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
當技術重構了觀影體驗,影院生態也在發生變化。
在北京北三環馬甸的大中電器,白色鏤空設計的入口上方標注著另一個名字:國美VR影院。推開大門,在和賣場相鄰的一塊獨立區域里,有一處約300平米的影院。用白色3D打印材料制成的圓球VIP廳,像一個巨大的夢境。旁邊是可容納30人的普通廳。普通廳的座位之間用鐳射激光區隔,好似電影里的場景。在炫酷的科技感氛圍中,每個座椅上的HTC和三星的VR設備都在靜靜地等待著觀眾。
和傳統電影院按場收費不同,現在國美VR影院實現的是按小時收費,采取30元/1小時、50元/3小時、3小時以上收費90元的模式。你可以選擇看完一部10到20分鐘的VR電影之后,接著是玩一場游戲還是到影院門口的科技體驗區玩一玩其他的新潮產品。
不過,自6月開業以來,影院運營方北京悅誠視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悅誠科技)表示,正在探討改變收費模式,可能很快采用下午3點之前和之后的分時段統一票價,讓好奇的人們更能充分“親近”VR電影。
實際上,在VR熱浪中,國內外已有諸多影院開設了VR體驗中心。如何重新構造VR技術帶來的觀影體驗并借此營造新的商業模式,這才是VR影院需要思考的問題。
重構觀影體驗
現階段的VR電影技術特點決定了觀影需要佩戴設備,這就需要有人在觀影前進行設備的使用指導。而具有交互內容的電影或游戲內容往往還需要人們佩戴著VR眼鏡站立或行走,這對很多第一次接觸VR技術的人來說難免心生恐懼,容易在觀看過程中因為不知如何操作而需要幫助。這在實際中對影院的服務人員提出了要求。
與傳統的影院工作人員以引導為主不同,VR影院的工作人員除了要耐心地對觀影人員進行設備講解并在觀影過程中進行幫助之外,還要掌握片源的選擇。在國美VR影院,工作人員通過手中的iPad進行片源選擇和播放。
而內容才是VR影院發展的源動力。即將在國美VR影院上映的兩部VR電影《Invasion》和《Asteroids》,都是獲得日間艾美獎(Daytime Emmy Awards)等獎項的佳作。出品方是立志“成為虛擬現實領域的皮克斯”的Baobab Studio VR動畫工作室,三位聯合創始人分別為《馬達加斯加》導演Eric Darnell、Zynga公司前副總裁Maureen Fan以及曾在皮克斯公司擔任《玩家總動員2》技術總監的Larry Cutler。
根據悅誠科技CEO顧斌介紹,觀眾可以在這兩部VR電影中“扮演”角色,從而決定劇情的走向。在影片《Invasion》中,觀眾通過扮演“白兔”角色,可以實現與外星人溝通的重要任務,從而決定地球的命運。VR電影可以讓消費者變成一個創作者參與其中,并能邀請身旁的朋友一同加入,從內容上實現觀影的社交功能。
而借助后臺對觀眾,基于眼球追蹤技術和身體動作的數據,導演和運營方都能發覺觀眾的興奮點。這意味每一位觀眾虛擬體驗的結束,都是后臺數據的開始。比如,在運營42天之后,國美VR影院便得到了一個35歲以下、中青年男性為主的用戶畫像輪廓,偏好互動型的內容,對動畫內容評價好于360度VR內容。
顧斌認為,隨著觀眾數據的累計,在影院排片上也可以根據觀眾喜好進行片源選擇。悅誠科技在全球有20多家片源合作商,也在國美VR影院嘗試著恐怖、探險、動畫等多類型的電影播放。不僅是片源,事實上,以VR技術為代表的新電影民主主義浪潮改變了導演與觀眾之間的關系,也在改變影院的生態環境。
一些歐美VR影院則是更直接地參與到影片制造中。去年在歐洲建立最大VR體驗館的法國MK2 VR Cinema,不再滿足20分鐘之內的VR內容,今年開始跟中國的賈樟柯導演合作,計劃拍攝VR劇情長片。
今年1月才在美國洛杉磯開VR體驗中心的IMAX,在去年年底便設立了基金,將內容和開設體驗中心列為同樣重要的事情。由IMAX和硬件、媒體等戰略合作伙伴共同注資的基金,提出在3年內支持制作至少25項互動式VR 體驗內容。基金團隊會重點投資由好萊塢片方和導演合作的高端及現象級大制作,同時也會與游戲發行商及其他優秀的內容開發者合作。
IMAX Corporation首席執行官理查德·葛爾方這樣解釋這支基金的使命:“我們將充分借助與世界級導演和內容創作者們的廣泛合作關系,投資制作能打動和吸引更多受眾的VR體驗內容,充分把握包括IMAX VR體驗中心在內所有VR平臺所蘊含的機遇。”
尋求商業突破
如果說投資拍攝和現在各大院線投資產業鏈的模式依然有類似之處,在“片方-院線-觀眾”的傳統影院商業鏈條中,還在生長新的商業機會。傳統電影院以票房收入、電影衍生品以及賣店為營收結構。
在國美VR影院中,片方與院線之間的關系正在發生變化。借助悅誠科技的后臺系統,片方可以查看影片的上映情況、播放量等真實數據。而這有望徹底改變傳統影院生態中最為人詬病的票房作假問題,也可以在版權保護上實現更為透明的管理。
在觀眾與影院之間,新的消費場景正在被重新設計。在國美VR影院,觀影等待區被設計成了一個高科技產品體驗區,在這里可以和機器人互動,使用3D打印筆,還能玩玩智能寵物狗。
而設置在3C賣場中的影院出口,正對著蘋果、VIVO和三星三大品牌的柜臺。VR影院與門店是國美構建的新零售場景,形成“零售+家電+家裝+娛樂+休閑”的整合體驗。在國美看來,場景改造是重新定義零售的價值所在,VR影院正是國美的突破口和試驗點。
影院與生俱來的社交功能也在被重新想象。VR影院不僅可以觀影、體驗VR設備,還可以舉辦小型聚會。據悉,從2015年開始,國美已經完成了超過150家門店的新場景改造,改造后的門店,整合了家電、娛樂、休閑、裝修、餐飲、金融等元素。
“北京的VR影院只是開始”,顧斌表示,“今年9月,西安等第二批城市的國美VR影院將開幕。”一年內,40家連鎖VR影院將依托國美門店落地。悅誠科技也將在年底上線Hello VRP,提供線上觀影服務。在內容分發上,形成院線和線上鏈條。現在影片在傳統影院上映之后,再在視頻網站上映之間有窗口期。VR影片目前也會采用同樣的分發模式。
IMAX也將在秋天在上海等城市落地系列VR體驗中心。與IMAX以往在影院中設置IMAX觀影廳的運作模式類似,IMAX會以在影院中設置體驗倉的模式來實現落地。IMAX 首席業務拓展官羅伯特·李斯特表示,在被網絡分流的今天,吸引千禧一代到電影院來是所有傳統影院面臨的挑戰,而VR是一個入口。不過,他也承認VR影院的投入較高,現階段需要各合作伙伴分攤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