,以及集成、開發和市場營銷方面的支持。
隨著其他公司不斷開發和推出創新安全數字支付服務,推廣和部署符合EMVCo令牌標準的令牌服務就顯得尤為重要。令牌技術(Token)解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安全,第二是可以為商戶帶來確確實實的東西。侯雪銘補充說:“商戶數量越來越多,但每家的技術水準不一樣。我們不可能要求每一家都能做到要求那么高,那怎么辦呢?唯有用令牌技術去解決安全的問題,在安全問題解決之后,交易會越來越多,這樣給商家帶來的是確確實實的授權。不管你用何種支付方式接入,Visa在后面提供的都是統一的技術接口。”
而令牌的核心技術每個季度都會增加新的功能。據Chris Boncimino介紹,2014年9月,與Apple一起合作時就在令牌技術里加入一些新的能力和功能,比如 COF技術、 PAR和域限制。
“COF令牌源自Netflix在線直播網站,他們之前有幾千萬個賬戶,賬戶都有對應的賬號。如果系統被破壞或者發生數據泄露的話就會很麻煩,我們用COF的令牌技術替代了賬號,使之安全。用了COF之后,我們發現不僅是對Netflix來講是保障,同時在授權率方面也做的更好了。” Chris Boncimino說。
另外,對于商戶來說,他們不希望與客戶之間只存在交易行為,想要更多的互動,比如推廣、推送。這時候持卡人的卡號不應該作為一個標識,因為這種形式對消費者的安全是不利的;但如果用了PAR技術的話,交易時可以不用卡號,保證安全同時還可以把數據回饋到參與的金融機構,讓其在安全的情況下跟消費者產生互動。
而“域限制”是針對特定的域,特定的商戶、特定的用戶或特定的情景專程生成特定的Token,只有在限定的領域里才能使用。最直接的例子就是企業銀行卡,因為有些企業不希望員工去某些地方刷這張企業銀行卡,就會在卡片上加上特定的“域限制”。據了解,在過去的50多年來,已有幾百種場景應用了“域限制”。
對于競爭,Chris Boncimino直言:“我們早期將金融科技公司看作諸葛亮和周瑜的關系,而三年前開始則是共生的關系,到了現在,金融科技公司可以去補充大公司在速度方面的不足,大公司同時也可以反過來彌補小公司欠缺的東西,合作共生也是非常自然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