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媛莉
軍旅戰爭題材電視劇《絕密543》以1959年國民黨U-2高空偵察機被中國人民解放軍擊落為歷史背景,講述了空軍地空導彈部隊“英雄二營”克服重重困難,保衛新中國領空的故事。
該劇由空軍政治部電視藝術中心出品,宋海波、王功執導,王功編劇,王聰、陳維涵、林永健、閆妮、王超等領銜主演。在慶祝建軍90周年之際,《絕密543》于7月26日晚登陸東方衛視,每晚19:30兩集連播。
空軍傳奇 謳歌時代精神
《絕密543》解密了一段鮮為人知的空軍秘史:上世紀50年代,一支人民空軍地空導彈部隊秘密組建,戰士們發揚“全營一桿槍”的精神,利用八秒的近快攻戰法,先后擊落多架竄擾偵察我領空的國民黨空軍高空偵察機,開創了世界防空史上用地對空導彈擊落高空偵察機的先例。
“全世界只有7架高空偵察機曾被擊落,其中5架是‘543部隊打下來的。”空軍政治工作部電視藝術中心主任、《絕密543》出品人郭旭新對這段歷史記憶猶新,“由于當時的保密政策,這段歷史塵封了半個多世紀。”
隨著歷史封印被打開,這段傳奇得以被書寫,一支曾經付出巨大犧牲、做出重大貢獻的“543”部隊進入觀眾視野。當時,戰士們隱姓埋名,告別親人家屬,脫下軍裝換上勘探工作服,遠赴深山老林,艱苦創業……“這段歷史非常傳奇,他們的事跡卻鮮有人知。”郭旭新說,這正是電視劇《絕密543》劇本的創意來源。
《絕密543》的劇本可謂“十年磨一劍”。郭旭新介紹,2004年年底該劇劇本創作啟動,2007年劇本獲得相關部門批準。此后,空政電視藝術中心花費近10年時間實地采風、開座談會、研究史料,精心打磨劇本。
該劇由真實事件改編,劇中所有人物均有原型。導演宋海波告訴《綜藝報》,劇集籌備階段,創作人員和演員除了研讀史料,熟讀劇本,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了解那個時代的人。“人是最關鍵的。那時的人特別純粹,如果不是強烈的愛國精神,沒有人能做到那樣程度的奉獻。那種精神特別感染人,也應該讓今天更多的年輕人知道。”
為塑造好人物,開拍前一星期,宋海波和編劇兼導演王功召集演員一起圍讀劇本,王功給演員一一介紹劇中人物對應的原型形象。空政話劇團的演員了解大量資料后,主動撰寫人物小傳,以更好詮釋劇中人物。
為了保證拍攝安全順利地進行,演員們在拍攝之前一周深入部隊體驗生活,學習各種裝備的操作技巧,以及各種導彈知識和專業術語。
尊重歷史 秉承真實原則
拍攝《絕密543》,最大的困難在于裝備。劇中展現的是地空導彈部隊很早的一批兵器裝備,現在已經很少見。“尋找老式兵器很難。基本是哪支部隊有,我們就去哪兒。”郭旭新說。
光有老舊設備還不行,這些兵器還得能用車拉動,還得能用。劇組輾轉很多地方踩點,在將近4個月的拍攝期間,先后轉戰江蘇、江西、北京等多地取景。
歷史上的“543”部隊為了打U2,要跟著飛機打游擊。實際拍攝中,劇組也要遠赴深山老林“設伏”。劇中呈現的3個設伏點均在南京,地理位置偏遠,自然環境原始。為此,劇組的美術制景部門提前在山林中生生開出一條路,以方便車輛進出。
野外拍攝給演職人員帶來很大困難,蚊蟲叮咬是家常便飯,高溫暴曬更讓人難受。宋海波介紹,劇中呈現很多帳篷里的戲,這些帳篷都搭在太陽底下。炙熱的陽光,加上拍攝燈光照射,帳篷內溫度四五十攝氏度,工作人員加演員,三四十人都在里面被“烘烤”,“劇中所有演員皮膚滲出的汗水都是實實在在的鏡頭。”
為了真實展現空軍地空導彈部隊的訓練和戰斗場景,空軍高層對該劇拍攝給予了巨大支持,出動上百導彈車次和近萬人次配合拍攝,每天保證有200名戰士群演,持續拍了近一個月。開篇的一場戲,90門高炮急速射擊炮聲震天,以及之后劇集里發射的8枚導彈均為真槍實彈。當時,正值甘肅某部隊考核打靶,郭旭新就帶著宋海波和攝影團隊趕赴現場記錄下了導彈發射的震撼瞬間。
郭旭新表示,《絕密543》的創作秉承兩個原則,首先是文藝作品的真實,尤其對于這樣有歷史真實對照的題材來說,必須真實,不能過度改編。再者,他希望該劇可以和市場結合。為了讓觀眾喜歡,《絕密543》增加了青春活力元素,更顯年輕化。劇中主要演員都是青年人,年齡也與當時的戰士很匹配。其次,劇中強化了情感線索,故事更好看,更具可視性。
對話《絕密543》導演宋海波:主旋律劇要用好故事吸引觀眾
《綜藝報》:你對這段歷史有什么感觸?
宋海波:首先觸動我的是那些人,他們離開親人隱姓埋名,又不能告訴別人自己在做什么,并在那么艱苦的條件下創下壯舉。這支地對空導彈部隊擁有崇高的奉獻精神,思想特別純粹,沒有信仰很難做到。
《綜藝報》:這部劇最想表達什么主題?
宋海波:愛國。為了祖國,那個時期的那些人可以放下自己的一切。我們要弘揚的就是這種愛國精神。這支部隊發揚“全營一桿槍”的精神,上百號人當作一桿槍使,最終才打出這顆導彈——這是愛國的精神力量!作為影視工作者,我們有責任傳達這種聲音,銘記先輩。隨著年齡增長,我越來越覺得做這個行業不能只看錢,要做一些對國家和社會有意義的影視作品。
《綜藝報》:在現在的影視環境下,軍旅劇的發展空間如何?
宋海波:確實很難。說實話,我也擔心收視率。但是正像我剛才所說的,做這個行業不能完全向錢看,要表達和傳遞符合國家倡導的正確價值觀。很感謝投資方有勇氣投資拍攝這部劇,有他們的支持,我也有壓力和動力努力把劇拍好。就軍旅題材來講,最重要的還是要講一個好故事,好故事才能吸引觀眾觀看。《絕密543》就是這樣的作品(笑)。
《綜藝報》:是否擔心年輕人的接受度?
宋海波:既擔心也不擔心,為了讓故事好看,我們在劇中加了很多因素,比如視覺呈現上,所有兵器裝備都是真實的,也包括震撼的爆炸場面、導彈發射場景,會讓年輕觀眾看得血脈賁張。年輕人也是有血性的,看到那個年代有血性的人做了有血性的事情,我希望他們能夠被感染。這也是影視劇的導向功能,不能一味迎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