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艷艷
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支持原創音樂,計劃在3年內,為優秀音樂人及作品投資打造100張原創音樂數字專輯。
7月24日,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推出“騰訊音樂人計劃”支持原創音樂,并提出要在未來3年內為音樂人創造5億元收入。此前,網易云音樂、蝦米音樂、太合音樂曾分別推出“石頭計劃”“尋光計劃”“音樂IP扶持計劃”,從作品管理、版權分發到擴展多渠道盈利模式等方面助力中國音樂發展。多平臺先后發力,是否能為中國原創音樂市場帶來新可能?
收入和傳播——原創音樂兩大掣肘
去年年底,網易云音樂發布《中國獨立音樂人生存現狀報告》。調查顯示,68.8%的獨立音樂人在音樂上的月平均收入低于1000元,收入來源以演出為主,目前收入過萬的音樂人占比不足5%。“音樂人攻略”第三方數據也顯示,超過60%的中國原創音樂人在音樂方面獲得的報酬不足2000元/月。
Wu& the Side-effects樂隊貝斯手麥克告訴《綜藝報》,就其了解的原創搖滾音樂人而言,收入依然較低。“大多數收入來自現場表演。原創音樂人不得不在創作之余,從事其他與音樂領域相關或無關的工作。”麥克本人就在從事IT行業的工作。
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傳播。《中國獨立音樂人生存現狀報告》顯示,目前國內有約四成獨立音樂人認為,缺乏曝光機會是影響其作品發展的主要原因。騰訊音樂娛樂平臺內部及第三方機構調研數據顯示,超過80%的音樂作品從未被用戶聽到過。Nekroma樂隊成員尼克告訴《綜藝報》,目前其所在樂隊的相關演出會通過網站、微信、微博等渠道進行宣推,但效果依然有限。
收入和傳播成為制約中國原創音樂發展的兩大掣肘。不過,騰訊音樂娛樂集團CEO彭迦信對中國原創音樂市場的未來依然充滿信心。“在中國,有才華的原創音樂人很多,盡管他們在創作過程中遇到不少困難,但依舊在堅持。在我看來,這也是中國音樂行業將會迎來好的發展前景的原因。”
彭迦信對中國未來音樂市場的樂觀預期來自數據支持。今年4月,國際唱片業協會(IFPI)發布《2017全球音樂報告》。報告顯示,2014年,中國音樂市場位列全球第19位,2015年上升至第14位,到2016年為第12位。華納音樂亞洲區總裁Simon Robson預測,中國音樂市場或將快速擠進全球前三。
探索多元化商業模式
互聯網快速發展同時帶來的盜版、侵權等現象對音樂市場沖擊嚴重。2015年7月,國家版權局發布“最嚴版權令”《關于責令網絡音樂服務商停止未經授權傳播音樂作品的通知》,全網主動下架未經授權音樂作品。音樂市場進入正版化時代,為數字專輯發展提供了良好環境。
2007年,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旗下QQ音樂推出中國數字音樂行業的第一個付費產品——綠鉆。發展至今,該平臺包月付費用戶位列全球前三。新音樂產業觀察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QQ音樂平臺數字專輯銷售額為5000—5500萬元,緊隨其后的分別為酷狗音樂(約3000萬)、網易云音樂(2000萬左右)。
數字專輯自2014年年底發展至今,已成為各大數字音樂平臺的標配。此外,數字音樂在年輕群體中也有著廣泛的市場前景。《2016中國音樂市場消費報告》顯示,90后、95后有購買數字專輯經歷的受訪者分別為78%和82%。
音樂作品付費習慣的養成,使數字專輯成為音樂行業變現渠道之一。騰訊音樂娛樂集團計劃在未來3年內,為優秀音樂人及作品投資打造100張原創音樂數字專輯,并進行宣發。數字專輯的順利發售也離不開版權管理與保護。彭迦信表示,集團將幫助達成協議的音樂人進行作品分銷及權利保護。
除了數字專輯外,音樂商業模式多元化依然需要更多探索。演出作為音樂人主要的營收模式之一,也將在騰訊音樂人計劃中實現規模化發展。彭迦信告訴《綜藝報》,“去年,集團全程主辦了蘇打綠5城9場Live House巡演。未來3年內,集團將深入全國各地舉辦高校音樂節,舉辦或支持舉辦500場音樂人專場演出、500場音樂人小型場地巡回演出、3場音樂節,將音樂人推廣至獨立音樂最活躍的受眾群體中。”Three Life Stone樂隊主唱王偉表示,當前中國音樂節依然較少,音樂人曝光的機會微乎其微。他對平臺發力支持音樂人計劃表示看好,并希望在此過程中實現雙贏。
音樂市場的另一個發展趨勢是立足大平臺,跨領域實現資源互補。彭迦信介紹,“騰訊不只有音樂,還有游戲、影視、文學等。未來,騰訊將基于‘泛娛樂戰略布局,讓廣大音樂人參與到全IP鏈條開發的體系中來。”
彭迦信所指的全IP鏈條開發包括:移動在線K歌、版權轉授權、音樂打賞、單曲付費、包月計劃、廣告及其他音樂衍生業務等方式,多渠道營收模式的嘗試與合作也為未來音樂商業模式多元化提供可能路徑。以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旗下K歌平臺“全民K歌”為例,該平臺在借助騰訊大數據同時,嘗試構建全新社交模式。平臺可直接關聯用戶的QQ好友、微信好友;用戶可在平臺上唱歌并分享;有著相同音樂愛好的朋友也能在此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此外,包月計劃、打賞功能、眾籌等一系列付費項目正在籌劃,“未來音樂人可以從多渠道獲得收益。”
抓住用戶痛點,改善傳播局面
在當下用戶構成方面,小眾、分散的趨勢愈發明顯。王偉表示,單就搖滾樂而言,培養目標受眾,轉變大眾對搖滾樂的傳統認知和偏見尚需時日。“未來,沒有哪一種音樂類型、哪一個音樂人(團隊)能夠吸引到大范圍的音樂聽眾。”作品抵達目標用戶,需要借助一定的方式方法。騰訊音樂人計劃從大數據、榜單等方面嘗試做出解答。
按照騰訊音樂人計劃,騰訊音樂將打通旗下六大平臺(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全民K歌、酷狗直播、5Sing),建立統一的原創音樂人平臺,為音樂人提供發聲和曝光渠道。音樂人可一鍵入駐騰訊音樂旗下所有平臺,從而在發布作品時實現一鍵發布至所有授權平臺。“未來,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六大平臺所有的商業化能力將向所有原創音樂人開放,音樂人可以全方位參與騰訊音樂旗下各個平臺的收益計劃。”彭迦信說。
彭迦信介紹,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將綜合旗下所有平臺數據,“打造行業內覆蓋面廣、更具權威的音樂榜單,為有志于在行業制造更大聲量的音樂人、廠牌乃至唱片公司提供數據指引,起到風向標作用”。至于作品及粉絲數據,平臺也將向音樂人開放,以便其完善作品、調整運營策略。
在自制網絡音樂視頻節目方面,QQ音樂推出的《Demo樂人直播》、酷狗音樂的《大咖音樂課堂》《我要做歌手》等都將向集團平臺上的所有音樂人開放。彭迦信說:“我們還將利用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乃至騰訊公司在技術、制作、運營等方面的技術與經驗,打造或合作打造音樂綜藝節目,將騰訊音樂人推至更廣闊的平臺。”