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飛++漆雅慶++馮超++高富強
摘 要:某水泥廠1#生產線為早期設計的2 500 t/d窯外預分解系統,盡管多年來不斷地進行優化改造,但仍存在C1筒分離效率偏低、爐內煤粉的燃燒狀況不佳、篦冷機熱回收效率低、煤種適應性較差、噴煤管熱力強度不夠等多種問題。針對現有燒成系統已存在的生產瓶頸,企業對窯系統的預分解系統、三次風、窯門罩、篦冷機、燃燒器等進行了節能技術改造,消除上述問題,使設備性能發揮最佳化,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
關鍵詞:水泥窯 燒成系統 節能改造
中圖分類號:TQ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6(b)-0004-02
1 背景
某水泥廠1#生產線為早期設計的2 500 t/d窯外預分解系統,盡管多年來不斷的進行優化改造,但燒成系統設備能力經常出現生產波動,主要問題表現如下:
(1)C1出口負壓5 800~6 000 Pa,出口溫度330 ℃~340 ℃,C1筒分離效率偏低。
(2)三次風水平加豎直布置,彎頭較多,阻力偏大;三次風管溫降偏大,散熱較多;三次風溫低,影響了爐內煤粉的燃燒。
(3)篦冷機的熱回收效率低(<65%),出冷卻機熟料溫度較高(160 ℃~180 ℃)。
(4)標準煤耗偏高。
(5)對煤的適應性較差,只能使用質量好的煙煤,否則對窯爐系統運行影響很大。
(6)噴煤管熱力強度不夠。
針對現有燒成系統存在的生產瓶頸,企業對窯系統進行技術改造。
2 節能改造措施
節能改造方案主要針對穩定窯產量,降低燒成系統熱耗,加大煤質的適應范圍,提出如下改造目標:
熟料標煤耗:≤107 kg/t.cl;
熟料產量:≥3 300 t/d;
熟料工序電耗:≤29 kW·h/t.cl;
出篦冷機熟料溫度≤130℃;
三次風溫≥950℃,二次風溫≥1 100 ℃;
C1出口含塵濃度:≤55g/N m3;
熟料強度:≥60.5 MPa。
2.1 預分解系統
(1)現有的RSP型分解爐結構上有兩大缺陷:一是預燃室;二是方形混合室。
預燃室有以下缺陷:①只使用三次風,沒有窯尾煙氣加入,風溫較低,不利于煤粉燃燒;②直徑較分解爐小,燃燒空間不充分;③氣流與窯尾煙氣逆流匯合,氣體阻力較大。
方形混合室有以下缺陷:①不利于氣流形成旋轉流場;②混合室高度(15.7 m)小,有效容積(400 m3)小,氣體停留時間(-2 s)短。
技改擬更換新分解爐,三次風、煤粉從分解爐下部進入,C4預熱器下料管入分解爐下部,設2臺分解爐燃燒器。新分解爐(?6.4×32 m)采用在線噴旋圓形結構,按現有分解爐混合室的中心線布置,向上穿過38.520 m平面,與現有鵝頸管連接。新分解爐有效容積900 m3,產量3 300 t/d時,分解爐內風速5.7 m/s,氣體停留時間-4.5 s,比目前增加125%。
為了布置新分解爐,需要對24.020 m和38.520 m平面的相關鋼梁進行加固和調整。
(2)現有的煙室縮口截面積偏大、高度偏大,技改擬重新設計縮口使之與分解爐配套。
(3)現有的撒料箱安裝位置偏高,物料進入風管后的運動距離較短、氣料換熱時間不充足。技改擬換用新型擴散式撒料箱,并盡可能降低撒料箱的位置,使物料分散更均勻,運動距離更長,增加混合換熱時間。現有的下料管鎖風閥使用年限較長,擬更換新鎖風閥,減少系統內漏風,提高旋風筒分離效率。
(4)現有的C1旋風筒收塵效率偏低,擬增加內筒高度以提高收塵效率。
2.2 三次風管
現有的三次風管設計不合理,有多處直角彎頭,增加系統阻力。技改擬從窯門罩取風,直接送至分解爐錐體。
2.3 窯門罩
現有的窯門罩只提供入窯二次風,三次風從篦冷機一段中前部抽取,溫度偏低。為了提高三次風溫,技改擬更換成大窯門罩。
2.4 篦冷機
(1)將固定端篦床重新劃分供風區域,分成中心區供風和周邊區域供風的結構形式,重新制作供風管道。
(2)拆除一段篦床所有篦板梁,一室篦板梁全部更換為充氣梁結構,二、三室固定篦板梁更換為充氣梁結構,活動篦板梁更換為風室供風結構;充氣梁篦板采用合NCFG篦板形式,與篦板梁采用三點螺栓連接方式,風室供風篦板更換為NCAG槽型篦板結構,與篦板梁采用三點螺栓連接方式。側護板采用原有結構不變。NCFG篦板及NCAG篦板優點包括:①具有良好的穿透性,進入料層的冷卻風更均勻,有利于厚料層操作,熱交換充分,冷卻效果好;②篦板縫隙無漏料,不會堵塞充氣梁及供風管道,無需經常清理管道積灰;③連接方式可靠,杜絕掉篦板現象。
(3)將二段篦床前段(四、五風室)固定篦板梁更換為“魚刺”充氣供風結構,充氣篦板采用NCFG篦板形式,與篦板梁采用三點螺栓連接方式,固定梁中間部位篦板及活動梁篦板(風室供風部位)更換為NCAG槽型篦板結構,與篦板采用三點螺栓連接方式。六、七室篦床結構不變。側護板采用原有結構不變。
(4)將一段上殼體按改造后的窯門罩尺寸重新制作安裝,并將余熱發電高溫取風口移至一段尾部(三室上方,重新制作,原有風管拆除),利用原有閥門及膨脹節,取消原有的上部殼體內擋風墻。
(5)將現有Φ100/Φ63-140型號液壓缸更換成Φ110/Φ70-140型號液壓缸,計算得出理論最高運行速度24次/min,實際最高運行速度應不低于20次/min,不影響熟料輸送,將運行壓力控制在15 MPa內,解決因篦冷機運行壓力高而造成的篦冷機跳停問題。更換液壓缸不影響原有控制程序,可利用原有液壓控制柜。
(6)所有風機按改造后的需要重新調整配風,根據需要更換或添加新風機(見表1),原有11臺風機控制柜可利用,本次改造需新增5臺風機控制柜(75 kW風機1臺、55 kW風機3臺、30 kW風機1臺),考慮到窯頭電氣室空間問題,該次改造僅增加3臺控制柜(兩臺55 kW風機控制做在一個柜子里,30 kW和另一臺55 kW風機控制做在一個柜子里,75 kW風機單獨一個柜子)。
2.5 燃燒器
根據目前產量、工藝裝備情況、燃料特點及要達到的技術指標,窯頭確定采用性能更加先進的HP強渦流型多通道燃燒器替換現有燃燒器,分解爐采用兩臺HPC型燃燒器替換現用的燃燒器,詳細內容如下。
窯頭采用HP強渦流型多通道燃燒器替換現用的燃燒器,利用現有移動行走裝置,利用現有柴油助燃供油系統(暫定),將現有窯尾送煤風機所配電機更換為6極異步電動機(75 kW),作為窯頭凈風機,更換現有窯頭送煤風機。
分解爐采用兩臺HPC型燃燒器替換現用的燃燒器,新增2臺窯尾凈風機用于分解爐燃燒器,將現有窯頭送煤風機作為窯尾送煤風機。
3 項目節能效果
項目投資主要包括設計及技術服務費用、施工管理費用、建筑工程費用、安裝工程費用及設備采購費用等,總投資額為人民幣1 683.64萬元。
項目改造前,熟料月平均產量為92 452 t,月消耗原煤14 974.41 t,電力278.92萬kW·h;項目改造后,熟料月平均產量為113 080.5 t,月消耗原煤17 263 t,電力279.07萬kW·h。由于項目改造前、改造后能源消耗均已計量且數據齊全,因此根據《節能項目節能量審核指南》,確定節能量計算方法如下。
項目節能量=(基準單耗-改造后單耗)×基準年產量
=(改造前熟料生產綜合能耗/改造前熟料產量-改造后熟料生產綜合能耗/改造后熟料產量)×(改造前熟料月平均產量×12)
=(0.1257tce/t -0.1190tce/t)×1 109 424 t
=7 335 tce
其中,原煤折標系數采用0.714 3 tce/t、電力折標系數采用3.300 tce/萬kW·h。
4 結語
水泥窯燒成系統節能改造項目可實現年節能量7 335 t標準煤,相當于減少排放18 020 tCO2、121 tSO2、114 tNOX和70 t煙塵,既降低了企業成本,又具有顯著的環境效益。
參考文獻
[1] 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節能項目節能量審核指南[Z].2008-03-14.
[2] GB/T 2589-2008,綜合能耗計算通則[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8.
[3] GB/T 15316-2009,節能監測技術通則[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